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从继承关系来说,汉宣帝被过继给汉昭帝为后嗣,以此身份继承皇位.
汉哀帝是定陶王刘康之子,汉元帝之孙,汉成帝将他过继为子后,他继承皇位,因此从礼法上应管汉成帝叫爹.
对于西汉版“大礼议”可从以下方面来看:
权力斗争的体现
汉宣帝为父亲刘进争取尊号,是其与霍光等权臣争夺权力、树立自身权威的一种表现。霍光等大臣以“为人后者,为之子也”为由,阻止汉宣帝尊崇亲生父祖,反映出霍光等对皇权的制约. 而汉哀帝时期,其与王氏外戚的权力博弈也体现在对亲属尊号的争夺上,他为祖母傅氏、母亲丁氏争取尊号,是为了提升母族势力,打压王氏外戚,以巩固自身统治.
宗法制度的影响
汉宣帝和汉哀帝的事例都凸显了汉代宗法制度的重要性。在皇位继承中,过继制度是维护皇室血脉正统和宗法秩序的重要方式。但皇帝的个人情感和其亲生父系家族的利益,又与宗法制度存在矛盾,导致了“大礼议”事件的发生.
对朝政的影响
汉宣帝时期的“大礼议”事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朝廷内部的政治格局,为后来汉宣帝亲政及霍氏家族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汉哀帝时期的这场争论,则使朝廷内部的外戚势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王氏外戚暂时失势,傅氏、丁氏外戚崛起,加剧了朝政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