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年精心养护,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
创始人
2024-11-01 12:08:24
0

原标题:历时三年精心养护,秦始皇帝陵两乘铜车马终“团圆”

阳光讯(记者 郭璟霖)2024年4月18日,在历时三年的精心保养维护工作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将秦陵一号铜车马搬迁至秦陵铜车马博物馆中并安放在展柜中。至此,两乘秦陵铜车马终于一并在其出土地点面向公众展出。

1978 年,在秦始皇帝陵西出土了两乘青铜马车, 结构完整,装饰华奂,雕塑精美,工艺精湛。秦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制作技艺,忠实仿真秦代真实马车制造,逼真地再现了秦始皇帝御用马车的原貌。铜马车中包含的信息资料和物化证据,对中国古代车马及相关物质文化的研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学界誉为“青铜之冠”、“世界马车史上的里程碑”。

2021年5月18日,秦陵出土二号铜车马搬进了“新家”,在新落成的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正式对观众开放。同时,秦陵博物院开展了对一号铜车马的保养维护工作。

文物保护工作者对一号铜车马进行了系统地、全面地、科学地保养维护,以保障其在包装、运输和展陈中的稳定和安全。这项工作主要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其进行科学认知,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一系列细致的诸如粘接、回贴、除锈等保养维护操作。本次保养维护期间还对秦始皇帝陵78LYL.3陪葬坑(铜车马坑)出土的木车车马器中的青铜器、金银器等部件进行了加工痕迹观察及初步成分分析,为研究秦代车马器的材质和工艺提供依据。

同时,为保障铜车马的安全稳定,在秦陵一号铜车马保养期间对铜车马博物馆的展厅环境进行了详细记录和分析研判,以提升和保障铜车马后续的保存环境的可靠性。

在科学分析方面,利用X光探伤技术准确的揭示了结构、焊接、修复痕迹及早期修复报告中未能体现或描述的细节;利用超景深显微拍照技术对特征病害及彩绘纹饰进行观察记录,揭示病害详情;利用X荧光面扫分析表面彩绘分布情况;利用对早年修复痕迹进行观察以判断其稳定性。对秦始皇帝陵78LYL.3陪葬坑出土彩绘木车车马器中的金银器、青铜器进行无损分析和加工工艺观察,结果表明这些器物呈现出铸造工艺特征,且经过了锉磨、打磨、抛光、焊接、钻孔、冲凿、錾刻等修整加工处理,银质器物的表面铸造缺陷有补缀痕迹,金银器表面有含义尚不明确的刻划符号等新的信息和结果。

在保养修复方面,结合科学分析结果,对于秦陵一号铜车马面临的辔绳断裂等结构风险进行粘接处理,以确保其稳定性;对彩绘起翘部位进行及时回贴,防止其大面积脱落;对酥粉锈蚀部位进行彻底的清除,遏制病害发展,提高文物稳定性。

在预防性保护方面,通过对铜车马展厅的环境进行持续性监测与评估,结果显示在智能环境控制设备调控下,展柜的相对湿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符合铜车马保存的环境条件。

秦陵铜车马博物馆目前包括序厅、三个展厅和观众互动区。向观众展示了铜车马的发掘、铜车马的风采以及铜车马上的兵器和车马器具,解读铜车马的性质用途、形制结构、雕塑艺术、彩绘纹饰、铸造技术等,全方位呈现铜车马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并且通过历史影像和考古研究成果,以及铜车马发掘者袁仲一先生和铜车马修复者吴永琪先生的访谈,将铜车马的发现、发掘与修复的精彩故事呈现给观众。

秦陵铜马车被考古学家称为“人类古代文明史上一大奇观”,是世界马车史上的里程碑。彩绘铜马车不仅是古代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结合,也是青铜铸造史上代表作品,其系驾结构、铸造技术、彩绘艺术无不达到了青铜文化的高峰。两乘铜车马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完成修复公开展示,秦陵博物院的几代文物工作者从未间断对它的探讨研究和保管养护。未来,秦陵博物院还将持续开展铜马车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使铜马车的研究层次不断深化,加大利用数字化技术展示和解读铜车马的内涵价值,拓宽文物传播渠道,擦亮秦始皇帝陵及兵马俑这张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金字名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封狼居胥,这位一代猛将,纵使英勇无敌,最终却未能抵挡命运的捉弄,英年早逝。霍去病的整个人生,几乎是为...
原创 曾... 曾国藩的三大错误:智慧与警醒 曾国藩,清朝末期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以其过人的政治眼光和深邃...
原创 非... 在大航海时代的兴起后,非洲迅速成为了欧洲殖民者争夺的焦点之一。作为通往好望角和进一步通向东方的关键中...
原创 赵... “干得好啊!干得好啊!” 在昏暗的屋子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对着自己的弟弟赵光义发出了这样的叫喊...
盐湖区博物馆馆藏精品(一百二十... 自古以来,金银玉石不仅是财富的象征,更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信息和内涵。黄金璀璨代表尊贵,白银温润寓意纯洁...
原创 中... 中国企业在非洲的受欢迎程度不言而喻。当地人甚至称中国企业为“大救星”,表示:“任何时候我都愿意为中国...
原创 梁...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期间,彭总做了一件特别的事情。 不仅如此,在给38军发电报时,他用了“万岁”这样...
原创 1... 1991年末,苏联这座屹立近七十年的红色巨擘骤然崩塌,不仅重塑了全球地缘政治版图,还遗留下一笔高达1...
原创 志... 作者:武陟东旭 “师长,彭总是不是发昏了?” 1950年11月5日,39军115师的师长王良太接到...
原创 清... 在晚清的盛世京城中,隐藏着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秘密。在这座金碧辉煌的城市背后,究竟掩藏着怎样的官场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