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难道对朱允炆无法驾驭藩王的事实视而不见?或许,连他自己都未曾料到,那些跟随他打天下的开国大将,若目睹
靖难之役
的惨烈,也会震惊不已。
细数靖难之役中的南军将领,每一位都是响当当的名字。
郭英,他跟随徐达、冯胜南北征战,身经百战,战绩辉煌
。耿炳文,他在战场上痛击张士诚,力挫乃尔不花,威名远播。瞿能,他的勇猛无人能敌,大破月鲁帖木儿,跨越山川,直取敌人心脏。俞通渊,他的远征成就非凡,从哈剌哈到都勺,所向披靡。顾成,他在贵州坚守二十年,平定蛮族叛乱,功勋卓著。何福,他的追击战功赫赫,平定叛乱,稳定边疆。
这些将领,构成了南军的骨架,除了朱棣和宋晟(沐春已故),几乎囊括了明朝第二代的所有顶尖战将。徐祖辉、平安在他们面前,显得稚嫩许多。
再来看南军的军队,每一支部队都是精锐中的精锐。杨文、平安率领的辽东铁骑,吴杰带领的山西边军,郭英指挥的淮西兵,瞿能父子统领的西川军,俞通渊父子率领的御前豹韬卫,陈晖、藤聚带领的甘凉铁骑,徐凯指挥的松潘军团,以及沐晟派出的云南军团,这些都是经过血战洗礼的强兵。
然而,就是这样一副看似无敌的牌面,却被朱棣以两藩之力,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灵璧之战后,名将折损,军团溃散,南京朝廷再也无力组织起能与燕军抗衡的军队。
朱棣并非韩信、项羽般的天才将领,他的胜利之路同样充满荆棘,多次在生死边缘徘徊,从北至南,每一步都走得艰难。
这一切的背后,无疑是朱允炆和那群昏庸的朝廷中枢所致。他们的无能和昏聩,让一场本应稳操胜券的战争,演变成了一场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