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综合梳理一下蜀汉集团的武将阵容,并全面盘点一下“蜀汉36将”之死。
正式统计前,作如下几点说明:
一.下落不明者,不做统计,包括下列各位:
马岱
,南征北伐的主力之一,无间道杀了魏延之后,下落不明;
关索
,荆州陷落时避难于鲍家庄,南征时忽然归队参战,昙花一现就消失了。
张著
,黄忠的副将,曾陷于徐晃、张郃的阵中,被赵云救出,后不知所踪;
颜严
,黄忠的得力副手、一刀砍了夏侯徳,汉中之战后,就销声匿迹了。
2.结局未做交代者,不做统计,包括下列各位:
吴懿
,曾与张任围攻张飞,“我既被擒,如何不降”,投降都投得那么理直气壮!
高翔
,因救街亭而失了列柳城,后用木牛流马运粮,把司马懿诱进了上方谷;
马忠
,非东吴马忠,曾被祝融生擒,后来在木门道埋伏,率弓箭手送走了张郃;
王平
,生擒夏侯楙、街亭敌张郃,北伐时期劳苦功高,后来在蒋琬的推荐下,到永安镇防东吴;
其余诸将,如夷陵降吴的杜路、刘宁,大骂魏延的何平,死守麹山二城的李歆、句安,这些人戏份太少,不再多提。
3.少数民族、南蛮部落,严格来说不算蜀汉阵容,包括下列各位:
沙摩柯
,长相骇人、兵器怪异,一箭射杀了东吴大将甘兴霸,后被周泰斩杀;
鄂焕
,身高一丈、善使画戟,遭遇魏延、王平、张翼三人的合围,力战被擒;
祝融
,胯下赤兔卷毛马、手中丈八长标枪、背插五口小飞刀,英姿飒爽、艳比群芳,唯一上阵厮杀的傲娇女汉子;
孟获
,心比天高、脸比墙厚,一口金背大砍刀,在丞相营中七进七出、如入无人之境!
4.部分人物之死,或称得上轰烈,或为重要剧情,但非武将身份,也不统计在内,包括下列各位:
王甫
,关羽的随军司马,听闻关羽死讯、面对吕蒙招降,从城楼上一跃跳下,宁死不屈;
程畿
,刘备的从事祭酒,夷陵惨败后被东吴乱军所围,不愿投降,拔剑自刎;
马谡
,诸葛亮的参军,“休道司马懿、张郃,便是曹睿亲来,有何惧哉!若有差失,乞斩全家。”
刘谌
,“雄哉北地王,哭庙泣穹苍。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假如刘禅有北地王这种豪迈血性......
关彝
,关羽之孙,在钟会造反的那场成都叛乱中,与刘备之孙、太子刘璿一同战死。
铺垫完成,下面进入正式盘点。
蜀汉“36将之死”,到底谁人之死,是你心头的意难平呢?
1.任夔
汉中之战揭幕战的下辨之战,任夔担任马超麾下的牙将,主动请缨去敌曹洪。与曹洪单挑,交锋三合,被曹洪一刀劈死。
2.雷铜
巴西之战,张飞连续大胜,张郃退守瓦口关。副将雷铜,贪功追击;张郃诈败而走,反身一记回马枪,将雷铜挑落马下!
3.吴兰
吴兰、雷铜本是益州集团的武将,随张任镇守雒城,城陷后归降蜀汉。汉中之战的尾声,斜谷之战,吴兰作为马超的副将,在混战中遭遇“黄须儿”曹彰,被一戟刺死!
战争总会死人的,这三位武将虽然战死,但蜀汉集团取得了汉中之战的最终胜利,其声势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远在荆襄的关羽,为了配合汉中的战事、分散曹魏的精力,发动了名动三国的襄樊之战。
4.关羽
兵围樊城,曹仁胆怯;水淹七军,于禁投降。五十八岁的关羽,“
英风震于华夏
”,曹操惊惧,几欲迁都。
但关羽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当他与徐晃激烈交战时,盟友孙权、吕蒙竟然在背后死命捅了一刀,他更想不到,跟随刘备吃苦奋斗几十年的国舅糜芳,竟然当了东吴的走狗!在以曹操孙权亲自挂帅、魏吴两家的文臣武将全明星阵容联合围剿下,加之叛徒献城、援军不救,关羽最终陨落了。
“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
关羽虽薨,但在笔者心中,却从未跌落神坛。
5.关平
蜀汉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曾杀退曹仁、战平庞德。
麦城,关平先是护送廖化出城,后又护送关羽突围,直杀到孤身一人、单骑断后,最终被东吴朱然的大军包围,力尽被擒。
如果关平能活到北伐时期,能力绝不在魏延、姜维之下。
6.周仓
忠肝义胆的关西大汉,恶战赵云、生擒庞德,两臂有千斤之力,甘愿充当扛大刀的马前卒,终生无悔。麦城,王甫跳墙坠亡后,周仓挥剑自刎,英魂追随关公去了!
7.刘封
不发救兵、逼反孟达、丢失三郡,刘封所犯三条,已是罪无可恕。刘封刚猛,又是螟蛉之子,如留之终是隐患,于是刘备斩之。
8.张飞。
藐视吕布、屡欺许褚、夜战马超,据水断桥、义释严颜、大破张郃,唯有智勇兼备的三国第一猛人张翼德。
“
陛下今日为君,早忘了桃园之誓!臣舍此躯,与二兄报仇,若不能报时,臣宁死不见陛下也。
”
张飞心急报仇,挂孝出征,却死于两个宵小之手,实在令人痛心。
9.黄忠
长沙之战,黄忠一箭退关羽;汉中之战,黄忠一刀劈夏侯!这一刀劈荆斩棘,为刘备夺取汉中打下了磐石根基。
猇亭之战,黄忠追杀潘璋,大叫“
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
”却误中埋伏,被周泰、韩当、凌统、潘璋围在中央,又被马忠偷射一箭,最终因年老血衰而死。
10-11.糜芳、傅士仁
猇亭之战,蜀吴厮杀惨烈。蜀汉黄忠战死,东吴却折了甘宁、潘璋。马忠欲杀了糜芳、傅士仁,求请蜀军退兵,这二人却先一步下手,连夜刺杀了马忠,提着头颅到刘备营中请罪。
关兴、张苞上前,将二人千刀万剐。
备注:本文基于演义剧情,历史上傅士仁则为士仁,而傅彤则为傅肜。
12.傅彤
火烧连营后,刘备冒烟突围。傅彤主动断后,被东吴丁奉率大军围在中央,奋死无路。丁奉招降,傅彤大骂“
吾乃汉将,安肯降吴狗乎?
”毅然挺枪厮杀,冲突百余次,奋战到口中吐血,死于吴军之中。
13-14.张南、冯习
夷陵惨败,傅彤战死、程畿自刎之后,而张南、冯习也陷于东吴大军之中,奋力冲突、不能得脱,双双战死。
黄权依刘备军令于江北扎营,被大江阻断归路,无奈降魏。刘备感叹道:“
是孤负黄权,非权负孤也。
”于是对待黄权之妻小如初。
15.刘备
刘备不仅是主公、是皇帝,更是底层白身的武将。
论箭法,他射死韩忠、射翻孙仲、射伤张宝;论武艺,围攻吕布、欲战高览、诱敌夏侯惇;可以说,刘备的武力绝对是所有主公里的顶尖水平,至少有二流武将之强!
刘备起点太低、从零做起,他不像曹操具备二曹二夏侯的班底、挟天子以令诸侯、坐拥朝廷资源,也不像孙权那样坐享父兄遗留的基业、又兼长江天堑,他那一穷二白、在诸侯夹缝中生存的艰难事业,都是他自己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变迁,当你读书越多、阅历越深,你才能体会刘备的仁义;当你被现实连连拷打而裹足不前,当你被生活反复磨难而丧失斗志,你就会逐渐体会刘备的不易,也就会越来越佩服那个因“髀肉复生”而暗自流涕的“昭烈皇帝”刘备了!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余年来,这句话,不一直都是你我的人生准则吗?
16.马超
马超归顺蜀汉之后,除了招降刘璋,并无太多表现,此后一直守把汉中诸关口,再无戏份。
直到南征之后,马超已然病故;第一次北伐,大军开拔,忽然路过马超之墓,诸葛亮率马岱等人一起祭拜。
神威天将军,锦马超,“不减吕布之勇”,潼关渭水六战、天下皆惊!可惜如此名将,最后在无尽的凄凉中落寞病故了。
17.孟达
孟达是个反复横跳之人。
到了北伐时代,诸葛亮智取三城、收姜维、骂王朗之后,又写信孟达将招降。司马懿千里奔袭,将孟达一举擒获斩杀。
18.赵云
二次北伐前,诸葛亮会集诸将,忽然大风骤起,吹折了庭前巨松,只见赵统、赵广身穿孝服,报来赵云病故的凶信。诸葛丞相捶胸顿足而哭,“
子龙身故,国家损一栋梁,吾去一臂也!
”
遥想当年的卧牛山,赵云从刘备于患难之间,“
今得相随,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自此临阵不退、遇敌则先,长坂、大江护阿斗,穰山、夷陵救刘备,汉水空营计,扬威凤鸣山,直到七旬高龄,仍要力争先锋之位,“
如不教我为先锋,愿撞死于阶下!
”
“
匹马单枪出重围,?英风锐气敌胆寒。?一袭征袍鲜血染,?当阳常志此心丹!
”
19.谢雄、龚起
这两位是陈仓之战时期的两位裨将,也是蜀汉阵容中少有的龙套武将,乃杜撰人物,给他们算一个名额吧。
王双来救陈仓,诸葛亮未让魏延轻易出动,派出这两位上前应敌。两军阵前,谢雄单挑王双,不三合,被一刀劈死,龚起上前,三合之内又被王双砍于马下。
20.张苞
三出祁山,武都、阴平之战,诸葛亮大破魏兵。郭淮、孙礼狼狈而逃,张苞骤马急追,却因山路陡峭湿滑,心急之下,却不料连人带马跌入涧内,摔破头颅,不治而死。
诸葛亮闻之,哭到口中吐血,昏绝于地。
21.陈式
陈式在汉中之战时期曾是黄忠的副将,被夏侯渊生擒,幸亏黄忠生擒了夏侯尚,交换人质、将其赎回。
兵出箕谷,陈式不听诸葛亮的将令和嘱咐,贪功冒进,中伏惨败,折了四五千人马。回营后,陈式被推出辕门斩首。
22.关兴
六出祁山前,诸葛亮聚集诸将、商议出兵,忽闻关兴病亡的噩耗。诸葛亮数次哭倒于地,叹息道:“
可怜忠义之人,无不与以寿。
”
张苞、关兴的英年早逝,对诸葛亮来说,打击实在太大了,本可以重点培养的蜀汉二代将领,自此全部凋落。
“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
也许,这是对张苞、关兴最好的诠释了吧。
23.吴班
吴班曾辅助张飞镇守阆中,又在伐吴之战时击退孙桓。火烧夷陵时,吴班被赵云救出。
北原渭桥之争,蜀军众将中了埋伏,
吴班引木筏去烧魏军浮桥,
遭张虎、乐綝统军围
住,被乱箭射死、落水身亡。
24.魏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秋风五丈原,丞相含恨而去。
魏延被长期压抑的情绪终于爆发,他不肯断后,与杨仪内讧,最终被马岱砍了脑袋。
其实,魏延是刘备一手提拔起来的,绝无反意,他只是在与杨仪的私人恩怨斗争中,采取了过激手段罢了。
“丞相虽亡,吾今现在,岂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国家大事耶?杨仪不过一长史,安能当此大任?”
是非曲直,自有评说。魏延之死,到底是活该,还是可惜呢?
25.李严
入川之战的绵竹之战,李严大战黄忠,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位猛将。
白帝城,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大臣,但是到了五出祁山时,李严因运粮不继、又犯下严重的政治错误,被贬为庶人。丞相心里尽瘁去世后,李严羞愧无地,大哭病死。
26.张嶷
张嶷武力一般,曾被祝融夫人的飞刀扎伤(被生擒),又被王双的流星锤砸中后背(吐血),但也算劳苦功高。到了姜维北伐时期,蜀汉人才更是凋零,张嶷已经是数得着的大将。
段谷之战,姜维惨败,被邓艾、邓忠、陈泰等人围困,险些丧命。张嶷杀入,舍命护姜维突围,自己却惨遭乱箭射死。
27.傅佥
傅佥乃傅彤之子,为蜀汉后期少有的青年猛将,在长城鏖战时,曾鞭打李硼、活捉王真。
司马昭进攻蜀汉时,傅佥镇守阳安关,并以逸待劳、出城击退钟会的部队。却不料叛贼蒋舒献了城池,不让傅佥退入关中。钟会大军涌至,傅佥身陷重围,往来死战数十回,身中数枪、血满铠甲、战马累倒,仰天长叹“
吾生为蜀臣,死亦为蜀鬼
”,乃自刎而死。
傅佥忠勇就义,不坠父亲傅彤之英名。正是“
一门书忠烈,千秋仰义名!
”
28.夏侯霸
夏侯渊之子,奔逃蜀汉时,已经是一位老将了,后来追随姜维伐魏,多立奇功,比如献出妙计,助姜维除掉了魏国猛将徐质。
洮阳之战,夏侯霸误中邓艾之奸,在吊桥河边,被乱箭射死,随行五百军士,亦全被射死。
29.诸葛瞻
邓艾偷渡阴平,踏平江油,成都门户洞开。
诸葛瞻绵竹保卫战,但采取了低级策略,出城与邓艾决战,最终身陷重围,在率众杀死数百魏兵后,中箭落马,大呼“
吾力竭矣,当以死报国
”,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30.诸葛尚
诸葛尚一人吊打邓忠+师簒,可谓三国大后期的超级猛将。
诸葛瞻自刎后,诸葛尚长叹“
吾父子祖孙荷国厚恩,今父死于敌,我何以生为
”,于是披挂上马,冲入敌阵,战死于乱军之中。
31-33.张尊、黄崇、李球。
张尊乃张飞之孙,黄崇乃黄权之子,李球乃李恢之侄,这三人追随诸葛瞻父子,前来保卫绵竹。
诸葛瞻父子相继殉国后,这三人不做苟活之想,各引一军杀出,与魏兵死战,终因兵力悬殊,三人全部战死。
荆州陷落,有关平、周仓、王甫、赵累;夷陵之败,有傅彤、程畿、张南、冯习;绵竹失守,又有诸葛父子、张尊三人;众将之死,无不令人叹息,也为蜀汉增添了无尽的浪漫悲壮色彩!
34.姜维
当年的天水姜伯约,是多么的意气风发,至今令人畅想......
“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
姜维诈降,心中到底充满了多少绝望和无奈!姜维之计,最终未能成功,因心疼交加而仰天长叹道“
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遂挥剑自刎而死。
“
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按,日月幽而复明!
”
刘禅安乐至死,却不知姜维之志;
丞相泉下有知,当可以瞑目了!
姜维之死,应当是大汉朝最后的体面!
35.张翼
姜维死后,张翼也在乱军中战死。
36.廖化
蜀汉灭国,司马昭将刘禅、郤正、谯周等人迁往洛阳。
蜀汉最后一位武将,当年从荆州陷落中唯一幸存的廖化,托病不出,忧愤而死。
蜀汉自有蜀汉的浪漫!
蜀汉群体,自上而下,从昭烈皇帝、武侯丞相、武圣关羽,到张翼德、赵子龙、姜伯约,乃至于各个时期的麾下众将,无不悲壮。
正是他们为了心中的理想所演绎的悲壮,才为三国这段杀伐混乱的历史增添了无上的光彩!
如果没有蜀汉群体的浪漫光辉,三国必将是一段昏暗无光的糟糕历史!
整理不易,感谢阅读。
本文当属全网难得的珍贵资料,请诸君收藏。
如果您认为本文不错,敬请转发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