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洪学智看上一女兵,女兵嫌洪老满脸麻子,二哥说到了点子上
创始人
2025-08-17 16:32:08
0

1936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四川达县举行了歌咏文娱比赛。

经过近一个月的淘汰赛,最后只剩下卫生部和供给部的女兵们继续比赛。

在场下作为裁判的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洪学智的眼神,却一直看着一位选手——这位选手,叫张文。

事后,洪学智找到供给部的谢启清政委,向谢政委表示:自己想跟张文“认识”一下,希望谢政委能当这个媒。

谢政委一听就找到张文,但张文却嫌洪学智满脸麻子,因此打算委婉拒绝。

还是她的二哥见多识广,说了一句话,也让洪学智与张文得以携手连理。

那么,张文的二哥是说了什么呢?洪学智与张文两人又有怎样的故事?

洪学智参军、看上了女兵

1913年,洪学智出生在安徽金寨。

洪学智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因为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这位可怜的母亲,最终只留下了一个“肖”姓。

洪家除了洪学智,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父亲每天要为了生计不停地织布,所以洪学智也是由姐姐一手拉扯长大的。

在他10岁的时候,父亲下了一个改变洪学智一生的决定,那就是省吃俭用供洪学智去上学。

正是因为这个决定,洪学智才得以学习知识,接受先进思想。

最重要的,则是与共产党员刘伯力、余海若结识。

正是在刘伯力等人的教导下,洪学智的思想得以启蒙,开始接受我党的先进思想。

在1927年的时候,洪学智只有14岁,但在当地的农民协会中,他却有着很高的地位。

两年后,他就参加了商南起义,并在这一年加入我党。

从那之后,洪学智就开始了他“两膺上将”的军事人生。

战场上,洪学智敢拼敢冲,他牢记自己童年时期的刘伯力说的一句话:

“能吃上饱饭,过上平等、自由、舒心的日子!”

也因为在战场上的表现,他很快就成为红四方面军机枪连连长、政治指导员,并随军参加了反“围剿”斗争。

1932年后,洪学智就成为了红四军政治部主任,这个时候的洪学智才刚满20岁。如此年纪有着如此成就,他也成为军中炙手可热的人才。

但有着璀璨光环的洪学智,内心却有些许的自卑,因为脸蛋。

在小的时候他得过天花,虽然在姐姐的精心照料下命保住了,但脸上却多了一些麻子,这些麻子让洪学智在人前时习惯用手挡住,显得颇为不自信。

也因为这些麻子,每当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时,他的第一反应总是拒绝。

一直到了1936年,红四方面军长征来到了四川达县。

当时,为了鼓舞士气,就在军中举行了“五四”文娱歌唱比赛,作为方面军的政治部主任,洪学智也受邀成为嘉宾。

也是在这个比赛上,他看上了供给部的一位女兵,有着“百灵鸟”之称的张文。

张文参军、嫌弃洪学智的“麻子”

张文参军,是在1932年的时候。

那年年底,红四方面军因为张国焘的错误指挥,被迫放弃鄂豫皖根据地,转而来到了张文的家乡四川通江县。

红军刚刚在城里住下,街上的行人就涌到了红军驻地,打算参加革命,其中就包括张文。

负责接待的女红军问张文:

“小妹妹,有啥事啊?”

张文用着稚嫩,但却坚定的语气说:

“我来参加红军,我也要革命!”

女红军拍了拍张文的肩膀,就询问起张文的名字和岁数。

原来,张文今年14岁,原名叫张熙泽,自幼父亲就双目失明,全靠母亲做着小生意度日。

为了给母亲缓解压力,懂事的张文就到了地主家做保姆,负责带地主家的小孩子玩耍。

有一次太累了,背着地主的孩子从背上摔了下来,地主婆知道后拿起藤条抽打张文,一边打还一边骂道:

“小贱人,我的孩子要是有什么好歹,我打死你,剥你的皮抽你的筋!”

说到这,张文的眼眶已经湿润,女红军连连安慰张文。

她告诉张文:

“咱们的经历都一样,只有革命我们才有出路,但红军苦啊!”

听到这话,张文擦干眼泪,斩钉截铁地说:

“我不怕苦!”

就这样,张文当了红军,她的年纪还小,所以被分配到了供给部的被服厂。

自打入了红军,张文变得开朗了许多,她的声音很好听,军中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她就经常唱歌给战友们听。

时间一久,军中就都知道了张文唱歌好听的事情,于是在军中举行歌唱类的活动时,就经常让张文去参加。

1936年5月,红四方面军又举行了“五四”文娱歌唱比赛,张文带着供给部的女兵们也参与其中。

她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与卫生部进入决赛。

双方在决赛中比得难分难解,最终,靠着张文指挥的一曲《打骑兵歌》,顺利拿下了第一。

台下掌声如雷,张文也代表着供给部的女兵们走上台领奖,而给她颁奖的,正是注视了她许久的政治部主任洪学智。

洪学智说了一句:

“熙泽同志,你们的歌唱得很好的!”

张文腼腆一笑,羞涩地拿过了奖品就下了台。

所谓的奖品,其实就是一双草鞋和一叠白布手帕。

望着张文离去的背影,洪学智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找到供给部的政委谢启清,向谢启清表明了自己的心意,并希望谢启清能出面当这个媒人。

谢启清表面严肃,但对这个事情却很热情,于是他找到张文,说:

“咱们军队的洪学智主任,你认识吧?他想跟你认识一下。”

张文说:

“认识?不是早就认识了吗?”

谢启清一听,才知道自己说得太委婉,于是说:

“是我说得不够直白。那位就直说,他想跟你处对象,娶你做老婆哩!就是不知道你是否愿意?”

张文一听羞红了脸,但她可是见过面的,知道洪学智脸上的麻子。

她心想:自己虽然长得不是沉鱼落雁,但也不至于找个麻子吧?

于是,她很想拒绝,但看着谢启清的眼神,她又说不出拒绝的话。只能推脱道:

“婚姻大事,我不能拿主意,我回去跟我二哥商量一下再来答复你,可以吗?”

谢启清说:

“咱们参加了革命,这种事情自己拿主意不就行?也好,与你二哥商量一下也行,尽快给个答复。”

张文连连点头,临别时,谢启清又说:

“熙泽,不管你同不同意,都要到洪主任那当面说一声!”

二哥的劝说、洪学智与张文喜结连理

张文的二哥,名叫张熙汉,也是在张文的动员下参加红军,同样在供给部。

张文回去后就找到二哥,向他说了这件事,也告诉二哥,自己不喜欢洪学智,因为洪学智满脸的麻子。

如何拒绝,还需要让二哥来当作借口。

但见多识广的二哥在听完后却说:

“妹妹,你是红军队伍的人,婚姻大事除了自己就是听听同志们的意见。如果你问二哥的意见,妹妹,好脸蛋不能当饭吃,关键还是人品,有担当有责任心。”

“我看,洪学智主任就不错。你应该找到洪主任,找他当面聊聊,看他为何就看上你!”

听了二哥的话,张文此时也仔细想了一下洪学智的为人、经历。

虽然没彻底了解,但她也是经常听说洪学智那英雄般的经历的,班上许多女兵都在说洪学智年少有为呢。

想到这,张文于是决定去与洪学智见一面,大不了实在不满意就当面拒绝就是。

想明白了这些,张文在第二天就找到洪学智,她壮着胆子敲开了洪学智的门。

洪学智看到她,脸上严肃的表情马上变得温和,他招呼张文坐下,然后就开始夸张文的歌唱得好。

张文回答道:

“洪主任过奖了,我是没本事没文化的人,将来只怕会···”

不等她说完,洪学智就说:

“不会,你说话太谦虚了,文化我们可以慢慢学。我喜欢听你唱歌,唱歌就是一个很好的本事,你是怎么学会唱歌的?”

张文回答道:

“唱歌哪里算本事。小时候我给地主家当工,地主不高兴就打我,又不让我哭,那我就唱,时间一久就会唱了。”

她本来就是一个开朗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停不住,与洪学智讲了许多。

洪学智听着张文的话,尤其是在听到张文说在人前是如何克服的,他就顿感佩服。张文说了一会,洪学智就接道:

“听你在众人面前也能放开唱歌,我就很佩服。自从我成了麻子,我就觉得自己矮人三分。”

接着,他也向张文讲了自己的过往。

两人都有着贫苦的出身,一下子就产生共鸣,张文对有着悲惨经历的洪学智,也是产生了怜爱之心。

两人在房中讲了许久,等洪学智讲完,张文觉得自己的二哥说得对,确实不能以貌取人。

于是她当机立断道:

“洪主任,谢政委都跟我说了。你如果不嫌弃,我愿意嫁给你!”

洪学智听到这话,顿时笑开了花,他说道:

“那你看明天就举办婚事怎么样?”

看着洪学智那兴奋样,张文脸上越来越红,她点了点头。

就这样,两人的军队中举行了简陋但温馨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放弃”长女、洪学智夫妇的爱国情

战争年代,我军也历经磨难,张文始终跟随洪学智的步伐,她学文习字,不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

两年后,两人生下了一个女儿,洪学智非常高兴地给女儿取名“醒华”,意为:中华民族觉醒。

但那个时候,已经改编的八路军,需要不断打游击,不断进行转移,孩子是很不方便工作进行的。

于是罗瑞卿就与洪学智说了将孩子送人的想法,洪学智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做法,虽然不舍但也点头同意。

然而,如何与张文说,洪学智也不知道。

思考再三准备好措辞,好不容易与张文说了,又遭到张文一个劲地摇头反对。

见此,洪学智也不好勉强。

在转移到日军封锁线时,罗瑞卿告诉带孩子的女同志,一定不能让孩子发出声音。

张文知道过了封锁线,自己就可以与女儿在一起,因此她一颗心绷得很紧。

但在奔跑中,张文不小心绊倒,怀中的女儿吃痛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张文紧张地一边哄,一边跑。

在指挥部队的洪学智听到后,找到张文严肃地说:

“把孩子留下吧!”

张文听到这话,哭着说道:

“你怎么舍得!她是你女儿啊!”

洪学智虽然不舍,但还是坚持将孩子留下,张文含着泪,只能答应,将女儿交给了洪学智。

洪学智带着孩子,张文就在后面紧紧跟随,两人找到附近的一户与红军有着联系的农家,将女儿交给了他。

在离别时,张文难以控制眼眶中的泪水,但为了革命,她必须将女儿放在这里,临别时,她一直盯着女儿的脸,想记下女儿的特征方便将来找回来。

可怜当年的革命者,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有好的未来,却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留在身边。

好在建国以后,靠着当年的记忆与不断寻找,这个女儿回到了洪学智夫妇两人的身边。

洪学智与张文两人,一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为民族的解放做出巨大的贡献。

其中,洪学智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也因此有“两膺上将”的称号,而他与张文对家乡也做出巨大的贡献。

两人就这样携手度过了几十年,从旧中国走到了新时代。

2006年,洪学智将军以93岁高龄,离开了人世。

他离开后,张文依旧将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

晚年的张文最热心于教育事业,她为家乡捐资捐学,培养学子。

2022年3月27日,张文也离开了人世。

在又留下16年后,她要去找她的“麻子将军”了……

参考文献:

战歌情缘一线牵 王志迁 于和凤

四川女儿 安徽媳妇——开国上将洪学智夫人张文的故事 胡遵远 党史纵览

“两膺上将”洪学智的传奇人生 张子影 廖天琪 党史纵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今早路过菜市场那条窄路,好家伙,堵得水泄不通。我骑着小电驴在中间挪腾,抬头一瞅,最前面卡着辆银灰色代...
原创 张...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创作的北宋界画,被誉为稀世珍宝。这幅画横跨近千年的传奇历程,是一部关于艺术与历...
原创 她... 1946年,周恩来对《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说:“我的岳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老红军们都敬重她!” ...
原创 王... 王莽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可不怎么好。士大夫觉得他背君篡国、不忠不义;地主豪强觉得他不切实际、断人财路;...
原创 秦... 标题:秦国战书震撼晋国:三言尽,晋人心惶惶 xxxxxxxx-xx-xxxx:xx发布于xx 在历...
原创 清... 清朝是大统一王朝,前期的几任皇帝都有着伟大的功绩,将清朝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而清朝之所以可以如此...
原创 排...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肖李大队利用冬闲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农民们在县城西郊火车站附近开挖...
原创 重... 前言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相识是在20年代中叶,当时正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在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北伐的...
原创 高... 唐朝是一个包容的王朝,历代统治者都倡导凡是人才皆可为我所用的理念。在唐军中,来自的将领也不乏少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