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才子钟会为什么谋反?司马昭可待他不薄,只能用两个字解释
创始人
2025-08-17 13:03:13
0

关于钟会的身世,纯粹的官二代。钟会的老爸钟繇在曹魏的政治地位是极高的,曹丕继位后,钟繇任职太尉,和华歆、王朗并称曹魏三大招牌名臣。在进入官场核心层之后,钟繇开始习惯了半隐居式的官场生活,有空就上朝找皇帝唠嗑,没事就回家练习书法,钟繇的晚年,过得非常快乐。

说到钟繇的书法,那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在中国的书法史上,钟繇的地位极高,影响极大。钟繇开创了楷书的书写体系,也可以说是楷书的鼻祖。

钟繇作为三国时期最顶级的时代精英,他一生中的贡献,综合起来有三点:间接帮助曹操消灭袁绍、他的书法成就、他生下了两个同样是最顶级时代精英的儿子,大的叫钟毓、小的叫钟会。

在钟繇这两个儿子中,无疑钟会的知名度最高,而且在历史上闹出的动静也远大于兄长钟毓。钟会作为顶级名臣、名士钟繇的幼子,出生在巨宦豪门,他的仕途起点自然要远高于草根出身的邓芝。其实只要钟会不呆不傻,以他的聪明才干,天生就是在权力高层混饭吃的。

钟会在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叛乱时,为了破解吴国对诸葛诞的军事救援,钟会使了一招极漂亮的反间计,成功策反了吴军前线主将全怿投降,为消灭诸葛诞立下了大功。史称钟会“寿春之破,会谋居多”。评价很高的。

钟会在谋反之前,他所能得到的一切荣誉,几乎都是司马昭给他的。没有司马昭知人善任,钟会不过是一个顶级名士,不可能在历史上演绎这么吃重的戏份。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会造反呢?

只能用野心两个字来解释,用现在的话讲:“有权力欲”。

从小钟会很地给自己设计起了前途。那个时代玄风大作,正始名士炫赫京都的时候,他就整天跑去跟王弼混在一块儿,跟王弼、何晏他们争论,本来,他是一直研究儒家名理的,现在也没边地谈起“玄”来了。在人们的印象里,钟会可也成了跟何晏他们一样的人,成了能引领士林风尚的大名士,在这些名人界地混了个脸熟。钟会首先想得到的“文名”,就这样轻松办到了。

在政治取向的问题上,钟会比起何晏他们来,要精明得多。可以跟何晏一块儿谈玄,但肯定不会跟何晏一块儿去党附曹爽。局势没有明朗的情况下,钟会绝不会让自己这个“天才”被这些不成器的东西给毁了。

所以高平陵政变,连一向不得曹爽看重的王弼,都因受牵连而被免了官,但钟会,中书侍郎当得平平安安,没受一点损伤。等到司马家的地位一确立,钟会又看清了大势所趋,很快投靠了司马师,最后又成为司马昭最宠信的红人,总而言之,官运亨通。

钟会这一路走的没出一点差错,就仿佛这天下的事,永远都会在他的谋算之中。这也让钟会十分得意,愈加地意气风发起来。

天下的名人却都看在眼里,像竹林七贤那些人根本就看不起钟会,所以,钟会去找嵇康时,人家根本就不鸟他。

虽然“何所闻而来?又何所见而去?”和“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成为经典之谈,也证明了钟会的才智。可惜遇上司马昭,这位有知人之明,亦有才干的政治家,把钟会看得一清二楚。

最开始,司马昭想派遣钟会征伐蜀国,下属邵悌对司马昭说:“臣认为钟会的才能不足以担当统帅十万大军征伐蜀国的任务,只怕会有不测,请您再考虑考虑别的人选。”

司马昭笑着说:“我难道还不懂得这个道理吗?蜀国给天下兴起灾难,使黎民不得安宁,我讨伐它,胜利如在指掌,而众人都说蜀不可以征伐,众人犹豫胆怯,智慧和勇气就会丧失,智慧和勇气都没有了,即使他们勉强去了,估计也打不了什么胜仗,只会大败而归。只有钟会与我们主张相同,现在派钟会伐蜀国,一定可以灭亡蜀国。灭蜀之后,即使发生了你所顾虑的事情,他又能做什么呢?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的冬天。司马昭已经做足了消灭蜀汉的准备,但在具体用人上,司马昭不太放心邓艾,又在西线安插了钟会,封钟会为镇西将军,并全权负责关西各州的军事。钟会是一个自视很高的野心家,他在出兵伐蜀的当初,就可能已经有所算计了。但是司马昭更有心计,他早已看出钟会心有异志,但还是派他领兵伐蜀。

当然主攻是邓艾,其实司马昭对钟会也不放心,只是用两人来平衡局势,这是司马昭的高明之处。而且少不了在两人身边安插内线。估计钟会了也没有想到的事。

此次伐蜀,史书称为“二士争功”,钟会牵制了姜维的军队,而邓艾偷袭阴平成功,直接杀到成都,逼降了的刘禅,从功劳上而言,钟会不如邓艾。

邓艾抢了头功,有点飘飘然,但他并没有反心,只不过“小人得志”罢了。而钟会却想借此机会摆脱司马家的控制。

如果钟会要想翻天,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牢牢控制住西川,以及他带来的这支魏军。这时钟会最主要的敌人还不是司马昭,而是邓艾,不除掉邓芝,钟会什么事都做不成。

钟会这个人实在够阴险的,他为了给邓芝下黑手,居然想到了这么一条毒计。钟会的书法功底非常扎实,他模仿邓芝的字迹,以邓艾的名义给司马昭写信,内容非常不敬。

钟会这招极狠,司马昭对邓芝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钟会伪造的这些书信。钟会利用司马昭急切除掉邓艾的心理,顺利地从司马昭手上骗来了前线部队的指挥权,轻松拿下邓艾。

司马昭“帮助”钟会除掉了邓艾,接下来钟会就要把刀头对准司马昭,按钟会的战略规划,他准备率军队杀回长安,然后反戈击杀司马昭。想从司马昭的虎口夺食,那是非常困难的,司马昭已经开始对钟会有所怀疑。为了防备钟会捣乱,司马昭给钟会放话,说为了顺利接收邓艾,他先率十万精兵亲临长安……

司马昭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傻子也知道司马昭真正要防的到底是谁?钟会一看司马昭这个架势,就知道他出关的道路实际上已经被司马昭给封死了,中原皇帝是做不成了。不过钟会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割据西川,做刘备第二。看到刘禅这傻子都能在西川呆这么久。

当钟会知道司马昭已经有所防备,想召集讨蜀将领将他们控制起来,姜维则建议格杀勿论,就在钟会犹豫不决的时候,消息泄露,魏将士激愤反叛,两人死于乱军之中,其阴谋也就此失败。

这一点上,钟会有根本没有想清楚,没有自己的嫡系军队,军队都是司马昭派的,肯定少不了司马昭的人,再加上,这些将领也会想,钟会有什么呢,跟你混未必比司马昭待遇好。所以,钟想杀掉这些人,结果被这些人反杀了。

姜维见刘禅下昭投降,很无奈的就地投降了钟会,体察出钟会的野心,所以趁机再推了一把,他想先劝钟会杀光属于司马昭嫡系的魏将,包括邓艾,然后自己再想法子除掉钟会这个孤家寡人,恢复蜀汉的统治。而钟会也本来就想除掉他的心腹大患邓艾。中间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一拍即合。

最后不成事,只能说算计太多,把自己给算计进去了。人总不太高估自己,更不能太低估别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涉江的青铜》新书分享会举行!... 8月15日晚,由南国书香节、花城出版社、花城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逆流而上:小人物的漂泊与扎根——别鸣《...
原创 大... 题记:曾经有一句话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国,明亡之后再无华夏”,但今天小编想分享的是崖山之战后或许并非真...
原创 明...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性格有四大特征,志气和狠气并存枭雄式人物 从一个乞丐和尚到帝国开创者,朱元璋的人...
原创 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三国时代的故事在现代社会广为流传,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原创 曹... 在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曹魏政权不仅涌现出无数英勇善战的将领,更有一批深谙权谋之术的政治家。...
原创 难... 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背景下塑造了独特的各个朝代的专属文化,商朝的文化经过时间的演变平添了几...
在虚构王朝中追问历史书写真相 ... 8月16日,青年作家王若虚围绕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遗神》在上海举办了两场新书分享会。活动聚焦《遗神》...
原创 最... 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谢列平和苏斯洛夫等人策划发动政变,夺了苏联最高领导人赫鲁晓夫的权...
原创 1... 引言:江山如画,无人许我一世繁华,墓柩之大,方寸之间亦是天下。——南派三叔《盗墓笔记》 中国传统文化...
原创 为... 公元前229年,秦始皇十八年,秦将王翦、杨端和、羌廆率军大举攻赵。这已经是秦王嬴政执政以来,第四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