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奎是明朝中期的一名言官,出生在婺源,于成化二年考中进士,被授职为秀水知县,后提拔为御史。
到了成化二十一年的时候,此时夜空出现异常天象,已经临近晚年的朱见深开始感到一种莫名的害怕,便下诏给文武百官,求取直言。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汪奎便带着一些同僚官员上书直陈时政,提出了多条意见,里面大致内容为:
“第一条意见,那些直言因为上书直言而获罪遭贬的官员,他们具有赤诚的效国之心,理当应该让其官复原职。”
“第二条意见为,京城中的妖僧继晓都同宦官梁芳勾结在一起,他们两人耗尽了大量的内库钱粮,请求陛下治宦官梁芳的罪过,同时将妖僧继晓拉到菜市场去斩首。”
“第三条意见为传奉官顾贤原本是一个宦官的从子,如今却得以冒职到锦衣卫那边去当差;还有,李孜省原本只是一个普通小吏,陛下却直接将其授官为通政,希望陛下将顾贤和李孜省都给清除掉,让整个仕途得以更加清明,没有阻碍。”
“第四条意见为尚书殷谦、李本,侍郎杜铭、尹直,等人空有名誉,而没有实际才华的人;尚书张鹏、张蓥、张瑄,侍郎杜谦、艾福、马显、刘俊,大理卿宋钦,巡抚都御史鲁能、马驯等人都是年老懦弱、胆小怕事的无能之徒;同时,侍郎谈伦为人太过无耻势利,巡抚赵文博做事粗糙,大理卿田景旸行为不检点,请求陛下让以上这些官员都告老还乡吧!”
“第五条意见为,镇守太监和守备太监的数量相比起天顺朝而言,而多了数倍,他们到了地方或者边境地区之后,都常会各种作威作福,很多地方官员为此痛苦不堪,请求陛下撤掉一部分的镇守或者守备太监。”
“第六条意见为,内外的坐营太监和监枪太监近些年来都增置太多了,这些太监往往都存在着私役军士,办纳月钱等违规行为。很多地方武将也存在着私役健壮士兵,留下一堆老弱士兵在军伍之中,请求陛下下令严厉禁止这些行为。”
“第七条意见为陕西、山西、河南等这些年来都频频发生各种水旱灾害,大批的老百姓因此而死亡或者流离失所,留存在本地的已经所剩不多。请求陛下派人去核算这些郡县的受灾情况,然后给他们蠲免赋税徭役。”
“第八条意见为给事中张善吉之前因为坐罪贬谪到地方去,后来因为要考察政绩去跑到京城来,大半夜地跑来求官,由此得到一个不错的官职。像张善吉这种通过摇尾乞怜的方式来求取官职的人,实在是玷污了清班,请求陛下将其罢免。
“第九条意见为山、陕、河、洛等多个地区出现了很多流离失所的饥民,他们为了活下去到了骨肉相啖的地步,请求陛下赶紧派人赈灾,以避免发生动乱。”
当时,宪宗皇帝朱见深在看到汪奎的这封奏书,虽然觉得有些触怒,但没有对其进行任何的谴责或者处罚。
后来,有一个御史失仪,汪奎当面过去纠错,导致错过了上朝时间,朱见深以此为由将汪奎庭廷杖一番。几个月后,汪奎被贬到夔州去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到了弘治年间,汪奎先被调任为叙州同知,后来又相继提拔为成都知府、广西左布政使。
弘治十四年,汪奎以右副都御史的职位巡抚贵州。还未满一年的时候,就碰到了普安贼妇米鲁作乱,汪奎因此被弹劾辞官。其本人最终于正德六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