原创 明朝太子朱常洛:历经艰难险阻终登皇位,却因贪美色而迅速离世
创始人
2025-08-18 02:02:26
0

朱常洛是明神宗跟慈宁宫的宫女王氏生的孩子。因为王氏身份低,神宗不怎么喜欢她。那个时候啊,神宗宠爱的是郑氏,郑氏生了皇子,被封为贵妃,还想着让自己的儿子当储君。

神宗有一回跟王氏好过,王氏就怀孕了。一开始神宗不承认,后来在李太后的逼迫下,没办法才承认了,还封了王氏为妃子。但是他对这个长子还是喜欢不起来。

王氏本来就是慈宁宫的一个宫女,因为有那么一次特别的被临幸,命运那是彻底变了样。神宗当时虽说挺有兴致,可根本没想到这一弄会有这么大的后果。王氏怀孕以后,神宗对她特别冷淡,甚至还想不认这回事。

在李太后的一再坚持下,神宗没法子,只得接受王氏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让王氏被立为妃嫔。李太后很清楚宫女的难处,也因为皇家有了后人而感到开心。

但是神宗一直都没法接受王氏的身份,对朱常洛也是满满的偏见。这种偏见可能是因为他自己成长的经历,他很清楚宫女生的儿子在宫廷里会过得很艰难。

神宗想要立郑氏的儿子当储君,这可是违反了祖制,引得大臣们纷纷弹劾。经过了长达十五年的争斗,最后在大臣们的坚持之下,朱常洛才被立为了储君。

在明朝刚开始那会,朱元璋明确提出了祖制“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而且在历代皇位的继承中都被严格遵守着。朱常洛是庶出的长子,在王皇后没有儿子的情况下,按道理应该是成为储君的最佳人选。

尽管大臣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奏,神宗还是坚决支持郑贵妃,特别偏爱郑氏的儿子朱常洵。他一心想立朱常洵当储君,可这种做法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

在国本之争的那段时间里,有三百位大臣被罢官、被廷杖,甚至还被发配充军。但这些大臣一点都没退缩,他们坚决维护祖制,反对神宗那些不对的决策。

在这场特别激烈的争斗当中,好几位首辅都下台了,内阁成员也全都换了。最后在李太后很强硬的干预之下,神宗没办法,只好妥协,在万历二十九年的时候把朱常洛册立为储君,封朱常洵为福王,这场长达十五年的国本之争这才结束了。

艰难太子路,波折不断

三百多个当官的,就因为在争储君这事儿上支持朱常洛,把皇帝给惹毛了。这些人里,有的被撤了职,有的被发配到了鸟不拉屎的地方。民间还到处传着皇帝想换储君,还有皇贵妃和她儿子福王打算谋害皇帝的说法。这可把朱常洛坑惨了,天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的。

后来闹出了梃击案这档子事,有个叫张差的男的闯进了太子住的地儿,他是郑皇贵妃手下刘成、庞保的人。皇贵妃哭哭啼啼地跟皇帝倒苦水,皇帝虽说不待见太子,但也明白太子是遭罪的那个。皇贵妃又跑去跟朱常洛说好话,因为朱常洛不追究,这事儿最后张差死了就完了。大伙都觉着皇贵妃这是自找麻烦,把自己给坑了。

朱常洛虽说被立成储君了,可日子还是过得压力山大,心里也不踏实。虽说太子这个身份能给他点儿保护,可他一直都得小心提防着各方的威胁。他这艰难的处境压根就没得到根本的好转,反倒让他的日子过得更苦更不稳定了。

朱常洛的亲妈王恭妃,因为老是见不着皇帝,把眼睛都给哭瞎了。后来在冷宫里面熬了三十年,那日子过得惨兮兮的,最后就这么凄惨地死了。朝廷里的大臣们都提议要好好安葬她,皇帝却死活不同意,到最后才勉勉强强追封她为皇贵妃。

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朱常洛每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小心谨慎。他根本不知道危险啥时候会来,也不清楚自己能不能顺顺利利地登上皇位。不过呢,他一直都没放弃,始终在使劲坚持着,就等着属于自己的那个机会。

短暂在位,尽显明君风范

朱常洛登基以后,把自己的政治才能和决心都展现出来了,把那些因为立储得罪万历皇帝被罢官的官员,像袁可立、邹元标、王德完这些人都给召回来了,还把叶向高请了回来,提拔了何宗彦,启用了一大批大臣。

朱常洛在财政这块儿特别大方,从国库拿出200万两银子去犒赏大明北境边防的将士们,还下了道旨意,严令边关的守将收到银子后马上就发下去,不准放进库房里。

朱常洛下命令废除了“矿监”这个职位,也不再搞全国的“采榷”活动啦。在万历那个时候,宦官当矿监收矿税,把老百姓气得不行,民怨可大了。

他们拼命搜刮钱财,手下的人还仗着势力又是烧杀又是抢掠,甚至还奸淫妇女。朱常洛这么做,让朝廷和民间都高兴得很,老百姓也觉得有盼头了。

可是明仁宗朱常洛当明君的路却因为他太贪恋女色给搞砸了。他刚登基,就被女色给迷住了,把自己身体都搞垮了。他生病的时候,不但没去找正经的太医帮忙,还跟太监一起给自己治病。太监崔文升跟他说吃泻药能治病,他居然就信了,结果拉得不行,一晚上拉肚子三四十次,把他本来就虚弱的身体弄得快要不行了。

后来啊,鸿胪寺丞李可灼献上了红丸,还说这是仙丹。朱常洛就想着反正都这样了,死马当活马医呗,就把红丸吃了。

吃了之后呢,行为啥的倒没不正常,还感觉精神好了不少。可谁能想到,就在当天夜里,朱常洛突然就死了。

朱常洛这么突然一死,朝廷里的那些官员们都觉得特别绝望,大明朝这最后一位明君,居然是因为这么一件又一件的蠢事就没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萨... 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的八旗崛起 提起萨尔浒之战,或许不少人会感到陌生。 但这场发生在1619年的战争...
原创 秦... 前言 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他之前的许多勤勉的秦国国君都是奠基人,尤其是到了战国时代的...
原创 日... 100多年前,日本进行了一场著名的改革明治维新,历经260余年的江户时代从此落下帷幕,日本正式开启迈...
原创 淮... 前言 淮海战役,这场被历史铭记的战役,不仅是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更是国军主力遭遇惨重打击的关键时...
原创 西... 1936年12月12日那场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就好比平静的湖面突然被投进了一颗巨石,张学良、杨虎城这...
原创 古... 古代君王为什么都自称“朕”,专家:把“朕”左右分开读,就懂了 文/观心通史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皇帝的...
原创 李... 唐玄宗李隆基,这位集光荣与耻辱、伟大与渺小、雄豪与软弱、英明与昏暗于一身的千古奇帝,他的人生轨迹犹如...
《抗日战争研究论集》出版座谈会...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韦衍行)为铭记抗战历史,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商务印书馆于近期出版了由已故北...
原创 傲... 吕蒙吕大都督表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讲哦。你可以说我不讲武德偷袭关羽,但你不能诬陷说关羽是我干掉...
原创 苏... 仿佛一提起张仪苏秦,我们会觉得这些人好厉害,他们师出鬼谷子,纵横六国。苏秦更是凭借自己的口舌在战国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