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日本国歌只有28个字,将它翻译成汉语后,才知道日本人野心有多大
创始人
2025-08-18 01:31:54
0

国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十分重要,它和国旗,国徽一样,都有十分独特的象征意义。国歌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以咱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例,每次演唱,心中总会升起勇往无前的澎湃力量,也包含着我们对牺牲烈士的尊重。

日本则不同,自称大和民族的他们,国歌却仅有简短的28个字。

很多人都难以理解其中的含义,但将它翻译成汉语之后,日本军国主义的狼子野心全都暴露出来

,他们的国歌究竟唱了些什么?简短的歌词又有什么令人愤怒的含义?

困境之下的产生

日本的国歌名叫《君之代》,具体的历史根源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一首日本和歌。

因为时间太过久远,作者已经无法考证,只知道它出现在公元913年所创作的《古今和歌集》中,其中记载了很多同类型的和歌,地位上类似于我国的《诗经》。

后续出现的其他和歌文献也曾有这首曲子的记载,但名称并不相同,

大约到了11世纪,《君之代》这个称呼才被最终确定。

而这首歌在早年并没有直接被确定为国歌,而是一首用于祝福的“喜庆”之歌,一直到江户时期都在各种场合演奏。

来到17世纪,长年闭关锁国的日本社会遭到了美国的攻击。

这一时期的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主权也遭到破坏,为了改变现状,日本决定推翻幕府进行改革。

处于困境之中爆发的明治维新。最终获得了成功。

在天皇的支持下,日本社会自上而下进行了改变,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各方面向欧美国家学习。

很多地区都建立了新式军队,“军乐队”是其中一个十分有特色的机构。他们向驻扎在横滨地区的英国军队学习音乐。

在这种环境下所接触到的音乐知识,难免会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这就为后来国歌的“特点”奠定了基础。

有趣的是,日本国歌的意识并不是来自本国,在“军乐队”学习期间,英国方面的队长听说日本还没有国歌,于是便向日本天皇提出建议。

这个想法很快被日本当时的炮兵队长大山弥助了解,并对此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最终在长时间的考虑之后,从《蓬莱山》歌集中选出了仅有28个字的《君之代》作为国歌。

为了争取天皇的同意,

他故意将“君之代”翻译为日本天皇的统治和寿命。

改变与含义

歌词敲定之后,大山弥助又邀请提出国歌建议的“芬顿”为其作曲,如此日本最早的国歌便产生了。

1870年9月,这首歌首次在公众面前进行了演奏,但收获的效果似乎不太好,那时的日本民众很多都不能接受这种完全西化的旋律。

传到社会上以后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反对,迫于巨大的舆论压力,这首歌在六年之后被停止使用。

尽管后来海军乐队方面向天皇提出了修改乐谱的建议,但因为明治维新后期社会相对混乱,修改工作并未被落实。

一直到1890年,日本在教育方面推行“忠君爱国”,这首《君之代》再次被演奏。

随着后续日本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的胜利,这首歌的传唱度更加广泛。因为它开始逐步被日本民众所普遍接受,所以这首歌在没有法律明确说明的情况下,

就被确定为“日本国歌”。

令人咬牙切齿的含义

尽管《君之代》的曲子曾经产生了很多争议,但它的词十分确定,其中的含义也没有发生多大的改变。

将其翻译成汉语之后为

“我皇御统传千代,传至后世八千代,鹅石也变成岩石,岩石也长出苔藓”。

从表面来看,这样的歌词更像是出现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用于维护君主专制的说法。只不过对于日本而言是天皇。

在君主立宪制度的影响之下,他们的“皇帝”一直保留到了今天,所以在国歌之中,他们希望天皇得到统治能够千秋万代传承下去,直到海枯石烂。

如果仅是停留在古代,那么这一类歌词尚能理解为美好的愿望,

但从天皇支持发动侵略战争开始,含义就彻底发生了改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等,造成了大量无辜人民的死亡。

《君之代》这首由日本军队所创作的歌曲,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和殖民战争的象征,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因为它所宣传的天皇,在日本对外侵略期间发挥着重要的助推作用,甚至在“二战”期间,这首歌曲便成了日本士兵的“精神食粮”。

他们通过这首歌中的“天皇崇拜”来弱化战争的侵略性,还将它当成了士气提升的重要手段。

日本士兵为了表明他们对“天皇”的忠心,除了时常演唱歌曲之外,还伴随着对“皇宫”方向的朝拜,以表示自己甘愿为“天皇陛下”捐躯的决心。

因为这首歌所造成的深刻影响,

即使在1945年日本战败之后,也没有停止对这类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之歌曲的使用。

日本政府甚至在后来伴随“和平宪法”继续推行这首歌,这种行为引起了日本部分民众的不满。

这类人对日本的侵略战争有深刻的认识,

认为《君之代》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会给将来的日本带来深重的灾难。

事实的确也是如此,对天皇永无止境的宣传会给日本群众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而对那些曾经被日本侵略过的国家来说,这种带有“拥护侵略”等不良意义的歌曲只会引起一腔怒火。

总结

不得不说,日本的所谓“国歌”果然十分符合它的国情。

经过不断修改所得到的二十八个字,不仅包含着对天皇世袭制度的维护,甚至无耻宣扬军国主义推行战争。

无数孩子和年轻人在这首“国歌”的煽动下走上战场,为亚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日本宪法中的思想及良心自由研究——对“君之代”国歌案的分析》杨帆

中国知网《《君之代》歌词释译》陈东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中国历史上,庙号代表着帝王死后的一种尊崇,会根据其功绩评定。 在唐朝之前,一个朝代通常只会有七个...
原创 蒙... 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幅员辽阔。 成吉思汗在位时,开始征伐西夏、西辽、金国、花剌子模等国,之后其继承...
原创 袁... 揭秘秦始皇陵:水银江河背后的传奇 秦始皇陵,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巨大谜团,自被发现以来,就一直吸引着世人...
原创 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长征,自1934年10月开始,至193...
原创 毒... 三国乱世,是英雄美人、猛将谋士的舞台。而在中原大地,天下英雄争锋中,有一个人的身影,令人不能忽视。而...
原创 清... 在清朝规定的爵位中,亲王是第一等的爵位,享有朝廷最优等俸禄,以及最高待遇。既然如此特殊,就不是寻常人...
原创 赵... 前言 历史上得位不正的皇帝有很多,但凡说到这个话题必须提起的就是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了,他当年是通过...
原创 古... 水晶,一种晶莹剔透、硬度极高的宝石,早在古代就被人类发现并加以运用。然而,在古人眼中,水晶不仅是一种...
原创 荆... “中国仅有,天下第一” 的楚国王陵熊家冢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川店镇的张场村,距离历史...
原创 只... 中国古代直诉制度在专制社会的实施和运行为含有冤屈而诉讼无门的人提供了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为疏导民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