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无名小卒,跃升为皇帝的重要谋士,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娄敬竟然做到了,这就引出了如下的话题:
娄敬,原来是个守边的无名小卒,怎会变成汉高祖的重要谋士呢?
一.小卒建议迁都成功,被刘邦赐姓、授官
娄敬的历史资料记载不多,他的生卒年都不详。只知道是西汉初齐国卢(今济南长清)人,当时作为齐国的小卒,正被发往陇西执行戍边任务,在路过洛阳时,他听说初定天下的汉高祖刘邦,要把都城定在洛阳。
娄敬虽然只是一名小卒,但是十分关心国家大事,他觉得汉朝定都洛阳不妥,于是进城后,就穿着随身的羊皮袄,找到同乡的虞将军说:“我希望见到皇帝谈谈有关国家的大事。”
虞将军要给娄敬一件光鲜的衣服换上,让他朝见皇帝时显得体面些,娄敬却说:“如果我是穿着丝绸衣服来的,就穿着丝绸衣服去拜见;现在是穿着粗布短衣来的,那就穿着粗布短衣去拜见:我是决不会换衣服的。”
于是虞将军进宫把娄敬的请求报告给了刘邦。好在汉高祖比较亲民,他不仅召娄敬进宫来见,而且还赐给他饭吃。看到皇帝如此礼遇,娄敬大胆地开门见山道:“听说陛下要建都洛阳?”刘邦点头答应。
娄敬赶紧说:“千万不能建都洛阳,要建都关中。”刘邦问为什么?娄敬就说:“周朝建都洛阳,是为了让诸侯朝拜,可是当周天子衰败之后,洛阳就成了四战之地,周朝很快就亡了;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更有函谷关,即便是天下发生了大乱,陛下也能依靠函谷关保住半壁江山。”
接着娄敬给刘邦详细分析了,建都关中的各种好处、及建都洛阳的诸多弊端,刘邦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大多朝中大臣都持反对态度,刘邦就去征求第一谋臣张良的意见,张良听完之后也同意迁都关中,就这样刘邦采纳了娄敬的建议,迁都关中、定都长安。
因娄敬建言有功,刘邦赐他改姓刘,且授给他郎中官职,称号叫奉春君。娄敬也从此进入了刘邦的谋臣队伍行列。
二.力排众议劝说不打匈奴,却遭刘邦关押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韩王信叛汉,已经登上皇位的刘邦决定御驾亲征,他轻敌思想严重,竟然甩开大部队先行了。当听说匈奴在代谷活动时,经验丰富的刘邦,还是派出十多批间谍使臣,去查探敌情。可回来报告的一致结论是:匈奴人弱小,可一举歼灭。
刘邦还是不放心,他又派刘敬再去出使匈奴侦察。刘敬回来后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两国交兵,我却只看到匈奴瘦弱的牲畜、老弱的士兵,一定是匈奴人故意的。他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匈奴不能攻打。可此时的刘邦太过自信了,他觉得刘敬既没有血性,又在扰乱军心,于是,直接将其拘禁,准备等凯旋后再将他处死。
固执的刘邦率军前往平城,结果匈奴果然出奇兵把汉高祖围困在白登山上,长达七天七夜后才在陈平的奇计帮助下得以解围。刘邦回到广武县后,立即赦免了刘敬,并对他说:“我不听您的意见,因而在平城遭到围困。我已经把前面那十来批出使匈奴说匈奴可以攻打的人都斩首了。”接着赏赐刘敬食邑二千户,封为关内侯,称作建信侯。
三.主张和亲、移民关中
刘邦在白登山之围见识过匈奴的实力后,汉朝的边境又不断地被匈奴骚扰,这让他为此很是焦头烂额。就虚心的请教刘敬对策。刘敬说:“汉朝天下刚刚平定,士兵们被兵火搞得疲惫不堪,对匈奴是不能用武力制服的。冒顿杀了他的父亲自己做了君主,又把他父亲的许多姬妾作自己的妻子,他凭武力树威势,是不能用仁义道德说服的。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然而又怕陛下不能办到。”
刘邦赶紧说:“如果真可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办!只是该怎么办呢?”刘敬对刘邦说用和亲的办法,即把汉朝的公主嫁给匈奴单于,用联姻来维护汉匈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用武力和仁德都是不能让冒顿单于归顺大汉的,因此只能让他的子孙归顺大汉。
因为将公主嫁给冒顿单于,他们之间的孩子以后做了单于,就肯定不会和汉朝打仗,毕竟是亲人吗。久而久之的,匈奴自然也就归顺了大汉。而且此策能满足两者的利益:汉朝暂时不需打仗、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而匈奴又因此举可得到他们想要的中原的物品。
刘邦听后欣然同意这个办法,不过因吕后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刘邦就偷梁换柱,找了个宫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君主作妻子。同时,派遣刘敬前往与匈奴订立议和联姻盟约。刘敬圆满完成任务回来后,又向汉高祖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移民关中。
刘敬从匈奴回来,便向刘邦说“匈奴在河套的白羊、楼烦两个部落,离长安最近的只有七百里路,轻装骑兵一天一夜就可到达关中地区。关中地区刚刚经过战争还很凋敝,人丁稀少,而土地肥沃,可以大大加以充实。”
“我希望陛下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都迁移到关中居住。国内平安无事,可以防备匈奴;若所封诸侯王有什么变故,也能率领他们东进讨伐。这是加强中央权力而削弱地方势力的方略啊。”
此时的刘邦已经对刘敬是言听计从了,他说:“好得很。”并派刘敬按照他自己提出的意见把十万多的人口迁到了关中。刘敬的这条建议对当时的汉朝至少有二方面的好处:第一是充实了关中地区的人口,可防备匈奴和关东叛乱;第二是可让关东六国贵族豪强远离故土,使得其兴风作浪的土壤不复存在。
总之,原来守边的无名小卒娄敬,因为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关键时刻帮助汉高祖刘邦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做了不少有益于新建汉朝稳定、民众休养生息的好事,所以变成了汉高祖的重要谋士。当然这也得益于汉高祖的虚心纳谏,不拘一格吸纳人才。
娄敬的经历启发我们:不能职务高低、出身如何,只要一心为了国家与人民的利益,都应该敢于提出合理化建议,充分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富民强国做出贡献。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