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信被杀后,萧何冷眼看着他的尸体,说了4个字,被人诟病千年!
创始人
2025-08-16 22:33:11
0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韩信,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当他的尸体躺在冰冷的地上时,曾经的好友萧何冷眼相望,吐出了四个字:"国贼已除。"

这四个字,不仅割断了韩信的生命,也割裂了千年来人们对萧何的评价。

究竟是什么样的恩怨情仇,让这两个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走到了这般地步?让

说起韩信,不得不提他年轻时的窘境。这位后来的军事天才,年轻时可谓是个十足的"无业游民"。没有正经工作,整天游手好闲,靠着四处蹭饭混日子。

但这小子也真有意思,吃着别人的饭,还不忘高谈阔论,说自己将来要干一番大事业。这种行为,放在现在,怕是要被人当成"吃软饭的"给轰出去。

韩信年轻时的遭遇,堪称是个励志故事的反面教材。有一次,他碰上了一个脾气火爆的屠夫。

这屠夫看不惯韩信整天吹牛皮,就对他说:"你不是自诩有大志吗?有本事就从我胯下钻过去!"换作是我们,肯定会觉得这是奇耻大辱,说不定还要跟人家打一架。

但韩信呢?他二话不说,真就从人家胯下钻过去了。这一幕,被后人称为"胯下之辱"。不得不说,韩信这忍耐力,绝了!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各地纷纷起义。韩信看准时机,决定大展拳脚。他先是投奔了项羽,想要一展才华。可惜啊,项羽这个人虽然武力超群,但识人之明着实欠佳。

他没看出韩信的才能,只把他当个普通小兵使唤。韩信心想:"得,这儿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又转投到了刘邦阵营。

可怜的韩信啊,刚到刘邦那儿,又碰了一鼻子灰。刘邦也没发现这是个宝贝疙瘩,只是让他看守粮草。

这下可把韩信给憋坏了,心想:"我韩信何等人也,竟然沦落到看守粮草的地步?"于是,他打算离开刘邦的军营。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的主角萧何登场了。萧何可不是一般人,他可是刘邦的左膀右臂,眼光毒辣得很。他一眼就看出韩信不是等闲之辈,连夜追了出去。

大半夜的,一个朝廷大员追着一个看守粮草的小兵跑,这场面得多滑稽。但就是这么一追,改变了韩信的命运,也埋下了日后悲剧的种子。

萧何把韩信劝了回来,还向刘邦极力推荐。刘邦这才恍然大悟,立马任命韩信为大将军。这一任命,可了不得。韩信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

什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那可是兵法教科书级别的操作。韩信这么一折腾,刘邦的势力蒸蒸日上,眼看着就要统一天下了。

人性是复杂的。韩信的才能固然让刘邦欣喜,但也埋下了猜忌的种子。有个叫蒯通的谋士,看准了这一点,就怂恿韩信向刘邦请封为齐王。

这下可好,刘邦心里的那点不安全感彻底爆发了。虽然他勉强封了韩信为齐王,但心里已经对韩信起了杀心。

刘邦统一天下后,立马开始收拾韩信。先是夺了他的兵权,又削了他的王爵,最后只给他留了个淮阴侯的虚名。

韩信这下可傻眼了,心想:"我立下这么多功劳,就换来这么个结果?"于是,他开始和另一个叫陈豨的将领密谋造反。

可惜啊,韩信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身边有个大嘴巴。他的计划被手下泄露给了吕后。吕后这个女人可不简单,她立马和萧何商量对策。两人一合计,决定除掉韩信。

这时候,萧何又登场了。他以自己的名义把韩信骗进了宫里。韩信啊,你说你怎么这么单纯呢?人家萧何可是刘邦的心腹,你就这么信了他的话?

结果可想而知,韩信一进宫就被抓了起来,还被吊在了屋檐上。最后,韩信死在了几个宫女手里,用的还是竹签这种不起眼的东西。

当韩信的尸体躺在地上时,萧何看着这位曾经的朋友,冷冷地说了四个字:"国贼已除。"这四个字,不仅宣告了韩信生命的终结,也给萧何的一生蒙上了阴影。

后人常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用来形容萧何对韩信命运的影响。

确实,如果没有萧何的举荐,韩信可能一辈子都是个默默无闻的小兵。但同样的,如果没有萧何的背叛,韩信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细细品味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韩信和萧何的关系,本质上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的。

萧何欣赏韩信的才能,韩信需要萧何的提拔。当两人的利益一致时,他们是最好的搭档。但当利益冲突出现时,这种关系就变得脆弱不堪。

萧何最后选择站在刘邦一边,或许不仅仅是出于政治考虑,更多的是出于自保。

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如果不除掉韩信,很可能下一个就轮到他自己。这就是权力游戏的残酷之处,昔日的战友可能转眼就成为你的掘墓人。

韩信年轻时忍辱负重,中年得志后又功高震主,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他的才能无可争议,但在政治智慧上,却远不如后来的司马懿。如果韩信能像司马懿那样懂得韬光养晦,也许就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光有才能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处世智慧。韩信的悲剧,某种程度上也是才华与智慧不匹配的悲剧。

"国贼已除",这四个字,是萧何对韩信的最后评价,也是他给自己行为的辩护。

在他看来,韩信已经成为了威胁国家安全的"贼"。但在后人眼中,这四个字却成了萧何背信弃义的证据。

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韩信用一生证明了自己的才能,却也用生命诠释了"功高盖主"的危险。

萧何帮助刘邦铲除了潜在的威胁,却也因此背上了千古骂名。这或许就是权力游戏的残酷之处,在这个没有对错的战场上,每个人都是输家,也都是赢家。

千百年后的我们,在评判历史人物时,不应简单地用好坏来划分。韩信有才华,但也有野心;萧何有远见,但也有私心。他们都是复杂的个体,都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挣扎求存。

也许,我们能做的,就是从他们的故事中吸取教训,思考如何在才能和智慧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成就自我和忠于他人之间寻求共赢。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电子茶农” 风靡全网,年轻人... 年轻人的 “电子采茶魂” 燃起来了! 在2025年春天,来自都市的年轻人们挤爆全国各地知名茶山后,又...
码农回村当茶农 一招让全村人点... 8月12日下午,已过立秋的杭州龙井村,暑热依然嚣张。山坡上的每一片茶园,都难逃酷暑侵袭。 4年前,王...
红茶壶漫评185|两办发文:未... 漫画/姜山河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
川陕苏维埃铜币200文 川陕苏维埃铜币200文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1932年至1935年间于四川和陕西交界的川陕革命根...
原创 雍... 雍正这个皇帝,在清史都是神秘的皇帝,很多诟病来自于他继位不正。二月河的作品雍正王朝给雍正翻了案。让观...
原创 歼... 1948年6-7月,豫东战役正在中原大地上激烈地进行。此战是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双方在中原地区进行的第一...
【侨一瞧】澳门心声:“一国两制... 中国日报网12月18日电(记者 潘一侨 于涵)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日子因为其独特的意义而被铭记。1...
原创 连... 标题:再论光武帝刘秀 在中国漫长的帝王历史中,光武帝刘秀以其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脱颖而出,成为汉朝...
原创 霍... 河西走廊位处黄河以西,祁连山以北,是一块长度约一千公里的狭长的堆积平原。在古代,这块平原水草丰美,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