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因酒“得罪”人,周恩来居中调解,许世友为感谢要给总理打只豹子
创始人
2025-08-17 01:33:09
0

与许世友将军喝酒,最难应付。将军海量又强词夺理。每次宴会,必先自己满饮一杯。劝酒时,三句话就让宾客情不自禁地喝酒,第一句是‘你怕老婆’。你要解释说身体不好,医生不让喝。他马上说第二句:‘你怕死!’怕老婆不光荣,怕死更不光彩,不喝也得喝,一旦你喝了第一杯,他就会说出第三句劝酒令:‘你明明会喝,弄虚作假,罚酒三杯!’连喝带罚,连罚带喝,没有不醉的!

这是南京军区原党办秘书王宣的原话。

许世友将军善饮且酒风彪悍,往往饮酒过后战力更强,这在红军时期就已经名冠全军了。红军时期,团以上首长都有挑夫。其他首长的挑夫一般都是一头挑行李一头挑书包。许世友的挑夫,担子两头挑的常常都是酒。他身边还有一个姓宋的通信员,专门为他背酒。

当年,红四方面军,红四方面军曾发布过《戒酒令》,唯独许世友将军例外,行军、打仗,豪饮不误。这惹得很多将领不服,纷纷找首长抱怨:“许世友能喝酒,我们为什么不行?

总部领导也很直接,反诘道:“你有许世友那样的海量与胆量吗?”

确实,论酒量与敢舍命的胆量,很多将领自叹不如,许世友在红四方面任军长时,每逢打了胜仗时,他便要开庆功宴,把战绩显著的师长、团长们叫来"小聚”。

入座后,每人先端起一大碗高粱酒,许世友二话不说,端起了就先干为敬,照他的规矩,每人空腹先喝完面前的酒,谁喝不干净不准吃菜。接下来各人随意,一碗一碗地相互“干碗”,一顿饭下来,他能喝七八碗,依旧面不改色。

至于胆量,许世友也是勇冠全军,在历次大战,难战前,他七次报名参加敢死队,两次担任敢死队队长,与战士们共饮壮行酒。

对此毛主席这样评价这位要酒不要命的爱将:“许世友就是一员虎将,七次当过敢死队队长……”

许世友这位传奇式的将军,因为酒留下许多佳话,同时也因为酒“得罪”了不少人。

许世友喝酒往往带有很强烈的感情色彩,他常常“以酒识人”把能不能喝酒看作这个人老不老实。

许世友的老战友、老同事很多,他又生性好客,只要有人来看望他,他都热情款待,而且无酒不成席。

解放后,在南京军区,许世友将军经常宴请战友,有时候战友不想喝,他便用上文提到了“三句劝酒词”劝酒,酒量小的人往往难以拒绝,常常被劝得酩酊大醉。

更让人头疼的是,将军还在宴会桌上设了一个卫兵,叫做“监酒”,不仅监视谁耍滑,还负责执行具体的罚酒任务;即使是与许司令同级别的上将也难逃一罚。

将军彪悍的酒风自然让一些吃了“苦头”的将军们发牢骚,很快,周恩来总理也知道了。

周恩来总理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对待虎将许世友,要让他感同身受才行。

于是,趁着许世友来北京的机会,周恩来提出请他喝酒。许世友喜欢结交酒友,又一直听说总理善饮,只是从没见过总理喝酒。

如今得到自己尊敬的人物的邀请,真有些“受宠若惊”,许世友将军搓着两只大手,直说下次要给总理打只豹子做礼物。

许世友将军这么激动也不奇怪,一来是因为他最为尊敬毛主席和周总理,二来则是因为周恩来总理饮酒非常克制,极少与领导人同饮,多数都是在外事场合,如今自己敬重的总理邀请同饮怎能不激动呢!

在这里,可能有许多不了解周恩来总理的人,不知道周总理会饮酒,这很正常。大多数人很难把总理一副儒雅的形象与善饮的豪侠联系在一起,

就连邓大姐也是在她与总理的婚礼上才知道丈夫能喝酒的,邓大姐后来对周恩来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件事,笑着摇摇头感叹说:

“从那天起,我才知道总理能喝酒;也就是从那天起我就开始反对他喝酒。可是没办法,几十年了,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的酒一直没少喝.”

那是1925年8月初,周恩来与邓颖超这对革命情侣,喜结良缘。战争年代,一切从简,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只是和几个亲密同志聚在一起喝酒同乐。

人逢喜事精神爽。当时的气氛热烈而祥和,周恩来情绪极好,对于同志的敬酒,来者不拒,以至于喝醉了,不过精神却更加亢奋,谈吐正浓,和密友一直谈到深夜。

当大家要告辞的时候,周恩来却拦住蔡畅大姐要继续说话,邓颖超怎么也拉不住他。

新婚之夜大醉,又不让蔡大姐走,这不能不算失态,从此以后邓大姐便特别关注周恩来的饮酒状况。

其实,周恩来新婚醉酒是因为过于兴奋,没有自我限制,在平日里,他的酒量也是数一数二的,这也算是家族遗传吧。

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一生有两大爱好,一是下棋,二是喝酒。日常生活中,哪怕没有下酒菜,他也喜欢端几盅,在重庆曾家岩50号时,天天中午都要喝点酒,而且只有一点点素菜下酒。

周恩来受父亲影响,青少年时代就喜欢饮酒,1919年周恩来从日本回国时,同学兼好友的张鸿皓摆酒为他饯行,餐毕,酒兴正浓的周恩来挥笔题写了那首当年东渡日本时写作的《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重庆挡酒

善饮,在生活上不加克制会伤身,在政治上使用得当会添彩,周恩来便因合理使用酒量在外事上留下了一段佳话。

1945年秋天,毛泽东赴重庆谈判,蒋介石在林园官邸举行宴会迎接,这也意味着连绵不断的宴请开始了。每次宴会,人们都拥上来,争着向毛泽东敬酒。

毛泽东喝酒不行,便打趣地说,愿和任何人比吃辣子。因此,在众多应酬场合,周恩来总是与毛泽东形影不离,紧随而坐。

每次谈话时,他退后半个身子让毛泽东为先,敬酒时,自己抢出身位挡在前:“毛主席酒量有限,我来代劳...”为毛泽东挡下一轮又一轮的“攻势”。

在这重庆谈判的43天里,大小的宴会达到了十多场,周恩来挡下的酒少说也有百杯之多,

当混迹其中的军统老手还想取巧耍滑时,周恩来与之对饮6杯威服全场,便再没有人敢出来对饮了。

酒后,周恩来还需要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通宵达旦地开会,听报告,导致他严重睡眠不足,体质明显下降,周恩来的秘书心疼地小声问:“周副主席,你怎么一杯也不让主席喝?他只要喝半杯你就可以少喝三四杯啊。”

“我怕酒里有人做手脚,放毒…”身在重庆,一切都要谨慎!

莫斯科醉酒

周恩来酒量好,却不嗜酒,在重大场合很克制,不过,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

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首次参加的国际会议,总理兼外长的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该会,身负重任,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这一特殊使命。这与他先期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是分不开的。

就在会议的准备期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醉酒事情。

在日内瓦会议开始的前一个月,4月1日,周恩来率领代表团先行到莫斯科,举行圆桌会议进行必要的协商。

就在会谈结束,代表团准备回国的前一晚,赫鲁晓夫设宴招待周恩来,宴会气氛热烈,中苏友谊亲密无间,无需更多的注意,主人客人完全融为一体,苏联人之间也互相干杯,多数人都离开了席位,互相转着敬酒、聊天,谈着各自感兴趣的话题。赫鲁晓夫也协一众将军不停地来向周恩来劝酒。

可能是明知自己酒量不错和“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缘故吧,周恩来饮酒不觉有些过量,况且多日疲劳过度,加之赫鲁晓夫等人同周恩来拥抱、旋转,肝脏有病而不宜喝酒地周恩来呕吐起来。

这下吓坏了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等人,一时失神,弄得手足无措,等把周恩来抱上车后,苏联方面的将军不停地道歉说:“这是我们的过错,没有照顾好你,我们感到内疚!这是我们应当汲取的一次教训,一切责任在我们。”

当回到当时居住地奥斯特洛夫斯卡亚街8号公寓,周恩来已经停止了呕吐,但依然昏昏沉沉的。

张闻天等让总理喝了几口浓茶,并扶他上床安睡。同时,请来了皇宫医院的一位老名医给诊断、医治。医生检查后说,周恩来的肝脏可能受过亏损、得过病,所以经不起酒精的刺激。现在应该使他安静地休息,吃些药就会慢慢好起来。

直到第二天早上,周恩来醒过来却对昨天的醉酒没有了印象,还是在俄语翻译师哲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事态。周恩来对自己的作为很愧疚。

师哲很合时宜地安慰周总理说:“在外表上看不出来,因为言语、表现都很正常,甚至看不出有多少醉意。否则,早请你回寓所了。”

回国后周恩来向毛泽东主席、党中央汇报了莫斯科会谈的情况。汇报结束后,又专门向毛泽东作了个别汇报:

“主席,这次我还犯了个错误,要向你检讨呢。”

什么错误?

我在宴会上喝多了.

比重庆喝得多?

吐了。回来的日期也推迟了一天。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喝吐了,丢了丑,这是我的错误,我向主席,向中央检讨。

“哈哈,”毛泽东笑出了声,轻描淡写地把手一挥,“喝酒的人喝醉了,这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丢丑。要是换成我,我不跟他们对酒,我跟他们比吃辣子,以己之长,攻彼之短嘛。”

与志愿军拼酒

周恩来因喜醉酒的事,在国内也发生过一次,那是1958年的秋天,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官兵在司令员杨勇上将和政委王平上将的率领下撤出朝鲜,胜利归来。

当年扬言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回家过圣诞”的美军将官被打回了家,号称“要把共产党中国扼杀在摇篮里”的美军战争狂人也被打怕,中国志愿军历经3年浴血奋战,凯旋而归,周恩来满心喜悦,在北京饭店设宴欢迎志愿军总部的同志们。

周恩来的卫士长成元功回忆当天的场景说:“连给志愿军战士炒面,总理都曾亲自动手,既为了体会,也是奉献他的爱心。如今,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了,周恩来高兴坏了。”

确实,那天他很激动,很兴奋,当秘书把特意斟好的“酒”端上来时,周恩来就大声吩咐:“今天我很高兴,要动真格的。给我换酒。”他斟一杯茅台,“揭发”秘书说:“你们那个自产的我不喝了,我喝贵州茅台!”

志愿军官兵兴奋不已,热烈鼓掌。杨勇、王平等善饮的将领更是兴致高,一个个跃跃欲试。这一喝,喝的秘书们和服务小姐一个个心惊肉跳。只见周恩来频频祝酒、干杯,来者不拒,和每一位代表都碰了杯。

酒喝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秘书们记不清周恩来喝了多少杯茅台,只见他的话越来越多,脸越来越红,人也越来越兴奋,终于脚步有些不稳。秘书们扶住他,悄声提醒志愿军代表:“喝不少了,该结束了,跳舞吧。”

两场舞蹈下来,周恩来依然彬彬有礼,只是下场坐下后,醉意上涌,目光开始变得朦胧,眼皮渐渐垂下,身体一点一点地歪倒,终于躺倒在椅子上。大家立即连椅子带人一道抬进了休息室。

这种醉酒是带着巨大的喜悦而醉的,纵观周恩来的一生,这种喜醉的场景也为数不多,这一方面是因为周恩来事务繁重,在饮酒方面十分的克制,这二是外交部有过规定:在各种外交场合,我外交官饮酒不得超过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

酒桌劝诫许世友

也正是因此,许世友鲜有机会与周恩来同饮,才会表现出受邀后的激动心情,直说要给总理打只豹子做礼物。

在宴会上,周恩来没有直接劝诫许世友,而是换了一种方式,让他亲身感受被“监酒”的滋味。

宴会开始,周恩来拉家常般地与许世友将军聊天,随后巧施激将法,故意对他说:“许司令是老实人,我听人说,就是喝酒不老实,喜欢吹牛。”

许世友一向以自己酒量大而骄傲,听总理这么一说,激动地表示要和总理比比,如果输了就给总理磕三个响头!

“好,看你吹不吹牛。”周恩来亲自给许世友斟酒。

许世友豪气十足,不要总理斟酒,直接拿了一瓶酒开始自饮。

过程中,许世友急着证明自己,开始大口痛饮,而周恩来慢条斯理,步步为营。

本以为周总理跟不上自己节奏,许世友正想开口喝酒时,却发现总理的酒瓶也空了。

到这里,许世友才真正感受到对方的酒量之大,好像在面对大海,深浅莫测。

不过,许世友将军天性率真,不肯服输,两个小时后,终于干掉了第二瓶,此时他不再喊酒,只是摇晃着身子看周恩来。周恩来不说什么,将酒瓶朝酒杯垂直起来-一一那瓶子早空了。

许世友将军也想不到,平日里文质彬彬的周总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酒量。

“许司令,你要哪瓶?”

许世友没有回答,眼神迷离地强颜欢笑,然而粗壮的身体却不由自主地仰靠着椅子往下滑,往下溜。他想坐起来,可心有余力不足,不挣扎还好,一挣扎滑落更快,一下子滑到了桌子底下。

周恩来不失时机地用以往许世友的劝酒词说道:“许司令,起来,站起来。当兵的,活着干,死了算,砍掉脑袋不过碗大个疤。英雄喝酒,狗熊喝水,我请你喝酒你连面子也不给?太不仗义了吧……”

听着这些自己以往劝酒的常用语,被周恩来一一搬出,许世友却给不了面子了,他直臊地认输,要给总理磕头。

周恩来赶快扶起他,进入主题,柔声劝说:“以后喝酒可不能强人所难了,也不能身后占个监酒的,朋友之间喝酒是为了高兴嘛!”

如今,曾经披坚执锐的将军们不比往昔了,人过50,身体素质下降,在乱喝是要闹出事的,经过周总理这一顿宴席,许世友将军也明白了总理的苦心,保证今后喝酒不超过6杯,这个约定许世友一直遵守在心。

到了1972年5月11日,医生在例行的保健检查中,从周恩来的尿样里化验出三四个红血球,5天后,第二次化验结果出来了,从尿里查出了癌细胞。5月18日,医生确诊为膀胱癌。从此,总理就戒了酒。

不过,1974年12月26日,毛泽东81岁生日那天,总理禁不住兴奋与激动,为毛泽东庆祝生日,在饭桌上,他在戒酒二年零七个月后破例一口干掉了一杯茅台。这是秘书们所知道的周恩来饮的最后一杯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范瑞婷:方舟远去 遗泽后昆 人物名片 范瑞婷,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记忆规划协调组副组长,《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访谈...
万里山河路丨在这里,我们竟然找...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法兴寺内宋代彩塑。 海报新闻记者 赵鹏程 山西长治报道 作者:冯宗本。这是一个普通...
原创 张... 综述 作为近代爱国名将,张学良的一生跌宕起伏,身为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被重点培养,作为蒋介石...
原创 5... “感谢,太感谢您了首长!我一定做出成绩,报答您的救命之恩!” 这个男人一下跪倒在陈赓面前,一把鼻涕一...
原创 道... 道光皇帝才是清朝灭亡的真凶,曾先后两次犯了决策性错误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清朝的衰落犹如一场缓慢...
原创 隋... 隋炀帝墓中,出土一“土疙瘩”,专家研究863天后惊艳众人 导语:中国文化深厚,对于很多人来说,历史距...
山洞古墓挖出秦简,陈胜吴广真实... 我们自幼在课本中获得这样一个知识点:两千多年前的秦王朝大修长城、苛捐杂税、民不聊生,天下苦秦已久,陈...
原创 回... 1949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自然灾害和常年征战,朝鲜境内兵力严重不足,仅剩的5个师缺乏作战经验,不...
原创 陈... 1995年年底,粟裕机要秘书徐玉田在阅读完陈士榘回忆录中的序文部分后,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徐玉田带着...
东西问|马麟:历经六百载,南京... 中新社南京12月18日电 题:历经六百载,南京明城墙何以联通东西? ——专访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