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第四版像只挂了一天
创始人
2025-08-17 02:03:50
0

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一直受到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

人们从毛主席高瞻远瞩的目光中,看到新中国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从主席春天般的笑容中,感受到新中国的新气象。

他老人家慈祥地望着大家,看着新中国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着,看着幸福的中国人民美满地生活着。

其实,关于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的选用情况,经历了很多曲折的尝试,尤其是第四版的主席画像,在1950年挂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天,许多市民提出了质疑。

这一版的主席画像,因为种种原因,只挂了一天就撤下了。

那么,天安门城楼毛主席像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一、为什么要挂画像而不是照片?

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何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不是照片而是画像呢?原版照片不是更加真实,更加生动吗?”

这个问题就要从照片与画像的区别说起了。

照片虽然更真实,但摄影本身存有许多缺陷。

1977年,担任毛主席画像工作的葛小光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毛主席画像参考的原版照片中,主席为国为民操劳,会带有一些倦意和衰老的精神面貌,这就需要调动艺术手法,淡化这种表现。”

所以在技术高超的画家们的创造下,我们看到了更加神采飞扬,熠熠生辉的主席形象,这就是老百姓说的“把人物画活了”!

此外,摄影还有一些受限的问题,比如它受时间、光源和角度等因素影响,往往很难准确无误地表达出人们的全部情感,最多只能修修补补。

这时,需要画家们在照片的临摹下,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化。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相片不方便长期保存,尤其是经过风吹日晒后,照片的效果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画像是一年一更换的,这就大大弥补了照片的局限,画家们也会注意,每一年换下来的主席画像和新挂上去的,不能出现太大的差异,因此,在制作时就要特别考究,着色太浓或者太淡都不行。

二、建国初期的毛主席画像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宽4.6米,高6米,足足有两层楼那么高。自1949年挂在天安门城楼,一挂就是70多年,它已成为天安门的重要标志。

也许很多人认为,挂在天安门城楼的第一版主席画像是在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那天,其实早在1949年2月,为庆祝北平和平解放,毛主席画像已经被第一次挂在了天安门城楼。

5个月后,人们为庆祝“七七抗战12周年”,天安门城楼正中央悬挂出一颗闪闪红心,红心的一左一右分别是朱德画像和毛主席画像。直至同年10月1日,毛主席开始成为天安门城楼上唯一的角色。

开国大典的那幅主席巨幅画像的创作,也颇有一段故事。

新中国成立前,开国典礼筹备会商定,要在开国大典那天,在天安门城楼上挂一幅巨大的毛主席画像,当大家都在为这一画像绞尽脑汁的时候,周总理想到了一个人。

周总理曾在一次会议的文件中偶然看到了毛主席的一幅画像:头戴八角帽的毛主席,身着粗呢子衣服,微笑地仰望远方,给人一种很强烈的亲和力。

这幅画像出自画家周令钊之手。

于是筹委会找到了周令钊,并将这一重要的任务交给了他。

周令钊接受这一重要任务后,既紧张又兴奋,每天不分昼夜地反复研究主席的原版照片,并不断将自己的画与照片一遍又一遍作对比,力争用自己最大的努力还原主席的伟人形象。

周令钊没有白白辛苦,当这幅主席画像完成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时,让大家眼前一亮,画像逼真生动,又不失领袖的威严和魅力。

这时,聂荣臻发现了一个问题:依照原版的照片,主席的衣服领口是开着的,因此画像中也是如此。

聂荣臻马上叮嘱周令钊:“老周啊,为了在开国大典那天,体现出主席严肃高大的领袖形象,画像上主席的风纪扣一定要扣上。”

周令钊听完聂荣臻的建议,连连表示自己没有考虑到这一点,马上修改。

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又一个难题来了。

1949年10月1日凌晨,周总理在对天安门的装饰工作做最后的检查时发现,毛主席画像的下沿有一行黑体字“为人民服务”。

面对这个没有必要的“配图说明”,周总理马上通知周令钊修改。

此时,距离开国大典只有几个小时了,要想将这幅巨型画框摘下来处理,已经不可能了。

聪明的画师们集体研究了一下,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只见他们爬上脚手架,用灰蓝色颜料将画像下边的白边和黑体字全都涂上了中山装的颜色。又在延伸的画像部分加了一个扣子,这样远远望过去,毫无破绽,非常完美。

这张画像就是开国大典以来,天安门城楼上悬挂的第一幅毛主席画像,新中国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三、毛主席画像的变迁历程

按照规定,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每年国庆节前都要更换一次,至今已更换了数版。

期间,中央也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及时调整方案。

比如之前毛主席头戴八角帽的画像,很多群众反映,八角帽遮住了主席很大一部分面容,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主席的风采,于是中央决定换掉那张画像。

1950年,为了庆祝建国一周年,中央决定第四次更新毛主席的画像。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北京市人民美术工作室的辛莽。

曾经担任延安鲁艺美术教员的辛莽,挑选了一张主席的半侧面照片作为临摹原版。

这张照片中,毛主席没有戴帽子,目光看向前方,好像在思考问题。辛莽认为,这张照片很好地体现了毛主席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形象。

可是当1950年10月1日,人们看到这张新版的主席画像时,又有了新的疑问:“毛主席新画像怎么只有一只耳朵?而且主席的左眼珠朝前上方看,有些‘目无群众’的感觉,缺少了一点亲和力。”

面对第四版毛主席画像的这些意见,几位画家又开始了第五个版本的画像研究。

这一次绘制的摹版,是以新华社向社会公布的主席正面照为样本。

照片中,主席面带微笑,和蔼可亲,目光看向前方,英姿飒爽,颇具领袖风采。

1952年至1967年,由画家张振仕主笔绘制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头像,他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1967年至1977年,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画家王国栋,他绘制主席画像长达12年,所画的毛主席头像虽然是油画,但很有中华民族特色,深得百姓的喜爱。

1977年后,由王国栋的徒弟葛小光承担起绘制主席头像的重任。

当时葛小光虽然只有24岁,但他十分擅长画人物的神态,画出的人物立体逼真,炯炯有神。

葛小光说:“创作一幅画,一般需要两个星期,而且都要在每年的7、8月份,因为这个时候的光源是最好的。”

于是从每年的7月份开始,葛小光都会在室外支起一个大铁硼,高十几米,长宽十几米,然后一头钻进里面,一画就是两个月。

期间,他要反复观察原版照片,还要不断把画像和原版照片作对比,同时,不能忽略光源、温度和湿度等影响,直至画作达到自己的要求为止。

当人们在天安门城楼上看到生动的毛主席画像,频频赞许的时候,就是对这些画家最好的肯定和赞美。

这一刻,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所有的汗水都是幸福的,人们在主席亲切的注视下,去怀念过往,去珍惜现在,去向往未来。

人们幸福地在国旗下开怀地笑着!生活着!憧憬着!

关于毛主席画像,还要提到那些年主席画像的材料更新问题。

1994年以前,毛主席画像板是由21块五合板和铝板制成的,但这种材质很容易变形和翘角,从而影响画像的整体效果。

于是1994年以后,毛主席画像板更改为整体一块板,并采用了平面玻璃钢材质,弥补了之前的不足,使画像更加逼真和立体,这一改进也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

还有一点一定要说一下,毛主席画像是油画,而油画最早流行于欧洲,所以油画颜料的生产也主要产自欧洲。

为保证主席画像的效果,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画家也都使用来自欧洲的进口颜料。

所有主笔毛主席画像的画家一直以来都有个遗憾,那就是:什么时候可以使用我们国家自己的颜料绘制主席画像?

我国的油画颜料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马利”是我国油画颜料最早的生产企业之一,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锤炼,但与欧洲先进的油画颜料技术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马利公司经过多年努力,终于,一个个高端科研产品诞生了。

1999年,当画家葛小光拿到马利公司精心准备的高级油画颜料时,心情无比激动,这一刻,他已经等了很多年了。同年,首次采用国产颜料绘制的毛主席画像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画家们多年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从此以后,我们可以使用自己国家的油画颜料绘画毛主席头像了!

每一次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画像的更新,都是画家们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结果,也是人们一直以来对领袖的怀念和瞻仰。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历史,那是我们前行的力量!

人们也永远不会忘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巨大代价的英雄!

当然,人们更不会忘记,人民领袖毛主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焦作万方招标结果:202508... 证券之星消息,根据天眼查APP-财产线索数据整理,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8月13日发布《20250...
西雅图发生一起珠宝抢劫案,劫匪... 当地时间14日,美国西雅图发生一起珠宝抢劫案,劫匪抢走价值200万美元的珠宝、钻石和名表。 据美联社...
范曾女儿发文称与父亲失去联系 8月16日,书画家范曾的女儿范晓蕙在微博中发出《关于网传家父范曾搬离家宅,不知所踪的声明》。 她称从...
英超开门红+梅开二度!哈兰德社... 直播吧8月17日讯 在曼城4-0击败狼队取得英超开门红后,哈兰德更新了社交媒体。 哈兰德在社交媒体上...
佩通坦将迎来大结局?泰军打破停... 随着时间的流逝,佩通坦能否保住总理的宝座,成为了全泰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泰国军方推翻了停火承...
18日凌晨亚洲杯决赛对阵澳大利... 北京时间8月18日00:00 2025男篮亚洲杯决赛 将在中国队与澳大利亚队之间展开 8月16日 ...
原创 最...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一百九十七个国家,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之中,每个国家的首都都是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因为...
原创 项... “生当亦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只用了短短两句话,就道出了项羽的一世英名,这位西楚霸王有过太多的传...
原创 历... 前言 自古以来,我们一直相信世间万物都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在近代史中,最典型的相生相克的例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