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张学良,每个人不仅想到他无与伦比的才华,而且还想到了他对赵四的爱。世界上总是说:有一种爱叫做张学良和赵四。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之间的爱情有着美好的开端。 28岁的英俊男孩和16岁的美丽女孩在舞池见面。一曲华尔兹以后,让两个人相爱。
但其实,这个时候的张大帅早就已经有了一位妻子,她就是我们本次的主角——于凤至。
? 尽管你待我不好,但我还是做好自己
出生于1897年的于凤至在当时的时代,也可以算是"女神"级别的人物。
父亲是当时有名的商人,五岁就进入私塾读书,1913年考入并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这样的女子,假如与他人成婚,必定也都是贤妻良母,夫妻和谐。能够平平安安的过完美满的一生,可是命运多舛。
一个是军人,一个是商人,张学良的父亲与于凤至的父亲友谊深厚,并且在当年张作霖陷入麻烦之际,于凤至的父亲出手相助。张作霖欠了于家一个人情,必是需要报恩的。
偶然之见,张作霖得知朋友于文斗家中有一名千金,并且还是被称为"福禄深厚"的凤女。一是因为于文斗的商会会长身份显赫,张作霖也很想与之成为亲家。二是因为张作霖十分的自负,他相信他的儿子身为"将门虎子"与"凤女"是天作之合,婚后一定能带来好运。三是因为张作霖见到了于凤至。
尽管那时的于凤至年龄尚小,但是都可以看出今后的她必定是一个美人。并且于凤至还谈吐不凡。这就更坚定了张作霖想要把于凤至成为自家儿媳的心。
11岁的于凤至与8岁的张学良定下了娃娃亲。一向乖顺的她一直很听父母的话,她认为父母应是为她寻了一桩良配,并且从小时就被教导要做一名好妻子。
怀着对爱情的憧憬,18岁的于凤至成为了15岁张学良的妻子。于凤至本以为这是她的归属,却没想到这只是一个牢笼罢了。
张学良对于父母定下的这桩亲事很是不满,况且他学习英文,平时交了很多的外国朋友,"民主,自由"的想法早就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他厌恶这桩婚姻,就连娶了也都是不情不愿的。
于凤至看到丈夫对自己不冷不淡,心中多少也有些心寒,但是至少丈夫并没有冷言冷语,也都还是好言好语,时常唤她为大姐。
其实这只是因为张学良当初极度的不想结婚,张作霖答应张学良可以在外面找喜欢的人,但是现在必须与于凤至结婚。
之后的张作霖看到自家儿子总是在外乱混,但是于凤至从不抱怨,一直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对待下人友好,对待外人也是彬彬有礼,并且聪慧,尽职尽责。在想到自己曾经答应儿子的话,对待于凤至就更加的惭愧了。
于凤至真正的做到了尽管你待我不好,但我还是做好自己。
? 为了你,我还可以是一位杰出的事业家
1836年可以算是在于凤至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西安事件"和解,但是张学良却被蒋介石扣押。远在美国的于凤至听闻,先是发出电报求自己的好友宋子文周旋此事,随后又赶紧飞回南京,要求见蒋介石。
蒋介石不见她,她又求自己的干妈----宋美龄的母亲出面,但这都没有让蒋介石见她。
无法想象,这样一个女子,是如何在丈夫被困,儿女还在身侧的时候挺过来的。
但是这并不是最为令人惊讶的。
之后的于凤至因为身患重病,又不得不带着子女前往美国治病。
在女儿,女婿的帮助下,她与病魔做着斗争,并且开始学起这门从前从没接触过的学科——英语。
康复以后,她又开始重视起自己的生活来。丈夫还在牢中,儿女读书要钱,在美国的生活起居要钱,自己的病也都要钱。她醒悟了,此时的钱对她来说真的无比重要。
于凤至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述了她第一次走进股票交易大厅的感觉。这里有着巨大的魔力,它吸引着每一个人,但是它也很危险。你可以在这里赢得你想要的一切,但是也可以在这里输掉你所拥有的。
在于凤至无路可走的时候,她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地方。她告诉自己,别人都可以在这个地方成为百万富翁,为什么我不能。而父亲的话也常常回响在耳边:"我的女儿要是以后经商,肯定是一个好把手。"
对于生活的被逼无奈,于凤至走上了经商之路。或许是有着对丈夫的思恋,也或许是因为她的聪慧,有着父母给予她血液中的经商才能。于凤至赢了,在与生活的这一场场博弈中,于凤至赢了。
这样优秀的于凤至,真真正正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我可以为你成为东北第一夫人,也可以为你成为一位杰出的事业家。
尽管于凤至如此优秀,为了张学良付出了这么多,但是这都还是于凤至的单相思。张学良的心思,从始至终似乎就从来没有停留在于凤至的身上过。
1964年,93岁的于凤至因为突发的心脏病,病逝在美国洛杉矶的豪宅中。张学良虽与于凤至没有很多感情,但是毕竟夫妻一场,于凤至还为他付出了这么多,听闻大姐去世,他带着赵四赶忙飞到美国。
结果留下的只有一方矮矮的坟墓,墓碑上还刻着这么四个字"张于凤至"。张学良瞬间就泪目了,这样深情的女子,又能有几个呢?
死前的于凤至想要再见张学良一面,死后的她想要与张学良合葬,但这些愿望也都没有实现。后来张学良死后,还是选择了和赵一荻合葬在一起。
但她为爱不负一切,可以是贤妻良母,也可以是披上盔甲的战士,这样高大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