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关注:减少化肥使用,中国粮食产量仍创新高
创始人
2025-08-17 16:02:53
0

印度《商业标准报》12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如何在减少化肥使用的情况下实现创纪录的收成?随着中国向2025年农业现代化目标迈进,传统农业实践中的关键要素——化肥——正在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创新的粮食生产方式。中国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法正在实现创纪录的产量,同时为子孙后代保护土壤健康。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已连续7年减少化肥使用量。尽管如此,中国的农业产量仍稳步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粮食总产量超过1.4万亿斤,比2023年增长1.6%,创下历史新高。这种增长归功于更有针对性地施肥,即只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此外,种子技术、农田质量和机械化的进步都在维持稳定的粮食产量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以及需要用世界9%的可耕地养活全球近18%的人口。中国优先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在追求粮食安全的同时,也在推行可持续农业实践。在中国“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指导下,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研发的资金投入。

科技创新推动中国农业增长,种子品种、种植方法和机械化的改进提高了主要作物的每公顷产量。2024年,中国主要进口农产品大豆和玉米的每公顷产量分别比2021年增长了2.54%和4.87%。作为大多数中国人的主食,大米的每公顷产量也在同一时期增加了0.63%。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从2021年的72.03%,上升到2023的73%以上,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收获后的损失。

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报告,到2035年,如果中国粮食收获、储藏、加工和消费环节实现损失率减少40%,就可以节省5390万吨大米、小麦和玉米——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中国连续三年扩大耕地面积,在农田复垦运动的帮助下,2023年达到1.243亿公顷。2024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1.193亿公顷,比2021年增长1.4%,连续5年保持增长。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虽然中国国内粮食产量有所增加,但2023年中国进口粮食同比增长11.7%。随着潜在的贸易紧张局势迫在眉睫,提高农业生产力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作者阿比吉特·库马尔,王从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大... 今早路过菜市场那条窄路,好家伙,堵得水泄不通。我骑着小电驴在中间挪腾,抬头一瞅,最前面卡着辆银灰色代...
原创 张... 《清明上河图》是张择端创作的北宋界画,被誉为稀世珍宝。这幅画横跨近千年的传奇历程,是一部关于艺术与历...
原创 她... 1946年,周恩来对《纽约时报》记者李勃曼说:“我的岳母,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老红军们都敬重她!” ...
原创 王... 王莽在中国历史上的评价可不怎么好。士大夫觉得他背君篡国、不忠不义;地主豪强觉得他不切实际、断人财路;...
原创 秦... 标题:秦国战书震撼晋国:三言尽,晋人心惶惶 xxxxxxxx-xx-xxxx:xx发布于xx 在历...
原创 清... 清朝是大统一王朝,前期的几任皇帝都有着伟大的功绩,将清朝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巅峰。而清朝之所以可以如此...
原创 排... 1975年12月,湖北省云梦县城关肖李大队利用冬闲进行农田水利建设。 农民们在县城西郊火车站附近开挖...
原创 重... 前言 毛泽东和周恩来的相识是在20年代中叶,当时正是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在实现国共合作、推动北伐的...
原创 高... 唐朝是一个包容的王朝,历代统治者都倡导凡是人才皆可为我所用的理念。在唐军中,来自的将领也不乏少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