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吕小汪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很高兴分享文章给大家,本篇文章约3000字,阅读需耗时4分钟左右。
这或许是唐朝神将薜仁贵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他曾是令李世民欣喜若狂的说出“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尔”的白袍神将!
他是自大唐李靖之后冉冉升起的新一代战神,是李世民留给李治的两大镇国神器之一!
“白袍救主,征战辽东,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他一生有太多的传奇。
如果没有这一战,他在中国战争史上必是可以比拟李靖苏定方的不败神将!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五万唐军折戟雪域高原,造就了唐朝开国对外战争以来最大的惨败,生生打破了唐朝自李世民以来,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要知道,彼时的唐军,在府兵制的精兵拔擢下,靠着陌刀与明光铠的装备加持,单兵战力极为恐怖,让周边无数异族闻风丧胆!
唐太宗李世民就曾经平淡的说道
“今中国强,而夷狄弱,以中国数千之兵可敌夷狄数万!”
一汉抵五胡,灭国如儿戏,绝不是夸张之言!
可为何薛仁贵一代名将,纵横沙场数十年,败九姓铁勒,服高丽,破突厥,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曾是大唐骄傲
统帅如此虎狼之师却在雪域高原,打出近乎全军覆没的成绩?
许多人认为薛仁贵大非川战败要怪罪于副将郭待封,不听将令,轻敌冒进!
其实总体来看是唐军太过骄傲了,觉得不灭国,就算是输。
从前期唐军出师的战略目标来看
便是以逻娑为出师之名,唐高宗李治任薛仁贵为逻娑道大总管,将薛仁贵从东线战场紧急抽调,配备了五万精锐唐军!
唐朝前期的府兵之下,走的是精兵路线,举国上下只有50余万军队,25000名唐军便足以镇守安西四镇,五万级别的军队调动,已经是李治在不影响各地防务的情况下,能调动的所有有生力量!
而将其全部配备给了薛仁贵,对这一战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从战前部署来看,唐军亦是踌躇满志,大胆深入高原。
这一切迹象都表明,唐军的战略目标便是最高级别的灭国!
让吐藩主帅论钦陵感受到极大的威胁,稍有不慎,吐藩便可能是亡国的下场!
这也是吐蕃王朝建立以来最大危机,噶尔·钦陵以惊人的魄力,举国动员,抽调全国40万大军,迎战薛仁贵!
两大名将将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之上迎来巅峰对决!
这一战薛仁贵出现了哪些失误?
真的是他不如论钦陵吗?
如果这一仗让李靖,苏定方之类的顶级战神来打会怎样?
能打出唐军预想中的灭国之战吗?
初战告捷!
薛仁贵深知,吐蕃占有地利之势,又兼军势浩大,充分发挥唐军战斗力强的优势,将唐军分为两部
一部由郭待封率领负责守护辎重,粮草,自己轻骑简装要在吐蕃军队集结起来之前,率主力主动进攻,将其逐个击破,果如其所料,两军于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
吐蕃军猝不及防,大败,伤亡甚众,损失牛羊万余头。薛仁贵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
注意,此时唐军屯兵乌海,距拉萨约1600公里!
这个距离大约是骑兵十多个昼夜奔袭的长度
论钦陵反击!打出反包围
但
薛仁贵地理不熟悉,不知道吐藩入唐实际上有两条路,他只堵住了南线乌海这一条
论钦陵却依仗着高原海拔的地利优势,料定薛仁贵不敢再进攻深入,一方面,抽调西域的驻军回防,另一方面率20万主力从北线悄悄绕过薛仁贵,拿下了郭待封所在的唐军辎重。
此时论钦陵,其实是冒了一个惊天大险!
薛仁贵孤军深入,以为论钦陵一定会跟自己在乌海对峙,可论钦陵实际上是要打一个反包围
,但西域驻军调动需要时间,还需要瞒着西域的唐军。
也就是说,
此时薛仁贵前方一直到拉萨,在吐蕃西域驻军回防之前都是空虚的
,如果郭待封所部固守大非川,没有被包围歼灭,双方呈锜角之势,稳固后方。
乌海城玛多县到拉萨1600多公里,大约是一个高句丽的南北长度,对于薛仁贵带领的习惯打灭国战的唐军来说,已经算不远了,是一个可以灭国的距离!
薛仁贵的失误点!
那薛仁贵发狠心,一路长驱,便可以打穿前方,他甚至不用全军出马,只用派一支精锐骑兵千里奔袭,就食于敌就可以极大威胁到拉萨。
哪怕打不下来,也会让论钦陵进退失据。需要派遣西域的援军去回防拉萨!
而后薛仁贵本部可以与后方的阿史那道真,郭待封所部,再重新换过来反包围论钦陵,那这场灭国战就落下了尘埃。
李靖灭突厥,霍去病破匈奴王庭,苏定方当年乌海之战八千破吐藩十万,都是用的同样的方法,这战如果让他们去打,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情况
这里补充一下,我知道1600公里听起来确实还是挺夸张的
但不要觉得这很玄幻,因为历史上真的有人做到过,后世有大策凌敦多布六千骑兵万里远征翻雪山,击垮对面上万人联军,长驱入拉萨,然后把三万清兵,挡在青海上不来
同期也有苏定方破西突厥时,长驱1600公里的纪录,藏史更是记载了苏定方马踏青藏高原的战例,
我这里的假设正是以那些怪物般的名将视角出发的,所以正常人觉得不合理也正常,你要是觉得正常,那就奇怪了!
对于一些顶级军神来说,他们的确可以做到
战争史上比较知名的战例还有:霍去病六昼夜奔袭千里破匈奴,深入敌后两千里封狼居胥,李靖长驱一千八百里破突厥,苏定方18天急驰1600公里败贺鲁于金牙山!
这些我们暂且不提,回过头来再回望薛仁贵,我们就大概可以推算出他失败的原因了!
从吐蕃军神论钦陵战略部署来看
是担负着极大的风险的,薛仁贵或者西域唐军但凡反应过来一点点,双方齐进,吐蕃可能就要亡国,偏偏薛仁贵完全没有反应过来!
总体来讲,还是薛仁贵低估了对手,一直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在此之前,论钦陵还籍籍无名,起码是远及不上薛仁贵这大名鼎鼎的名声的。
谁也没有想到后来这个家伙居然能横压大唐30年不败!
所以也也不能怪罪薛,薛仁贵客场作战,此前从没在高原打过仗,对于地形与对手皆不熟悉,判断出现失误也是正常的,
归根结底,失败的主因还是唐军太过骄傲了,这帮灭国狂魔,打习惯了灭国战,完全不把对手放在眼里
一开始制订的战略目标便是灭国,而不是打赢,孤军深入太过自信!
如果只是单纯想赢的话,薛仁贵根本不需要分兵,像司马懿打诸葛亮那种打法,他可以稳赢,但那种赢,在唐人眼中看来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从整个过程来看,虽然薛仁贵失败
但并无损其在战争史上神将的名号
以少打多,孤军深入,加上高原反应,面对的是号称吐蕃史上最强军神论钦陵!(
对唐战争30年不败
)
亦只是输在地形不熟悉,加一点点运气不足,所以战后懊恼的说“是天时不利西,不宜征西”,不肯承认自己打输了!
但从战术学来讲,唐军败的窝囊,总归要找一个替罪羊,于是副将郭待封躺枪,背了千古罪名!
当然,这的确有他才能平庸的原因,但其基本的军事素养依然是有的,称不上猪队友,只是跟不上论钦陵与薛仁贵这种名将的节奏,属于钻石水平打王者局,自然会被对方当成破绽打!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郭待封接到前方薛仁贵乌海大捷,急于扩大战果,提前几天运粮前往,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谁能想到?论钦陵竟敢冒诺大的风险,绕道截断了后方!
于是,郭待封所部一出门就被直接包围,被敌全歼,唐军粮草尽失!
而带不动队友的王者薛仁贵被迫退守大非川,随后论钦陵率四十万大军包围薛仁贵。整整数天却竟吃不下断了粮的薛仁贵所部
又因为这一战论钦陵已调动了一切可调动的人马,甚至包括西域的主力,粮草消耗极大,同时,各地防守空虚,担忧出现局势崩坏的局面,最终只得与薛仁贵约和而还!
起码在面子上双方依然打成了个平手,于是就更加显得郭待封像猪队友!
这一仗的影响极为巨大,朝野震动
让唐高宗李治惊呼:“我朝用兵,从无此失”,一时气愤之下,将主帅薛仁贵免职为民!
自此,唐军自李世民时代以来,开疆扩土,征战四方几乎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吐蕃占据青海西部,安西四镇沦陷。
后来,唐高宗李治感慨
“往年对高句丽连年动兵,以至于国库空虚,加上自李绩逝后,如今亦无良将,以堂堂中国之尊,竟拿吐蕃毫无办法”!
最后不得以请出了李靖的徒孙裴行俭,一招天外飞仙,隔空交手论钦陵,再次收复西域,但那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本篇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平台,作者《吕小汪》,一个中二少年,又是如何看待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历史说书人,偏爱英雄的史诗,如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可以随手点个赞加关注,将给予作者更多创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