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缅甸的乱,是因为得到了本不该拥有的东西。那么韩国的悲催,则是因为丢掉了一些不该丢的东西。
如今的韩国,一边着急去中国化,一边又把汉服、李白、孔子、老子、李时珍、孙悟空等都说成他们的。
一边怀疑书本上虚构的历史,一边在网上对熊猫家的事阴阳怪气。
对于历史和文化,连韩国人自己都分不清真假。从而造就了韩国社会认知的自我矛盾、甚至精神抑郁、分裂。
渊源
商末,纣王他叔箕子带了五千人回到了自己的封地朝鲜半岛,并建立了半岛的第一个王朝叫箕子朝鲜。
秦末,一个叫卫满的燕人率领部属来到朝鲜半岛,灭了已经衰落的箕氏王朝,建立了“卫氏王朝”。
公元前107年,汉武帝派人灭了“卫氏”,并建立了“乐浪文化”。
隋炀帝曾三次征伐高句丽,最终李世民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在两国故地设置安东都护府,管辖半岛大部分土地。
明清时期,半岛一直都是中华的藩属国,定期进贡,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中华对半岛不仅保护,还帮助他们进步。
对朝鲜半岛,历史上一直当成自家的亲戚,有着不一样的情感。
明洪武前,朝鲜半岛的文字就是汉字,语言也多是中原汉话的分支,民俗受中原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的影响。
后来,“李氏朝鲜”的第四位君主,就想学秦始皇,想用统一的文字塑造文化。于是,他就让人编造了一堆偏旁部首,形成了朝鲜文字,说白了就是汉语拼音。
然而,他没学到精髓,这种文字只能表达意思,却无法形成书面用语长期保存。只有写的人知道什么意思,别人看不懂。连他们自己都嫌弃,官方仍然用汉字。
机会
过去几千年中,韩国都是中华的附庸,甚至属国,存在感太低。
然而,从二战后,尤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的经济飞速发展,超越了当时的中国。自信心极度膨胀下,觉得是摆脱中华文化、改变国运的好时机。
近代,在日本蹲过大狱的李承晚组建了海外流亡临时政府。并在金九的推荐下和美国人搭上了关系,成功建国。
李承晚多了个心眼,把汉城用朝鲜文字命名,音译过来其实还是汉城,让韩国首都成了当时韩国所有城市里唯一一个不用汉字命名的城市。
朴正熙执政时期,官方文字彻底改成了韩文,但是身份证上仍然是汉字。这时候,汉城具体叫什么,他们自己说了算,后来就有了我们知道的首尔。
至此,去中国化、打造自己的历史,成了后来历任韩国执政者的“心病”。
一场文化灾难
为了自洽,如今在韩国的教科书里,历史上的中原王朝是山寨,他们才是正统,整个亚洲都曾在他们的统治之下。
甚至,汉服、李白、孔子、老子、李时珍、孙悟空等都是他们的,连国内某些公知看不起的中医,都是他们的。
他们试图以这种1分真9分假的历史,从而影响韩国新生代的认知。
对于历史和文化,有时候连韩国人自己都分不清真假。
这就造成了如今韩国的文化割裂,从而导致韩国社会文化认知的人格割裂。
中华文化中的明理、知义、自省、努力、靠自己等精髓,韩国还没学会,反而着急划清界限。
仅凭那点山寨而虚构的历史,不足以支撑韩国民族的精神建设,这就是饮鸩止渴,慢性自杀,只能让自己的文化越来越扭曲,成为一场文化灾难。
文化,靠的是传承
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靠的不再是血统,而是对文化的认同。
中华文化的基因太强大,不是你说去就去的,毕竟是曾经的爸爸国。
小西巴倒好,一边不认同,一边又说是自己的,这不疯就是抑郁。
为了去中国化,把自己搞成人格分裂,也造就了如今网络上的那种阴阳怪气。
然而,当他们对熊猫家的事冷嘲热讽的时候,却迎来了更大的灾难。彻底陷入了军事、思想、经济的殖民,已根深蒂固。
就像一个嫌弃家贫的狗,以为找到了一个新主人就能吃好的,如今才发现,这个新主人养它只是为了吃狗肉。
#你怎样看待韩国#
??
#韩国历史揭秘#
?
#韩国历史之痛#
#韩国历史学家脑洞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