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在北京,毛主席最后一次见到了到访的金日成。金日成此行的目的自然是讨论政治事务,但毛主席开场白却是,“我不想谈政治。”
这种表态可能会令人猜想毛主席对金日成是否有所不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金日成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更是毛主席的挚友。回想过去,当美军侵入朝鲜时,金日成曾紧急请求毛主席的援助。尽管当时中国自身也面临困境,毛主席还是选择了伸出援手。
在邻国危难时刻不可置身事外,此举是为了邻国安全着想,也是出于战略考虑。毛主席经过三天三夜的深思熟虑,决定派兵援助朝鲜,抗击美军。这一决定不仅救助了金日成,也对朝鲜人民大有裨益。
若非中国出兵相助,如今的朝鲜可能已成为美国的殖民地。金日成对毛主席的帮助铭记于心,频繁访问中国,毛主席对此也非常重视。
从1974年至1975年,毛主席几乎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度过了近一年,他在湖北、湖南、江西和浙江等地巡视工作,同时也是在休养。得知金日成抵达北京后,毛主席特意返回与其会晤。
这显示了毛主席对中朝关系的重视和对金日成同志的尊敬。4月18日,毛主席在自己的住所中南海游泳池接见了金日成首相,邓小平也出席了会晤。
当金日成提到朝鲜目前的三项核心工作时,毛主席也分享了中国的三项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建设、台湾问题和第三世界的事务。
毛主席直截了当地提到了国际事务的核心问题,他提到南朝鲜和台湾的局势复杂,美国人占据这些地方不愿撤离。他也提到了柬埔寨和越南形势的好转。
谈及自己的健康时,毛主席像与金日成闲聊家常一样,并未隐瞒任何信息。他提到自己有“三好”和“三不好”。三好是能吃、能睡、能思考,听力尚可。
#深度好文计划#三不好则包括视力不佳——几个月后,毛主席听从医生建议进行了白内障手术,虽然手术成功但视力依然大不如前,有时需要工作人员帮他阅读报纸;腿脚不便——周总理去世后,问及是否参加追悼会时,他拍拍腿表示行动不便;以及语言能力退化,不宜多言,表达时有困难。毛主席还提到,他已经戒烟多年。
毛主席还向金日成透露,他曾巡视多个省份,差不多住了一年,因为首相将来访,他才返回北京会面。这番话让金日成颇感动。
金日成完全可以去外地拜访毛主席,但毛主席却特意回京与之见面,显示了对金日成的极高尊重。
毛主席坦承自己年事已高,年已82岁,身体状况欠佳,因此不谈政治。他指着旁边的邓小平同志,表示由邓小平与金日成讨论政治事务。
毛主席向金日成介绍邓小平时提到,邓小平是个能征善战且反对修正主义的人,虽然曾被红卫兵打压多年,但现在已无大碍,已重新得到重用。毛主席称赞邓小平在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的领导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