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足智多谋,为何不将绝学传给儿子诸葛瞻?其实原因很简单
创始人
2025-08-16 18:32:25
0

标题:智慧与血脉——诸葛亮为何不传绝学于子

在中国古代滚滚长河中,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深沉的忠诚感动了后世无数人。他不仅在世时表现出无与伦比的智慧,还留下了《出师表》《诫子书》等著作,成为治国安邦的典范。然而,这位智者却选择不将毕生绝学传授给自己的儿子诸葛瞻,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为蜀汉国家稳定和发展耗尽心力。在他的晚年,本可以选择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让儿子继承自己的智慧和政治理想。但他深知,一个八岁的孩子,即便聪慧如诸葛瞻,也难以完全吸收和理解自己多年积累的智慧和经验。

古语有云:“非常之才,必待非常之时。”诸葛亮自感年事已高,而国家正值多事之秋,需要的是即刻能够承担责任、统领军队的栋梁之材。他或许认为,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培养一个未知数的继承人,不如将心血直接传递给已经具备一定军事和领导能力的人。

姜维,这位在诸葛亮去世后依然坚持北伐的将领,深得诸葛亮的信任。诸葛亮可能看到了姜维身上的潜力和对蜀汉事业的忠诚,因此选择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以确保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延续。这种选择,无疑是出于对国家大义的考虑。

反观诸葛瞻,虽然身为名将之后,但在父亲去世后,他并未展现出足以支撑国家的军事才能。在邓艾伐蜀时,诸葛瞻率领的军队败给了魏军,自己也壮烈殉国。这或许是因为缺乏实战经验和政治磨砺,从侧面印证了诸葛亮不传绝学的决定并非没有道理。

诸葛亮的人生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他的智慧、忠诚和远见构成了这幅画的重要部分。他选择不传绝学于子,是从国家大局出发,深思熟虑的结果。历史虽不能假设,但我们可以合理推测,若诸葛瞻继承了诸葛亮的绝学,历史可能会有不同的走向。然而,诸葛亮的选择体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以国家命运为重的卓越品质。

在现代社会,我们同样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选择。诸葛亮的故事提醒我们,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智慧,它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个体与集体、传统与未来的平衡。正如古人所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真正的智慧在于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单纯地传递知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西... 1993年冬天,西安公安部门在打击交通犯罪时,意外“捕获”了两条长达两米且被人“肢解”的巨龙! 当...
原创 吕... 吕布乃是三国第一名将,自归入董卓麾下后,又得赤兔马为极品辅助,人中吕布与马中赤兔强强联手,普天之下应...
原创 海... 我们中华文明的古历史在世界都是备受推崇的,但是自从近现代以来就一直出现了许多的质疑声,这看似是一个合...
原创 何... 毛泽东亲自给他改名 1923年冬,在欧洲勤工俭学的学生陆陆续续的回到了国内,其中就有何长工,然后,何...
原创 美... 什么是国家?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回答方式。甚至,回答方式本身就在塑造着人们对不同国家的认同感。 当前一...
原创 西... 1655年在西安考古中,专家们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遗址中出土了一块墓碑,上面的铭文用了汉字和波斯...
原创 王... 在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动员会议上,初来乍到的王近山表现得非常自信,非常乐观,他向彭老总保证,第三兵团要抓...
瑞金名科|放射科:为“新”而生... 瑞金医院是中国最早拥有放射科的医院之一。1921年法国教会医生、放射学专家里察(Ri ch er A...
原创 萨... 1618年4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举行规模盛大的誓师仪式,公开宣布他对大明王朝的众多积怨,努尔哈赤将...
原创 朱... 引言: 在东亚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片土地曾让帝王们产生过不同的想法。这里山川秀美,物产丰饶,却因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