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太监故意改掉圣旨一个字,没想到挽救了上千人性命,他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8-07 05:02:14
0

穷子入宫一路成才路

引言:

在大唐末年动荡之际,一位名叫张居翰的太监,凭借一个字的涂改,挽救了上千条无辜的生命。他出身贫寒,少年时因家贫净身入宫,凭借八面玲珑的性格和过人的能力,从一个普通的宫人成长为皇帝身边的心腹太监。在唐末五代的政权更迭中,他辗转效力于多位统治者,却始终秉持善心,不曾仗势欺人。公元926年,后唐庄宗李存勖平定蜀国后,因惧怕叛乱而下令诛杀蜀王王衍一行千余人。张居翰看到诏书后,冒着杀头之罪,将"行"字改为"家"字,使得诛杀范围缩小到王衍家人,救下了众多无辜性命。最终,他不但躲过了死罪,还在新朝为官,71岁时善终于家,为历史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

大唐末年,连年征战让朝廷疲惫不堪,民间百姓流离失所。在这动荡的年代里,一个叫张居翰的穷小子,就这样开启了他的人生。

大唐有句老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张居翰的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一顿像样的饭都吃不上。

为了活命,年少的张居翰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净身入宫。这个决定让他失去了传宗接代的可能,但至少能填饱肚子。

张居翰生得一副好相貌,说话做事也特别机灵。在宫里干活的时候,从不惹人生气,总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张居翰的表现引起了大太监张从玫的注意。看着这个年轻有为的小太监,年迈的张从玫动了收他为养子的心思。

张从玫不仅收张居翰为养子,还悉心教导他宫廷礼仪和为官之道。在张从玫的引荐下,张居翰开始在皇帝身边当差。

一般的太监到了这个位置,不是开始仗势欺人,就是大肆收受贿赂。张居翰却不同,他始终记得自己是个穷苦出身的太监。

即便生活富裕了,张居翰也没有变得骄奢淫逸。反而因为体会过生活的艰辛,他对钱财看得很淡。

在皇帝身边伺候的日子里,张居翰总是兢兢业业。他的能力和品性逐渐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和信任。

唐僖宗多次派遣张居翰担任督军,这可不是一般太监能得到的重任。督军一职需要统领军队,处理军务,稍有不慎就会贻误军机。

张居翰不负皇帝重托,每次出使都能完成任务。他不但能力出众,还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

在宫里当差这么多年,张居翰深谙为官之道。他既不巴结权贵,也不欺压百姓,做事总是恰到好处。

皇帝见张居翰办事靠谱,对他越发器重。渐渐地,张居翰成了皇帝跟前的红人。

这位从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太监,就这样一步步往上爬。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也没有丢掉做人的良心。

军政能臣竟是太监出身

张居翰被派往幽州督军时,幽州节度使刘仁恭已经在此地盘踞多年。两人本该是对立的关系,一个代表朝廷监军,一个是节度使,都想着互相钳制。

不过张居翰来到幽州后,凭借着圆滑的处事方式很快打消了刘仁恭的戒心。他在处理军务时既不越权也不推诿,让刘仁恭觉得这位督军不一般。

刘仁恭对张居翰的观感越来越好,两人经常一起商议军务,喝酒下棋。渐渐地,刘仁恭开始称张居翰为兄弟,把他当成了知己好友。

张居翰在幽州的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朝廷里却暗流涌动。一个叫刘季述的太监把昭宗皇帝幽禁了起来,想要扶植太子李裕上位。

宰相崔胤看不下去,很快平定了这场叛乱。但这件事给了崔胤很大的启发:没有兵权,就算几个太监联手也翻不了天。

崔胤琢磨着要找个帮手,于是他下了一道假传圣旨,让节度使朱全忠带兵入京。朱全忠进了长安城,帮崔胤铲除了不少政敌。

可朱全忠心里也打着自己的算盘:有了兵权又进了京城,干嘛还要听崔胤的?于是他开始蓄谋把持朝政。

朱全忠对宫里的太监们深恶痛绝,特别是那些在外地当督军的太监,他觉得这帮人处处跟他作对。一怒之下,朱全忠下令把所有在外地督军的太监召回,全部斩首。

张居翰的这条命,就这样悬在了半空中。刘仁恭接到命令后犹豫了很久,最后决定保下这个知己好友。

刘仁恭找了个死囚,假装那是张居翰,把死囚处死后上报朝廷。这样一来,张居翰就在死亡名单上消失了。

朱全忠后来杀了太子李裕和昭宗皇帝,唐朝就此走向灭亡。他改名朱温,建立了梁国,开始向各地扩张势力。

刘仁恭的地盘成了朱温的首要目标。面对来势汹汹的梁军,刘仁恭只能向当时势力强大的李克用求援。

李克用想出了"围魏救赵"的计策,决定进攻潞州,逼迫梁军回援。刘仁恭派张居翰带着三万兵马,配合李克用的行动。

这一仗打得漂亮,张居翰指挥有方,带着部队和李克用一起很快就拿下了潞州。朱温不得不回兵救援,刘仁恭的危机也就解除了。

李克用在这场战役中发现张居翰不光会说会道,打仗的本事也了得。于是他留下张居翰在身边当心腹,还给了他调兵遣将的权力。

张居翰在李克用手下当差,认真训练士兵,管理军纪。农忙时节,他还带着士兵帮农民干活,给庄稼浇水施肥。

老百姓都说李克用手下有这样的好将领,难怪打仗厉害。张居翰的名声在当地越传越响,李克用的威望也跟着水涨船高。

太监改诏显露仁者本色

公元923年,李存勖成功夺取开封,建立后唐。三年后,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把目光投向了蜀国,准备一统天下。

李存勖玩了一手高明的障眼法,一边派人安抚蜀国皇帝王衍,许诺两国永远和好,一边暗中调兵遣将准备进攻。王衍竟然真的信以为真。

就在大唐军队压境的时候,王衍还在秦州游山玩水。他听说当地美女众多,不顾大臣劝阻,带着数万兵马在那里玩乐。

等到大唐的军队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时,王衍才如梦方醒。可是为时已晚,他只能掩面而泣,仓皇逃窜。

大唐的军队离蜀国都城越来越近,守城的官兵早已斗志全无。有的投降,有的逃命,无人再愿为王衍卖命。

走投无路的王衍,只能抬着棺椁,穿上白衣,背上荆棘。他用碧玉含在嘴里,草绳绑住脖子,跪在地上等着大唐的军队到来。

李存勖得知王衍投降,马上派人安抚他。为了顺利接收蜀国的土地和百姓,李存勖还当着天地的面发誓,一定善待王衍的家族。

王衍以一种极其恭顺的姿态投降,让大唐军队省去了不少麻烦。仅用七十天的时间,蜀国的土地就全部收入囊中。

就在押送王衍等人前往洛阳的路上,一个坏消息传来:李嗣源等人造反了。有人趁机在李存勖耳边吹风,说王衍在蜀国根基深厚,党羽众多。

这些人建议李存勖,与其留着后患,不如除掉王衍一行人。等反叛平定后,也就没人能打着王衍的旗号作乱了。

李存勖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当即下令诛杀王衍一行人。这道诏书很快送到了张居翰的案头。

看到诏书的内容,张居翰拿着朱笔迟迟不动。皇上之前许下的诺言犹在耳边,现在却要把投降的人全部杀掉。

张居翰默默走到殿柱旁,看了看四周无人。他迅速在诏书上把"王衍一行"中的"行"字擦掉,改成了"家"。

这一个字的改动看似微小,实际影响巨大。"王衍一行"包括所有跟随他的官员、侍从,上千人的性命。而"王衍一家"只是他的亲属。

诏书送出去执行时,虽然有人发现字迹有些污痕,但谁也没往篡改圣旨的方向想。大家都以为是写诏书时不小心写错了。

就这样,一个字的改动拯救了上千条人命。至于张居翰改诏书的事情,因为后来李存勖死于乱军之中,也就无人再去追究了。

功成身退得享善终缘

李存勖猜忌王衍一事没能避免他的灭亡。叛军势力越来越大,连他引以为傲的军队都开始动摇。

这位差点统一中国的君主,最终死在了乱军的刀下。李嗣源趁势而起,成为了当时最有可能称帝的人选。

张居翰看准时机,出面劝进李嗣源登基。李嗣源对这位老臣子的支持十分感激,登基后重用他为枢密使。

权力越来越大的张居翰,却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本分。他不贪不占,不欺不压,把手中的权力用在了正道上。

李嗣源登基后,朝中上下对张居翰都十分敬重。当年他改动诏书的事情,因为李存勖已死,也就没人追究了。

张居翰看着朝中的权力更迭,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的经历。从一个穷苦孩子到太监,再到手握重权的大臣。

张居翰向李嗣源提出了告老还乡的请求。这位从小就要为一口饭发愁的太监,终于决定放下权力,归隐田园。

李嗣源念及张居翰的功劳,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这位不同寻常的太监大臣,就这样功成身退。

回到家乡后的张居翰,过起了平静的生活。他不再过问朝廷之事,也不再处理政务军务。

在田园生活中,张居翰活得逍遥自在。他种种花,养养鸟,日子过得简单而充实。

乡里的百姓都说,张大人真是个难得的清官。当年在朝为官时不贪不占,如今归隐后更是与世无争。

张居翰就这样安享晚年,直到七十一岁时因病去世。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却始终保持着仁者之心。

历史上的太监大多给人留下奸诈专权的印象。可张居翰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即便出身低微,也能成为一代贤臣。

他改动诏书救人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人们说,这位太监大人,不但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更有仁者爱人的胸怀。

若不是家境贫寒,若不是朝代更迭,凭张居翰的才能,定能在朝堂上占据一席之地。可他偏偏投身入宫,成了一名太监。

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品格,为后人树立了一个特殊的榜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