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鞅:功过是非千秋评说
创始人
2025-08-07 04:32:24
0

变法初衷:利国利己?

商鞅变法,对秦国崛起乃至此后两千年的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在肯定其变法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需对其个人品性进行审慎的评判。

商鞅变法之初,曾言“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这句话揭示了商鞅的政治理念:决策圈子越小越好,以减少内耗,提高效率。百姓只需享受变法成果,不必参与决策过程,甚至无需理解变法缘由。即使变法失败,他们也只承担后果,不知其所以然。这种将百姓视为“牛马”的工具性思维贯穿了商鞅变法的始终。

徙木立信的故事,常被解读为商鞅取信于民之举,但深入分析,其目的更在于让秦人服从管理,心甘情愿地为秦国霸业奉献一切,巩固自身的历史地位。百姓获得的利益只是变法的附属品,并非变法的核心目标。

铁腕治国:以法驭民

商鞅变法推行一年后,秦人因新法不便纷纷赴首都申诉。此时,太子触犯新法,商鞅借机惩治太子太傅公子虔、太子太师公孙谷,杀鸡儆猴,震慑统治阶层和申诉百姓。

这一举动并非出于维护法治的崇高理想,而是为了维护个人权威,巩固变法成果。百姓慑于商鞅的铁腕手段,只得作罢。

在严刑峻法的约束下,秦国社会治安好转,粮食产量增加,这使得秦人开始歌颂商鞅的功绩。然而,商鞅却将这些歌功颂德者视为“败坏新法之人”,并将他们迁徙边疆。在他看来,百姓只是工具,只需服从,无需置喙。

权臣末路:一语成谶

二十年后,秦国称霸西戎,商鞅也位极人臣。然而,权力带来的膨胀感,使他开始迷失自我。

他曾问大臣赵良,自己与百里奚谁的功业更高?赵良一针见血地指出,百里奚出身低微,为官清廉,深得民心;而商鞅则通过高层路线上位,与百姓缺乏联系,依靠强权维护统治,一旦失去权力根基,便岌岌可危。赵良劝其见好就收,但商鞅并未听取劝谏。

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在反对派的推动下,商鞅被五马分尸,妻儿老小也惨遭屠戮,赵良的预言一语成谶。

历史评价:功不可没,德亦有瑕

商鞅变法对秦国的崛起功不可没,但商鞅本人并非如影视剧中描绘的那般高尚。他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政治机器,一个迷恋权力而不顾百姓死活的独裁者。

他的政治遗产影响深远,但他本人并不值得尊重。在中国,真正受人敬仰的,往往是那些出身草根、心系百姓,既能富国强兵,又能保有仁爱之心的政治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