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赏赐10车肉,霍去病放臭也不给士兵吃,直到灭门才看出他高明",这句话深藏玄机,让我们对这位西汉名将多了一层理解。霍去病出身卑微,却得汉武帝赏识,不仅崭露头角,更一举建立了汉朝军事的威望。他作战勇猛,连连击败匈奴,堪称当世无敌。但是,令人费解的是,在漠北之战中,汉武帝赏赐给他10车肉,他却不食而放任其臭。这种行为无疑让人费解,到底是他小心翼翼还是存了别的心思,直到卫家遭遇灭门,我们才看清了他的高明之处。当年那满腹的疑虑,如今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平民出身引人叹服
霍去病出身卑微,母亲卫少儿乃侯府女奴,他的生父更是一个无名之辈。幼年失怙,他承受着缺少父亲这一重要角色的阴霾,性格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谨小慎微的特质。然而命运往往难以捉摸,他的姨母卫子夫受宠于汉武帝,被立为皇后,霍去病借此翩翩而入皇家上流圈子。
自小便展露非凡天资的霍去病,很快就受到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看重他的骁勇善战,亲自将他纳入教导名单,视如己出。霍去病虽初时推辞不学古兵法,但凭悟性过人,在骑射等军事技能上颇有建树,让汉武帝对他寄予厚望。
汉武帝对霍去病有如儿子般的疼爱,数次慷慨封赏。然而霍去病性格谦逊,并不为所动。他清楚自己出身低微,岂敢高攀富贵,只求全心为国效命。如此谨小慎微的性情,正是他后来能够高瞻远瞩、处变不惊的根源所在。
二、少年得志立奇功
年仅十八虚岁的霍去病,便以剽姚校尉之职首次跟随舅舅卫青大将军出征,征战匈奴的漠南一带。这是汉武帝对他的极大器重,更是对他骁勇善战的认可。在这次战役中,霍去病率领八百骑兵斩获敌军千余人,杀伤单于亲族,凯旋而归,一鸣惊人。汉武帝奖其有功,加封冠军侯爵位。
旋即,汉武帝又命霍去病会同公孙敖征讨河西走廊。初春,霍去病率领一万精骑越陇西、乌盭等地,纵横六国,俘虏八千余级。复于夏季突破匈奴防线,越居延直抵祁连山,生擒酋涂王,斩获匈奴三万二百余级。这确立了霍去病在军中的声望,令匈奴阵脚大乱。
随后的漠北之战,汉武帝分派卫青、霍去病两路大军直扑匈奴腹心。霍去病麾下李将军等与左贤王军交锋,生擒将领八十三人;霍去病亲自追杀至狼居胥山,大破匈奴主力,共斩获七万四千四百四十三级,可谓砍瓜切菜,旗开得胜。这些战绩赫赫,使霍去病一跃成为当世第一将军,声名赫赫。
三、皇帝赏赐疑阵生
漠北大捷后,汉武帝对霍去病的军功无比赞赏。为了表彰霍去病战功卓著,特赐给他十车珍馐美味。当时军中给养不足,这等优厚供给无疑是皇帝对霍去病的极大器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霍去病竟将这些皇家赏赐置之不理,任其腐烂变质。
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了诸多非议。有人认为霍去病是出于骄横狂妄,认为皇赏之物是理所应当;也有人猜测他是想藉此炫耀权势,表现出对赏赐的不屑一顾;还有人质疑他是另有所图,存了什么目的。
事实上,霍去病这一做法确有高明之处。作为出身卑微的他,对于皇家厚赐心存忌惮,生怕因此而遭人猜忌和诽谗。放任赏赐腐烂,不仅表明了他对权富的淡泊,更昭示了他对汉室的忠心耿耿。在他看来,军旅生涯才是人生最大的追求,而非那些虚名浮利。
此外,霍去病还有另一层顾虑。他担心接受这样的特殊照拂,会引起其他军吏的不满和嫉妒。一味独受皇恩,反而可能导致军心涣散、团结四分。他宁可自我克制,也不愿做出有损大局的事情。由此可见,霍去病非常重视军心士气,对于军队的团结统一十分重视。
正是出于这些高瞻远瞩的考虑,霍去病才会做出如此看似荒唐的选择。他的做法虽然让人费解,却折射出他对国家和军队的高度负责任。
四、巫蛊横祸祸不祥
汉武帝驾崩后,其子刘祖谅继位,是为汉哀帝。不料江充这个小人受宦官宠信,阴谋陷害太子刘余绪,导致母子分居。江充为巩固权势,更大肆诛杀名门显贵,霍氏家族也难逃此劫。
当时大将军霍去病虽已作古,但其胞弟霍去疾官拜中郎将,是军中骨干。江充诬蔑霍去疾犯有大罪,欲将其囚禁。霍去疾奔走投靠内廷诸人寻求庇护,无一人敢伸出援手。江充遂以诽谤之词征讨卫家,卫氏几族尽遭屠戮,家破人亡。
霍去疾最终亦落入囹圄,绝食三日后惨死于狱中。其胞弟霍去病之子何曾有梦想,遭灭族之祸,在狰狞巫蛊的阴影下度过了短暂而凄惨的生命。至于霍去病在狱中是否活了下来,则无从知晓。
此乃汉武帝年间骁勇善战、赫赫有功的名将遗族,竟遭此等凌辱折磨。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抗衡腐朽统治的摧残。这一惨剧再次昭示了罪恶权贵横行无阻,草菅人命可鄙可恨。
卫家遭此灾祸,固然源于江充阴谋诡计,但若非汉武帝临终无力遏制奸佞,或许也不会走向如此下场。这也让人不禁感叹,霍去病作为功高赫赫、忠心耿耿的国家栋梁,竟难逃此等浩劫,实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啊。
五、高明之处世绝伦
纵观霍去病的一生,他虽短命二十四载,但其所树立的风范和成就,足以令后人永远景仰。
作为平民出身的他,并未为富贵权力所累,反而能够坦荡荡做人处事,这种不为虚名浮利所惑的坚韧品格,实属罕见。当年他明明可以恣意挥霍皇恩,却宁可让皇赏腐烂,以免引起军心涣散,由此可见他对于军旅至上的执着追求。
霍去病更是一个赤胆忠心的爱国之士。在国家面临外戚内患之际,他毅然挺身而出,勇斗凶残的匈奴,屡立奇功。可即便他声威日隆,仍然谨言慎行,对皇室不敢有丝毫僭越。他对汉室忠心耿耿,直至最后仍是一介布衣,殊堪钦佩。
霍去病的卓越之处,不仅在于军事才能出众,更在于气节操守高尚。他虽遭同门罹祸满门蹙火,却从未言怨色变。虽生不遇时,却始终心无旁骛为国尽忠,展现了一个真正英雄的风范。
正是凭借着这份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操守,霍去病才得以在艰难的时代中始终君子如玉、充满智慧。他一生经历沉浮、遭遇坎坷,却仍然屹立不倒,用行动昭示了做人应有的样子。这种处世哲学,已然成为后人景仰的永恒典范。
可以说,霍去病虽然不复存世,但他那种视死如归的忠勇情操、挺身而出的大无畏气概,必将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流传万世。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君子之道"的至高境界,成为闪耀光辉的民族英雄。
#深度好文计划#
上一篇: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下一篇:原创 为何李世民没有诛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