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开国少将,64岁时企图发动叛乱,1980年失去军衔和党籍
创始人
2025-08-17 12:32:42
0

前言:

“一个将军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役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

在最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十分的不理解,但是在看完这个将军事迹的时候,我好似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这个将军就是张宜爱,或许有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他的名字,但是他在抗战的时候同样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还在建国之后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但是他最后却走上了歧途,最终被不仅失去了军籍,就连党籍都没有保住,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又为何会走上歧途?

开国少将张宜爱:

1913年安徽省的六安出生了一个小男孩,并取名为了张宜爱,他很早的时候就进入了红四方面军,就此他的革命生涯正式拉开了帷幕。

他先后担任了特务队四大队分队长、红25军手枪团副团长、红28军特务营政委。

直到1932年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失败,部队只能进行转移,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继续战斗,并组成了红25军。

1934年中国的战局越来越紧张,而之前组建了红25军也只能离开,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的人,而这些人成了红28军。

两次的重组使得部队中的士气大减,甚至有些人产生了退缩的心理,就算是这样张宜爱仍然保持着初心。

随着时间的流逝三年过去了,而张宜爱的游击战也打了三年了,之后全面抗日战争爆发,部队被重编,而张宜爱也因此成为了第2师5旅11团的团长。

并且在抗日战争中,张宜爱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而他的战友也非常尊重他。

随着时间的流逝抗日战争也到了即将结束的时候,也就是1944年张宜爱得到命令前往了嘉山县,负责起了交通线的任务。

他在工作期间曾多次对日本的运输线进行破坏,不仅如此他还会率部对那些日军进行打击,除此之外他还会抢夺日本人的物资,来供养自己的部队。

因此日军对张宜爱的痛恨达到了顶峰,之后日本人被战士们赶出了中国的领土,但是中国却并没有和平太久,不久后蒋介石就发起了内战。

而张宜爱顺利的进入了野战部队,并且在解放济南的时候有着非常重要的贡献,1952年的时候张宜爱还带领部队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

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张宜爱也担当了多个职位,直到1955年中国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授衔仪式。

而张宜爱也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并且获得了多枚勋章,之后他又授予了少将军衔,就此之后张宜爱的命运也遇到了转折。

叛变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此时的张宜爱是上海警备区的参谋长,但是也就是这个时候,上海的时局变得动荡不堪,而张宜爱也被迫参与其中。

一月风暴结束之后,张宜爱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的成员,之后便有人想要借此时机夺取上海的政权。

但是张宜爱在发现他们的行为之后不仅没有阻止,甚至还帮助了他们,而这些想要夺取上海政权的人也开始主张让张宜爱成为上海的领导人。

直到1971年上海警备区得到了两个常委的名额,其中一个自然而然的选定了周纯麟,而第二个名额也落到了张宜爱的头上。

而在常委会议召开之后,周纯麟因为种种原因遭受了批评,而周纯麟因为在此过程中过于激动昏倒了。

而张宜爱也在周纯麟病倒之后获得了权利,而上海警备区在张宜爱的领导下变得腐败不堪,直到1976年四人的阴谋被粉碎了之后。

张宜爱也变得惶惶不安起来,所以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决定铤而走险,之后他们就开始着手准备了,同时他们还设立了两个指挥点。

之后便决定以此来和政府对抗,然后政府也派来了一个小组来到了上海,而他们也早早就设立了埋伏,并想要寻找时机抓住他们。

但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政府早就已经看出了他们的狼子野心,早早就针对可能会发生的意外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

所以他们一直都没有寻找到下手的机会,但是他们仍然没有选择放弃,仍然想要对来到上海的小组下手。

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得逞,并且还将他们给抓了起来,而他们的行为也被认定为了叛乱,并且被认定为对政府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之后政府便开始对张宜爱一党进行抓捕,直到1980年张宜爱也得到了他应有惩罚,最终被剥夺了军衔以及所有的军衔,最后就连党籍都没有保住。

然后便被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直到2002年张宜爱的一生最终走到了终点,回首张宜爱的一生,他为新中国的胜利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但是他却在晚年的时候走错了道路,而这也就成了他人生中的污点,他的一生都充满了遗憾,或许他会在后半生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吧。

或许就像是美国上将巴顿说的那样:“一个将军的归宿并不仅仅在于荣耀,更在于他所经历的最后一刻”

张宜爱的也因为行差踏错葬送了自己原本十分光明的前途,曾经的革命英雄,成为了后面追求权力的政客,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原因也是不为人知的。

总结:

张宜爱的前半生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后半生在上海成了一名渴望权利的政客,他的行为让他原本光明的前途毁于一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以张宜爱的事迹为戒,让我们不管面对怎样的困境和机遇都能保持初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奋斗。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的行为将被记录下来,他们的行为不仅关乎自己的前途,更是与一个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后人也将会对他们的所作所为进行评说,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应该引以为戒,永远保持初心,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三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风雨飘摇的时代,也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有许多以武功高强而闻...
原创 1... 1952年的一个冬日清晨,湖北街头笼罩着一层薄雾,给这个寒冷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神秘感。街道两旁的商店刚...
原创 此... 东汉末年,由于朝廷政治黑暗,宦官乱政,对地方的控制越加衰弱,造成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而人民饱受此现...
原创 中... 历史的车轮辗转,曾经属于中国的领土经过长时间的割让与遗失,最终在2011年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回归。 这...
原创 除... 三国时代,群雄逐鹿中原。魏蜀吴三国为了争夺天下,各自广揽天下英雄为己所用,一大批谋臣勇将应运而生,用...
原创 淮... 前言: 1948年,共产党和国民党交战正酣,双方打得剑拔弩张,突然,解放军从战场上抬下一名穿着国民党...
原创 武... 贞观十一年,14 岁的武则天被召入宫中,成为唐太宗的才人。彼时的武则天,正值青春年少,仪容举止美丽动...
原创 向... 朱元璋在渡江之前身边并没有多少文士,只有李善长这样一个半吊子的读书人。李善长有些小的谋略和急智,却没...
原创 张... "“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句千古名诗,是李白表达与汪伦之间深厚友情的真挚情感。无论身份...
原创 司... 三国时期是一个才子辈出的时代,各路英雄纷纷涌现,然而最终笑到最后的却不是我们熟悉的曹操、刘备、孙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