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拼将一死报主恩,残阳如血战孤城。魏延和诸葛亮的分歧到底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8-17 18:32:09
0

一、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是中国战争史上的热点。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争论点之一。赞同的人说,魏延奇谋可定关中,惜乎诸葛亮不用,错失大好时机。反对的人说,此计太悬危,成功概率太低,幸亏诸葛亮不用。我个人的意见是,不管此计用与不用,诸葛亮、魏延都没有错。魏延献计是本分,诸葛亮采纳不采纳是应该,没有谁对谁错之说。

但我们还是要剖析一下这个“子午谷奇谋”的本质,看一看诸葛亮为什么不采纳这个计策,也看一看魏延对蜀汉的赤胆忠心。#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魏延与诸葛亮

二、《魏略》中荒谬的“子午谷奇谋”。

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在《三国志蜀书十魏延传》的注释里写得很清楚,引自《魏略》,陈寿对这个注释未知可否。原注为:

魏略曰: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我看这个奇谋,也对这个计策不认可。尤其是看到里面魏延说的,曹魏的长安守将夏侯楙胆怯无谋,听到魏延到来就会逃跑,不禁哑然失笑。你魏延以为自己是谁呀,能够把别人吓跑。就算夏侯楙胆小,他手下那么多人就没有一个胆大的?当年关羽威震华夏,曹仁想弃樊城而走,不也被手下拦住了?你魏延又不是关羽,哪里来的自信?

然后,你魏延带领五千精兵,五千民夫,就想拿下长安,还准备守到诸葛亮到来。长安那么大,你魏延几千人如何守?怎么能够守住?

不要说诸葛亮,任何人看了这个所谓的“子午谷奇谋”,都会认为魏延是痴人说梦,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三、魏延真正的“子午谷奇谋”。

但魏延何许人也?魏延很早就带领自己的部曲追随刘备,跟着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当刘备入蜀时,身边带的大将就是黄忠魏延两人。可见对他信赖之深。而后来选汉中太守的时候,刘备在那么多将领中,单单提拔了魏延。可见对魏延的军事才能的认可。魏延守汉中十年从未有失,后来他死后,蜀汉按照他的守卫方略也没有出个任何差失。

我们想想看,这样的魏延会提出这么低级的建议吗?怪不得陈寿把这条只是列在注释中,不做评价,《三国志魏延传》的正文只是这么说的。

延每随亮出,辄欲请精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也。

我认为,才是真正的“子午谷奇谋”的真相。魏延的真正的目标是在潼关,而不是长安!魏延为什么要把目标定在潼关?这是因为潼关的重要的军事地位决定的。潼关是连接曹魏东西方的枢纽。如果占领潼关,那么就会隔断曹魏东西方的联系。使得曹魏的中央机动兵团无法增援关中。

魏延的一万人守长安的不敷用的,而守地势险要的潼关还是能够守住一段时间的。这样,曹魏的张郃的中央机动军团要不先攻下魏延据守的潼关,要不就只能从山西渡黄河,否则就不可能赶到关中前线。这就给诸葛亮带来了充足的时间来攻略关中。

有人要拿魏延走子午谷困难作为计划的借口,但是,正史上并没有专指魏延走的就必须是子午谷,只是讲的是异道。依我看,魏延驻守汉中十年,这个建议在他脑子里面思考多年了,所有的计划都应该安排得很周密了。这从他对关中的形势,对方将领的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所以说,他说能够偷袭占领潼关,就一定能够占领潼关。

至于如何占领潼关的详细方案只有他和诸葛亮两个人知道,别人不会知道。后来他们两个一死,这个具体的方案就埋没在历史里了。《魏略》里面的“子午谷奇谋”不过是主观猜测而已。

四、魏延和诸葛亮的战略与战术分歧。

而诸葛亮却拒绝了魏延的方案。诸葛亮的方案是什么呢?主力出祁山,安取陇右。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诸葛亮和魏延的战略意图的分歧和战术的差别了。

诸葛亮的方案是先占陇东高原,然后依托陇东高原的地势优势,吸收陇东的人力物力攻略关中。这个方案实际上采取的是按部就班、步步蚕食的方针。

按照这样的战略方针,即便是诸葛亮达成了占领陇东的目的,下一步攻略关中依然是难以成功。诸葛亮会陷入和曹魏军的拉锯战,战争会旷日持久,难分胜负。诸葛亮的战略就是采取持久战的战略,而战术上采取的是死板的硬碰硬的战术。以弱小的蜀汉和曹魏打持久战,困难重重。以至于有人质疑诸葛亮只是虚张声势,以攻代守。

而采取魏延的战略,可能会一举解决关中问题。最少也会达成占领陇东高原的目标。当时曹魏在关中毫无戒备,兵力稀少。诸葛亮一出兵,就有三个郡投降。剩下的郡说一个月曹军援兵不到就投降。魏延占据潼关,曹军的援兵根本不可能一个月抵达陇东。这样,在这段时间里,诸葛亮可以用绝对优势的兵力,从容占领整个陇东和一部分关中甚至于长安。

魏延的战略思想,就是尽最大力量给曹魏以最大打击,打歼灭战,尽快的改变双方的力量对比。在战术上的思想就是制胜。

五、如果实施魏延的方案会出现什么后果。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实施魏延的方案,蜀军的形势会比诸葛亮出祁山好得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这种形势是依靠魏延的牺牲换取来的。

魏延占据潼关的最重要的一个要求就是诸葛亮尽速和他会合。我们从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表现来看,这个要求已经超出了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之外了。

首先,诸葛亮不会选择与魏延就近的几条秦岭通道翻越秦岭,他只会按照他原来的机划,出祁山,上陇东高原。这样,在魏延已经袭占潼关的时候,他估计连祁山还没有出呢。

第二,诸葛亮的部队步兵居多,行动缓慢。要整整绕秦岭半周,跨过整个关中平原去和魏延回合,这段时间不知道要多长。

第三,诸葛亮用兵谨慎,他不会插进敌人纵深,快速运动。他只会一个个拔除魏军的据点,稳步没有后患的前进。

这样一来,当曹魏的东西两路人马为了打通东西通道,围攻魏延的时候,诸葛亮连一点忙都帮不上。魏延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来对抗整个魏国的进攻。他能够抵抗多久?我们不知道。

但我们唯一可以知道的是,魏延知道这次战斗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会在这次战斗中打到最后一兵一卒,用自己和部下的生命去为诸葛亮换取宝贵的时间。诸葛亮如果(极有可能)不能及时到达,魏延全军覆没的可能性是百分之百。

如果那样,魏延会不知道这种后果吗?我想,对这种结局,魏延应该是心里有数的。如果历史真的上演这一幕,在魏延人生的最后关头,他看着战火硝烟,看着残阳如血,会想到什么?

也许魏延会想起的是,刘备把汉中嘱托给他的情景。唯有一死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这也许是魏延一生最大的追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玉... 玉帝是天庭之主,元始天尊是三清之首,两人到底谁的地位更高,一直是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影视剧中,...
原创 爱... 提到诚亲王胤祉,康熙朝九子夺嫡中的重要成员。然而,他并没有站队雍亲王胤禛,后来皇四子胤禛继承皇位以后...
原创 有... 1947年,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与七纵司令员许世友,因行军指挥分歧发生争执,一度闹得不欢而散。然而,...
原创 邱... 提起蒋介石的国军上将,邱清泉这个名字一定是榜上有名。 作为黄埔二期的门生,邱清泉对蒋介石的忠诚是无与...
原创 “... 近年来,有些人对张灵甫的追捧掀起了一股“历史戏”浪潮,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似乎成了其中的焦点之一。...
原创 晁... “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寨主!” 晁盖弥留之际,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从牙缝中挤出这句话。 谁...
原创 秦... 公元前212年,因受方士侯生、卢生欺骗,二人没有能帮秦始皇寻得长生不老药,最后还跑路了, 愤怒之下的...
原创 美... 中美对抗日趋激烈,美国总统也是三句话不离开中国,他们疯狂的要将中国塑造成美国前进路上的“绊脚石”。 ...
原创 周... 在开国将军里面,周希汉的经历颇为特殊,他曾多次遭遇挫折,也有几次差点死在自己人手上,多亏了徐帅及时挺...
原创 古... 古代我国对于读书人设下了不少限制,尤其在科举考试方面。首先,女性被排除在科考之外,因此像祝英台为了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