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就像一头发疯的毛驴,对这头发疯的毛驴,我们该怎么制服它呢?”
1938年,在延安的窑洞里,毛主席微笑着问卫立煌。
就在这次会面的不久前,卫立煌在一次突围战斗中遭到日军围歼,幸亏八路军前来支援,帮助卫立煌顶住了日军的疯狂进攻,才使他化险为夷。
这使得本来就对红军心向往之的卫立煌更加感动,他钦佩八路军不畏强敌作战勇敢,同时,他也渴望与用兵如神的毛主席能有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接到去洛阳开会的通知后,卫立煌专程借道延安,一睹毛主席的风采。
在他向毛主席请教作战战术时,才发生了如上的对话。
那么,毛主席为什么将日寇比做毛驴,克敌制胜的法子又是什么呢?毛主席与这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飞鸟尽,良弓藏
如果要列举国民党最出色的将军,卫立煌首当其冲要位列五虎将之首。
卫立煌的身上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也是蒋介石所倚重的少有的非黄埔系出身的战将。
少年的卫立煌先是在安徽和县的革命军队伍中当兵,后来在学兵营中学习过一段时间,毕业之后,国内轰轰烈烈的反袁世凯起义浪潮此起彼伏。
心怀家国、渴望救人民出水深火热的卫立煌立刻就前往广州,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军。因为作战勇猛和聪敏机慧,他就被挑选到孙中山身边的卫队。
很快,他就崭露头角,从一个排长升到连长,再到营长,最后成为团长。
要知道,当年在粤军的地盘论资排辈和地域观念非常严重,作为一个外地青年,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成为团长,是非常难得的。
自此之后,他就跟着孙中山先生南征北战,曾经参加过北伐战争,镇压过广州商团叛乱和陈炯明叛乱。
在作战过程中,他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赏识,还曾送给他一张亲笔签名的照片。
虽然在孙中山先生身边的时间并不长,但他依旧被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人格所感染,也一直将三民主义牢记于胸,这已成为他日后从军的行动纲领。
在孙中山先生身边的这段时间,他也有机会与蒋介石相识。
在一场酒会上,二人同桌对饮,当年,蒋介石刚因为永丰舰救主赢得了孙中山的信任,一跃成为粤军参谋长。
而当年的卫立煌也正春风得意,此时的他,刚刚升任团长,留着那一撮标志性的小胡子的卫立煌,成为了孙中山最信任的团长之一。
他和蒋介石席间互相敬酒,这是他们的初次相识。
两年之后,蒋介石已经成为广东政府政界和军界的一匹黑马,而非黄埔系出身的卫立煌在蒋介石看来,不是值得完全信任的人。
所以一开始,卫立煌受到蒋介石的打压。
再后来,蒋介石一手炮制中山舰事件,开始将共产党人清理出去,卫立煌则在这起事件中与蒋介石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由此,蒋介石就把卫立煌部看作了自己的心腹部队。
1931年,卫立煌去了趟国外学习,一回来就赶上了蒋介石对红军发动第三次围剿,老蒋正愁无将可用,马上将卫立煌任命为第十师师长,率部东征。
学成归来的卫立煌也想要赶快立战功,一上来就冲红军主力来决战。
他率领的第十师虽然凶悍,但却敌不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的英明决策,几个回合下来,第十师就阵脚大乱。
接下来的战斗,红军因为武器简陋,战局进入了僵持状态。
在七里坪,双方爆发了鄂豫皖苏区规模最大、最残酷的一场战斗,这场战斗演化成了一场消耗战,我军怕损失更多的有生力量,于是选择了主动撤兵。
而七里坪之战也成了红军告别大别山,放弃根据地的导火线。
经此一役,卫立煌声名大噪,本来他志得意满,正做着即将上任家乡安徽省省长的美梦。
没想到蒋介石的一纸任命书几乎将他气炸了——鄂豫皖三省边区“清剿总指挥”。
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虚衔,不仅没有给他嘉奖,反而让他成了光杆司令。
冷静下来后,卫立煌长叹一口气,说:这可真称得上是“飞鸟尽,良弓藏”啊!
正所谓祸从口出,蒋介石听说后,也一怒之下免去了他的职务。
二人的矛盾从这里也就正式开始了。
之后发生的一次次事件也让卫立煌认清了蒋介石的真面目,并不再对老蒋抱有任何幻想,他曾经给蒋介石下过一句评语:“刻薄寡恩”。
足可见卫立煌是有多失望了。
对红色政权的向往
在西安事变后,卫立煌就与蒋介石彻底离心离德了。
他见识过蒋介石对部下的刻薄和翻脸无情,也见识过对待日寇的不抵抗政策,所以,当得知西安事变后,他一拍桌子,大喊了一声“痛快”!
半年之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卫立煌再次受命出征,投入了抗日战争中。
在忻口会战中,卫立煌的部队伤亡惨重,从战争开始他的眉头就没有松过,部队以每天一个团的速度消耗着,他只能怀着悲痛的心情咬牙苦撑战局。
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卫立煌等来了转机,此时八路军在敌后方活动频繁,给日军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而此时他也发现了日军的破绽,与八路军配合对日军进行南北夹击,形成了包围之势。
就当这股日军即将被吃掉时,晋南的汤恩伯却因为个人私利选择作壁上观,导致忻口反而处于日军的夹击之下。
卫立煌无奈,只能选择撤退。
这次战斗,让卫立煌认识到共产党人是实打实的在抗日,也让他认识到国民党内部派系纷争的丑陋做派。
但同时,他也收获了许多共产党朋友。
1938年一月,朱德总司令前往洛阳开会,正巧路过驻扎在临汾的卫立煌,二人顺路一起前往洛阳。
在路上,二人相谈甚欢,彼此欣赏。
见面之前,卫立煌也对这位大名鼎鼎的总司令颇有些期待,真正见面时,他不由愣住了。
只见朱老总身穿一身旧灰布棉服军装,脚蹬一双旧布鞋,真正交谈时,朱老总的深刻见解却让他钦佩不已。
谈话即将结束时,卫立煌提议向八路军引进一些人才,虽然是提议,但他心里已经早有了人选。
他看上了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的赵荣生,朱老总当即应允,赵荣生就一下变为了卫立煌的秘书。
正是这个赵荣生,使得卫立煌对共产党人的印象越来越好,也正是经过赵荣生的牵线搭桥,卫立煌才有了到陕北拜见中共领袖毛泽东的机会。
在一次前往洛阳开会的过程中,卫立煌途经延安,准备到延安拜访毛主席,要顺便向毛主席取取经,看八路军是何种作战方法才能在对日作战中屡战屡胜。
在听到卫立煌即将前来延安的消息后,中共颇为重视,甚至还专门组成了一个接待班子。
当然,有些同志也很不理解,在围剿和反围剿时期,卫立煌的手上可是沾满了不少共产党人的鲜血。
可毛主席却说,从抗日战争的大局出发,争取卫立煌这样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1938年4月17日这一天,卫立煌的车队来到了延安。
一路走来,欢呼声和敲锣打鼓声此起彼伏,卫立煌深受感动,即将见到中共领袖的激动心情,也得到了些许平复。
在延安的窑洞前,毛主席早已等待多时,卫立煌下车后,二人的手久久的握在一起。
卫立煌也终于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中共领袖的真面目,他看到,毛主席的身上总是透着一股闲庭信步的自信,扭转乾坤仿佛只在转瞬之间。
毛驴先迈哪只腿
进到屋内,二人寒暄过后,卫立煌开始正式向毛主席请教作战方针。
就在前不久,毛主席的《论持久战》正在酝酿,关于实施持久战的具体战略方针,毛主席认为,中国军队应该采取防御的、持久的和内线作战的方针。
而此前的游击战,也被毛主席列为坚决抗战的方针之一,毛主席一直反复论证游击战对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性。
所以,当卫立煌向毛主席请教时,毛主席首先就拿出了游击战的概念来向他解释。
毛主席用湖南话慢吞吞的说:“很多时候我们都把日军看作是一头发疯的毛驴。毛驴走起路来是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你知道吗?”
听到这个问题,卫立煌一时有些愣住了,毛驴走路还有先迈那条腿的说法吗?
他说,这我还真不知道。
毛主席说,你可能常在军旅中,没有经常接触过老乡种田,毛驴走路是先迈左腿的,这是我们长久观察出来的结果。
对付一头发疯的毛驴,咱们首先得通过观察摸清楚他是怎么运动的,掌握它的规律,然后再拟定战术。
对付毛驴,还不能跟它硬碰硬,如果我们集中在前边,那么就会被毛驴顶到,如果我们站在后边,又有可能被毛驴踢到。
只有一会左边一会右边,多方位出击,等到毛驴疲软无力时,就能够一击制胜了。
同样的,对付日寇,我们也采用毛驴战术,也就是使用游击战对付他们。
我们繁殖出无数个小的游击队,通过化整为零,发动民众配合野战军的运动战,最终使敌人疲于奔命。
在现在这种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势下,前线使用阵地战,后方以运动战和游击战相辅助,不断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够最大可能的消灭和牵制日军。
毛主席用形象的比喻将游击战的真谛阐释出来,卫立煌听了,茅塞顿开,深以为然。
这年七月,毛主席的著作《论持久战》正式发表,在这片闪耀着光辉的著作中,毛主席高屋建瓴的提出了中日双方的作战形式。
卫立煌拜读之后也深受启发,对毛主席更加钦佩。
卫立煌与中国共产党的缘分还不止于此,国民党在五届五中全会后公然实行“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卫立煌一直对此持反对意见。
蒋介石怕他被共产党“赤化”,所以在内战发动后就派他出国考察。
可是,国民党军队屡战屡败,蒋介石无奈之下又想到了身在国外的卫立煌。
虽然被蒋介石任命为东北剿总司令,但卫立煌一直没有出手与解放军发生冲突,蒋介石气急败坏,将他软禁起来。
直到1949年初,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引退”,卫立煌才得以出逃。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身在香港的卫立煌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激动万分,他冒着被特务发现的风险给毛主席发了一份贺电。
当然,新中国也向他张开了怀抱,终于在1955年,卫立煌从香港辗转回到大陆,在新政府他也获得了直接参与国家大事的机会,与毛主席也始终保持着友谊。
结语
历史结果已经有了证明: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功绩,在敌我强弱力量悬殊的危急形势下,游击战成为了抵抗强敌并战胜强敌的主要途径之一。
中国共产党出神入化的运用游击战,为敌后战场贡献出了巨大力量,也赢得了像卫立煌这样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的钦佩。
最终,卫立煌由一名“剿共”将领,逐渐受到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从而追求真理,直至改变自己原本的立场,将全部身心融入新中国,成为新中国的一份子。
共产党人与卫立煌这样有爱国心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也因为共同的救国爱国追求走到了一起,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卫立煌因为长期戎马奔波,回到新中国几年后就卧床不起,在他卧床时期,周总理、朱老总也常常去探望他,直至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们的领导人还不忍离去。
“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就是无敌的”,在国家危亡之际,卫立煌能够认清形势,坚决与共产党站在一起坚决阻击外敌,甚至尽自己所能优待八路军,他是中国共产党的朋友,也是中国人民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