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大家介绍:春秋时期的楚国国君-楚文王熊赀(zī )。主要是讲述有关他的几个小故事,来发现他性格中的闪光点,及其为楚国所做的贡献。
下面就请读者仔细聆听。
一.敢于推翻前人结论,让“和氏璧”浮出水面
关于“和氏璧”的故事,大家应该有所耳闻,真正让“和氏璧”浮出水面的正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楚文王熊赀。详细情况是这样的:
楚国人卞和在楚山中砍柴时,偶然发现了一块璞玉(蕴藏有玉之石,或未琢之玉),就把它献给了当时的楚厉王。厉王找来鉴宝专家,这位伪专家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假的!这只是块石头而已”。楚厉王十分愤怒:“卞和你小子在忽悠我!”接着就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卞和不死心,又捧着那块璞玉,把它进献给楚武王。谁知又在一位愚蠢鉴宝专家的认定下,得到了“假玉石、真石头”的结论,所以楚武王就气愤地命人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了,楚文王登上了君位,卞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延续哭了三天三夜,连眼泪都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楚文王听说了这件事,便派人去询问:“世间失去双脚的人有很多,你为何如此悲伤呢?”卞和说:“我并不是因为被砍去脚而哭泣,我心中悲伤,如此珍贵的宝玉,却被人称作是石头;这么诚实的人,却被人看成是骗子,而这些,才是我悲伤的真正原因啊”。
楚文王并没有像前辈们那样简单粗暴地处理此事,他为了查实卞和说话的真假,就派工匠去雕琢那块石头,果然从这块石头中得到珍贵的宝玉。为了纪念卞和,于是楚文王就把宝玉命名为“和氏之璧”。
这个“卞和献玉”的故事,揭示出了楚文王性格中闪光的一面。那就是—敢于推翻前人的结论去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平反,他对百姓的遭遇感到痛心,最终又能以“礼”安人,具备这种能力与气魄的君主,自然是能成大事的。
二.君王犯错误后,甘受大臣处罚
楚文王的父亲楚武王攻打申国的时候,带回了一位俘虏的人才。他的名字叫葆申。葆申来到楚国后,很受楚武王的重视,并安排他成为楚国嫡子的老师。这位嫡子也就是后来的楚文王。
楚文王刚即位时,曾经得到了一只宠物狗,又得了一把好弓箭,于是,就用它们到云梦泽去打猎,且连续三个月不回来;他后来还得了一个美女,就纵情女色,甚至整整一年都不上朝听政。
楚文王的老师葆申实在看不下去了,就严厉地对文王说:“今王得茹黄之狗,宛路之矰,畋三月不反;得丹之姬,淫,期年不听朝。王之罪当笞。”即:您这样做是犯罪,应该施以鞭刑。
楚文王向老师请求看在自己是国王的面子上,换一种刑罚,不要鞭打他。葆申坚定地说:“王之罪当笞,臣宁抵罪于王,毋抵罪于先王。”就是你爸安排我教育你、引导你、辅佐你,那我如果不打你,就对不起你爸。因此,必须要打你。
楚文王眼见葆申如此坚决,而且也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于是也就主动跪伏于地,“结果葆申只是拿起荆条,象征性的在楚文王的背上打了打,就说“大王起身吧!”
而楚文王认为葆申象征性的动作不能体现自己的错误,就对葆申说:“有笞之名一也。”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葆申你别假打,要打我就真的打。这样才能让我真正认识到错误。
葆申却说:“我听说,对于君子,要使他心里感到羞耻,对于小人,要让他皮肉觉得疼痛。如果让他感到羞耻仍不能改正,那么让他觉得疼痛又有什么用处?”说完,他快步离开朝廷,自行流放到澡渊边上,请求楚文王治自己死罪。
此时的楚文王已经清醒了,他说;“这是我的过错,葆申有什么罪?”于是从此改弦更张,他召回葆申,杀死茹黄之狗,折断宛路之箭,打发走美女,将所有的心思全部放在勤政爱民,励精图治上,结果在数年时间,兼并39个国家,扩大了楚国的疆土,使楚国日益强盛起来。
三.善用人才、励精图治,变成南方大国
拥有上述性格闪光点的楚文王,在执政期间还善于识人、用人,他励精图治,为楚国强盛、逐渐变成南方大国做出了杰出贡献。
如楚文王大胆地任命申国俘虏彭仲爽为令尹(执掌军政大权的要职)。敢于将一国朝政交给一个外国俘虏,充分显示了他的气魄。由于楚文王有相当长时间都亲自率部在外面南征北战,所以家里的事情被一班他亲自选拔的文臣们治理得井井有条,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楚文王即位后采取的第一大战略行动就是把都城定在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迁都后立即实施北进。楚文王的定都郢与北进,为后来楚国北上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楚文王让楚国成为中国最早创立县制的诸侯国家。他将被楚国灭亡的国家设立为县,并变成楚国的北疆门户,悬于楚国门之外的边防要塞和楚国挥师北进中原的桥头堡。
正由于楚国重视县制的建设,成功地实现了中央的统一与集权,使得楚国不仅统一了南国山河,成为了融合东夷、南越、百濮、三苗等数十个部族的的泱泱南方大国,而且没有出现象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分裂局面。这为华夏后来的大一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听了春秋时期楚国国君-楚文王熊赀的几个小故事后,发现了他性格中的闪光点:敢于推翻前人的结论去为一个普通的百姓平反;善于识别与使用人才,励精图治为楚国的强盛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学习他勇于打破陈规陋习、不拘一格降人才,积极为国家的发展与壮大贡献力量的良好品德,为祖国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安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