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死前各培养1员小将,全成蜀汉后期5大顶梁柱
创始人
2025-08-17 07:05:32
0

前言

蜀汉五虎将,个个都是万人敌的猛将。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每人都在临终前精心培养了一位接班人。

这些"虎将传人"虽然名气不及其师,却在蜀汉后期成为了顶梁柱,支撑起摇摇欲坠的江山。今天,就让我们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廖化:从文官到虎将,关羽留下的最后传人

建安二十三年冬,荆州大营。灯火通明的中军帐内,关羽正在查看军务。突然,一份详尽的粮草调度方案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份方案不仅将各部粮草调配安排得明明白白,还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出了预案。关羽抬头问道:"这是谁拟的方案?"帐下军士答道:"是新任主簿廖化。"

廖化,这个名字让关羽印象深刻。这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是荆州本地士族出身。别看他做的是文案工作,每次跟随大军出征,总是主动请缨上阵杀敌。关羽暗自点头,这样的人才,不能埋没在案牍之中。

"把廖化叫来。"关羽放下竹简,目光炯炯。

廖化走进帐内,只见关羽正在练习青龙偃月刀的刀法。关羽收刀而立:"化贤弟,你可愿随我学习武艺?"廖化双眼一亮,当即跪下:"末将愿意!"

从那天起,廖化就成了关羽的入室弟子。白天处理军务,晚上跟随关羽习武。关羽不仅教他刀法,还亲自为他讲解用兵之道。在关羽的调教下,廖化很快就从一个文官蜕变成了一员虎将。

建安二十四年,孙权偷袭荆州。面对东吴的突然进攻,廖化奋勇杀敌,在麦城之战中数次冲锋陷阵,试图营救关羽。可惜天不遂人愿,关羽还是落入东吴之手。

当孙权派人招降廖化时,廖化怒斥道:"我宁可死,也不会背叛关将军!"趁着夜色,廖化带着数十名死士,冒着箭雨突围。一路上,他们穿山越岭,躲过东吴军队的围追堵截,最终找到了刘备。

刘备见到廖化,不禁落泪。廖化将关羽殉国的经过讲述一遍,刘备深受感动,当即封他为宜都太守。这个任命可不简单,宜都位置险要,是抵御东吴的前线重镇。刘备这是看中了廖化的忠义和才能。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主政,开始北伐。廖化追随诸葛亮,一路征战。他继承了关羽的武勇,又融入了自己的特点。战场上,他善于抓住战机,带兵进退有据。多次北伐中,廖化的表现越来越出色,逐步升至右车骑将军。

即便到了古稀之年,廖化仍然保持着昔日的血性。姜维北伐时,这位老将军依然冲锋在前。有将士劝他保重身体,廖化笑着说:"关将军教导我,忠义二字重于泰山。只要还能提得动刀,我就要为蜀汉效力!"

后主刘禅也感慨:"廖化虽年过七旬,却老当益壮,真不愧是关将军培养的将才。"

关羽的确慧眼识珠。他看中廖化,不仅因为他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他的品格。廖化从文转武,既有文人的智慧,又有武将的勇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对关羽的那份忠诚。

在蜀汉后期军事将领中,廖化堪称表率。他是关羽留给蜀汉最宝贵的遗产,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忠义。这位从文官成长为虎将的传奇人物,为蜀汉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宗预:张飞的神秘副手

建安二十年,成都郊外的一处军营。张飞正在和几位将领议事,忽然一名亲兵匆匆跑来:"报!严颜率军五千,在涪城摆开阵势,扬言要取将军首级!"帐内众将顿时议论纷纷。

"主公,让我带兵去斗他一斗!"有将领请战。张飞却转头看向一旁的文官宗预:"你有何见解?"

宗预不慌不忙地说道:"严颜年过六旬,却能在这个年纪领兵作战,必是性情刚烈之人。将军若用强攻,即便胜了,也要损失不少兵力。不如用计降服他。"

"好!你且说来听听。"张飞眼睛一亮。

宗预道:"严颜倚老卖老,将军不妨先示弱,激他轻敌冒进。待其军阵大乱,再一举擒获。擒而不杀,以德服人,必能收获一员老将。"

张飞大笑:"好计!"

果然,在涪城外的激战中,张飞按照宗预的计策,先示弱后发力,一举生擒严颜。当张飞在军帐中以礼相待时,严颜被这份气度所折服,立即归降。

从此,宗预就成了张飞的智囊。这位看似不起眼的主簿,为张飞出谋划策,帮他平定了益州大部分地区。张飞也逐渐改变了自己性急暴躁的脾气,学会了用智谋取胜。

"预啊,我张翼德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若没有你这个军师,恐怕要吃不少亏。"一次饮酒时,张飞拍着宗预的肩膀感慨道。

宗预笑道:"将军器重末将,末将敢不尽心竭力?"

宗预

可惜好景不长,张飞遇害的消息传来时,宗预正在成都处理政务。他立即带人赶往现场,处置了叛变的范疆、张达,稳定了军心。

刘备得知此事后,对宗预委以重任。先是让他出使东吴,与孙权交涉边界问题。宗预不卑不亢,既维护了蜀汉的尊严,又没有激化矛盾。回来后,又被派往永安任都督。

永安位置特殊,既要防备东吴,又要安抚当地百姓。宗预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好几年。他白天处理军政事务,晚上仍然苦读兵书。很多将领都说:"宗都督虽是文官出身,但对行军布阵的理解,一点不比武将差。"

诸葛亮去世后,宗预官至镇军大将军。和其他将领不同,他很少出现在战场第一线,而是专注于后方的统筹调度。他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调解杨仪、魏延等人的矛盾,被称为蜀汉的"和事佬"。

有人问他:"您跟随张将军多年,为何不学他的武艺?"

宗预答道:"张将军教我的不是武艺,而是做人的道理。他说,治军先要治己,将领要有勇有谋。我虽然不能像他那样冲锋陷阵,但能在后方为国家分忧,也是他的教导。"

张飞的确慧眼识珠,在众多武将中偏偏选中了一个文官培养。宗预既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也不是出身显赫,但他以智谋和才能,成为了蜀汉后期不可或缺的重臣。

在蜀汉的历史上,宗预这个名字或许不如五虎将那般响亮。但正是这样一位深谋远虑的智者,在张飞离世后,用自己的方式支撑起了蜀汉的一片天。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一个优秀的将领,不一定要冲锋陷阵,治军安邦同样重要。

马岱:马超托付的血脉传人

建安二十七年,成都。马超病榻前,神情憔悴的马岱跪在床边。"阿岱,"马超艰难地开口,"我们马氏一族,就要靠你继承了。"马岱泪如雨下,紧紧握住堂兄的手。

马岱虽是马超的堂弟,但两人情同手足。从小一起在西凉驰骋,一起征战沙场。马超比马岱大几岁,待他如亲弟。在马超心中,马岱不仅是亲人,更是马氏一族最后的希望。

"主公,"马超对前来探望的刘备说,"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望主公善待之。"这是马超留给马岱最后的庇护。

马超离世后,马岱更加发奋。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延续马氏荣光的重任。在军中,他不仅继承了马超的武艺,还刻苦钻研兵法。很多将士都说:"马将军虽去,但见到马岱将军,就如同看到了年轻时的马超。"

诸葛亮北伐时,马岱屡立战功。他不像马超那样锋芒毕露,而是沉稳内敛,但关键时刻同样勇猛过人。在街亭之战后,他奉命断后,以一当十,掩护主力撤退。

有一次,诸葛亮问他:"你与令兄武艺相仿,为何打仗风格却大不相同?"

马岱答道:"亡兄临终教导我,说马氏子弟要沉稳持重,不可似他那般锋芒太露。我时刻谨记他的教诲。"

诸葛亮点头赞许:"令兄知子莫若父,知弟莫若兄啊。"

建兴十二年,魏延、杨仪之争爆发。当魏延起兵作乱时,许多将领都犹豫不决。马岱却立即带兵追击魏延。他深知,在这个危急关头,军心比什么都重要。

"魏将军,请停步!"马岱在南谷追上了魏延。

魏延回头怒视:"马岱,你也要阻我?"

"将军,请为蜀汉社稷着想!"马岱苦劝。

但魏延已经失去理智,挥刀就向马岱砍来。马岱不得已应战,几个回合后,一刀结果了这位昔日的老将。事后,马岱对着魏延的尸体长叹:"将军,对不住了。"

这一决断,让马岱在蜀汉军中的威望达到顶峰。后主刘禅亲自嘉奖他:"马将军不负先父重托,实乃国之干城。"

在蜀汉后期,马岱成为了最重要的将领之一。他既有马超的勇武,又有自己的特点。在处理军务时,他特别注意照顾西凉降将的情绪,常常调解他们之间的矛盾。

"马氏一族虽然没落,但只要有我在,就永远不会消失。"马岱经常这样说。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马超的信任没有错付。

即便到了晚年,马岱依然保持着昔日的英勇。姜维北伐时,这位老将仍然冲锋在前。有人劝他保重身体,他说:"马氏子弟,死在马上是最好的归宿。"

在蜀汉的历史上,马岱的形象或许不如马超那般耀眼。但正是这位默默无闻的堂弟,用一生的坚守和付出,延续了马氏一族的荣光。他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

马超

马超临终前的托付,马岱用自己的一生完美地履行了。他不仅是马氏一族的血脉传人,更是蜀汉后期重要的中流砥柱。这个来自西凉的马氏子弟,用自己的方式为蜀汉的历史谱写了动人的篇章。

向宠:赵云精心培养的御林统帅

建安二十四年的一个清晨,成都皇城外的演武场上,一位年轻将领正在操练士兵。这个英姿勃发的年轻人就是向宠,他的教官正是赫赫有名的赵云。

"宠儿,练兵要以严格为本,但也要懂得体恤将士。"赵云看着认真指导士兵的向宠,欣慰地说道。这个来自名门的年轻人,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军事天赋。

向宠的祖父向朗是益州名士,但他却对武事情有独钟。十五岁那年,他主动请求加入赵云麾下学习。赵云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少年:沉稳有度,而且极其用功。

"统领御林军,最重要的是稳重。"赵云经常这样教导向宠,"一个冲动可能就会让皇城陷入危险。"向宠把这句话牢记在心,成为了他日后守卫成都的座右铭。

建兴元年,诸葛亮开始北伐。此时的向宠已经成长为一名独当一面的将领。赵云向诸葛亮推荐:"向宠可以接替我统领禁军,守卫成都。"

诸葛亮疑惑道:"他年纪尚轻,能担此重任吗?"

赵云笑道:"我观其为人,沉稳有度,比同龄人成熟得多。且他出身名门,对朝廷忠心耿耿。这个位置,非他莫属。"

果然,向宠上任后很快就展现出过人的才能。他重新整顿禁军,建立了严格的训练制度。每天天不亮就带着将士们操练,日落才收兵。在他的调教下,成都禁军的战斗力大大提升。

"向将军虽然年轻,但处事老成,实在难得。"朝中大臣们都这样评价他。向宠却说:"这都是子龙将军教导的结果。"

建兴三年,魏国间谍潜入成都,企图制造动乱。向宠早有防备,布下天罗地网,一举捣毁了间谍网络。这一仗,让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位年轻统帅的能力。

诸葛亮在前线得知此事,特地写信表扬:"向宠果然如子龙所言,可担大任。"

在守卫成都的岁月里,向宠始终谨记赵云的教诲。他经常带着将士们在城墙上巡逻,亲自检查每一个岗哨。夜深人静时,他还会微服私访,了解民间疾苦。

有将领笑说:"向将军,你这样太辛苦了。"

向宠答道:"子龙将军说过,守卫皇城不只是保护宫墙,更要保护百姓。我们禁军,就是百姓的最后一道防线。"

诸葛亮去世后,朝中局势动荡。但在向宠的统领下,成都禁军始终保持着军纪严明。他多次调解朝中各派矛盾,被称为"静默的维护者"。

晚年时,有人问向宠:"你最感激的人是谁?"

向宠毫不犹豫地答道:"子龙将军。他不仅教我武艺,更教我如何做人。他说,守卫皇城不是为了权势,而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在蜀汉的历史上,向宠的名字或许不如五虎将那般响亮。但正是这位默默无闻的禁军统帅,在动荡的年代里守护着蜀汉的心脏。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赵云的眼光没有错,他选中的接班人完美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

赵云

赵云确实慧眼识珠,在众多年轻将领中选中了向宠。而向宠也没有辜负恩师的期望,成为了蜀汉后期重要的定海神针。这个出身名门的年轻人,用一生的坚守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传承。

陈式:继承黄忠虎将之威

建安二十四年,汉中战场。黄忠正指导一位年轻将领练习骑射。"小子,射箭要讲究心静,不是蛮力。"这个认真聆听的年轻人,就是后来威震西北的大将陈式。

陈式本是汉中豪族子弟,在黄忠收复汉中时投效蜀汉。当时的黄忠虽已年过花甲,但看中了这个年轻人的潜力。"此子骨骼清奇,是个将才。"黄忠这样评价陈式。

在汉中期间,陈式跟随黄忠南征北战。老将军不仅教他武艺,更传授他行军打仗的经验。"打仗要懂得审时度势,"黄忠常说,"不是单靠一腔勇气就能取胜的。"

有一次演练,陈式凭着年轻气盛,冲在最前。黄忠立即叫停:"将军在前,士气虽旺,但一旦有失,全军皆危。要懂得在关键时刻才显露锋芒。"

这番话让陈式终身难忘。此后,他在行军作战时总是特别注意统筹全局,不会贸然冒进。正是这种成熟的指挥风格,让他在后来的战斗中屡建奇功。

建兴元年,诸葛亮开始北伐。此时的黄忠已经去世,但他的教导始终伴随着陈式。在北伐期间,陈式负责策应主力,多次完成关键任务。

特别是在收复武都、阴平二郡的战役中,陈式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能。他采用黄忠教导的"疑兵之计",声东击西,最终一举拿下这两个战略要地。

"陈将军的指挥风格,很像年轻时的黄老将军啊。"老兵们经常这样感叹。陈式总是说:"我不敢跟汉升将军相比,只是把他教我的用在了实处。"

在统领部队时,陈式特别注重传承黄忠的治军之道。他要求将士们勤练武艺,但更强调临阵应变的能力。"黄老将军说过,"他常对部下说,"真正的勇士,不是莽撞的匹夫。"

建兴十年,陈式奉命镇守汉中,这是他当年跟随黄忠打下的地方。站在汉中城头,他仿佛又看到当年老将军教导自己的情景。

"守土当如守家,"他对部下说,"这是汉升将军的教诲。"在他的经营下,汉中防务固若金汤,魏军多次来犯都无功而返。

有一次,部下问他:"将军为何总提起黄老将军?"

陈式答道:"汉升将军不仅教我武艺,更教我做人。他说,将军当以社稷为重,以百姓为念。这些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

在蜀汉军中,陈式被称为"黄忠的传人"。他不仅继承了黄忠的武勇,更继承了老将军严谨持重的作风。在处理军务时,他特别注意关心基层将士,就像当年黄忠对待他那样。

晚年时,陈式经常给年轻将领讲述黄忠的故事。"老将军虽然年纪大,但从不以老卖老,"他说,"反而处处给年轻人机会。这种精神,才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

在蜀汉的历史上,陈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不是以显赫的功勋著称,而是以继承和发扬黄忠精神而闻名。从年轻时跟随黄忠学艺,到后来成为蜀汉的重要将领,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真正的传承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在继承中创新。

黄忠的确很有远见,他在众多年轻人中选中了陈式。而陈式也没有辜负老将军的期望,成为了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支柱。这个来自汉中的将领,用自己的方式延续了黄忠的精神,为蜀汉的军事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结语

五虎将虽已离世,但他们精心培养的传人却在蜀汉最艰难的时期扛起了重任。这不禁让人思考:如果没有这五位接班人,蜀汉会不会灭亡得更早?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参考文献:
- 《三国志》作者:陈寿
- 《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
- 《蜀汉史研究》作者:谭其骧
- 《三国名将传》作者:吕思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英国的资本主义革命-《大国浮沉... 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英国的光荣革命是指1688年发生的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它结束了英国的复辟王朝,确立...
原创 李... 他13岁加入抗战,为国贡献80年,娶了少将做妻子,与国家领导人是亲家。 他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
原创 几... 阿提拉我国自秦朝实行了大一统,开始了封建帝制的统治,但是在秦朝的北方一直存在着一股草原势力威胁着内陆...
原创 吕...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吕后,作为汉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人之一,在世时无人敢动她分毫。然而,她...
原创 刘... 刘邦不给戚夫人免死金牌或令她随儿子到封地,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是没有用的,根本保护不了戚夫人母子。实际...
原创 如... 1942 年,刚结束七年刑期的王仁三郎从监狱里被放出。没过几天,日本和美国就爆发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
原创 周... 前 言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这是周总理在日内瓦...
原创 曹... 在东汉末年,曹魏政权的建立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其中,曹操作为曹魏的缔造者,对政权的建立起到了至关重...
原创 这... 圣雄甘地1869年出生于英属印度的波尔班达尔,是印度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因为他为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做...
原创 5... 58年彭德怀向邓华布置任务,邓华听后连忙表态拒绝:不合适 希望各位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