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曾提出过建设三峡工程的想法,之后国民政府也曾进行过勘察,但当时条件并不允许,这件事一直被搁置,建国后,我国多次对此进行勘探和论证,在毛主席的批示下,三峡工程陆续启动。但不久后三峡工程还是暂停了,直到80年代才重新开启。
然而,就在众人摩拳擦掌之际,三峡省却在1986年突然被紧急叫停了,之后还是在邓公的操作下重新盘活全局。那么,当年邓公是怎样做的呢?
从古至今,长江经常泛滥成灾,洪水给附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我国对此问题十分重视,想要控制好长江流域,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掌控三峡,在八十年代,这一工程几次被人们提起,经过多方面的研究和讨论,邓公决定创建三峡省。而这一省份的出现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第一,解决移民问题。由于三峡工程影响范围非常广,多个县市都有可能被淹没,因此,移民数量高达上百万,如何安置这些人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全部划入四川省,可能会直接影响四川的运行和发展,但如果让四川和湖北两省共同负责,人多事繁,很容易引发混乱,而三峡省的成立就可以直接解决这一难题。
第二,能够直接负责三峡工程。这一工程跨区比较大,怎样管理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三峡省的成立,可以直接负责这一工程,避免其他问题产生。
第三,能够促进长江沿岸发展。三峡省的成立给沿岸地区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由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再加上三峡工程的影响,三峡省势必会迅速崛起,周边经济也会随之迅速发展。
然而,三峡省刚刚成立不久问题就出现了,有些人开始质疑,难道这里也要和深圳一样搞特区?随之而来的是源源不断反对的声音。实际上,这些人并不是在反对三峡省,而是在质疑和反对整个三峡工程。这个工程实在是太大了,一旦出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有些人开始试图阻挠,1986年,三峡省项目突然被叫停。
这一消息出来时,无数人感到了彷徨和困惑,他们不知道这个项目是否还可以进行下去,下一步要如何走?然而,就在大家消极沮丧之时,邓公站了出来,他表示自己有一招必胜的办法,那么,邓公到底做了什么呢?
首先,邓公提议设立重庆为直辖市,将三峡工程管理地点转换到重庆来,这里是历史古城,文化背景十分悠久深厚,而且战争年代也曾做过首都,文化底蕴也足够,完全可以成为直辖市,这样就可以在这里独立开展三峡工程了。
其次,暂时停建三峡省,暂缓三峡工程启动,将时间留给专家们,让他们不断去探讨和研究调查,最后拿出最好的方案来。在这一过程中,长江流域再次爆发洪灾,附近群众流离失所,出现了严重的损失,这让那些一直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开始反思起来。
在这些反对派开始渐渐怀疑自己的立场时,邓公给人们一个最佳方案,他表示如果现在不启动三峡工程,明年的情况将会更加糟糕,你们觉得搞工程问题和麻烦多,但如果不搞,问题和麻烦将会更多,最后邓公一锤定音:三峡工程必须搞。
在邓公的坚持下,三峡工程终于在1994年有了重新启动的机会,三年后,重庆被设立为直辖市,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到了2002年,二期工程也告一段落,2009年,整个工程全部完工,2012年开始正式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