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我国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当中,有很多的人在很年轻时就被授予了功勋。张池明是在1955年的时候就被授予了中将军衔,在那时候他也刚刚38岁,是我国解放军最为年轻的中将之一。
一、十岁开始参加革命运动
张池明是1917年8月24日在一个贫苦家庭当中出生的,当时家庭当中就已经有了5口人靠租种稻田为生,那时候他的祖父年事已高,只能做一些轻微的农活,而他的父亲一直多病,经常都是带病参加,一些劳动的母亲在家操持家务,有一些时候也会帮忙做一些农活,算是勉强的维持生活。就在8岁的时候,家里省吃俭用送他去读了私塾,在读私塾的时候,他的老师对他是十分器重的,而且说他将来一定能够成大器。在上学期间,无论遇到任何情况他都会坚持上学,从来没有缺过课,也没有辜负老师的重望。
但是就在1927年的那个秋天,家庭太过于贫困,已经没有办法再继续让他读书了,那时候他刚刚满10岁就已经不能够与同学和老师一同生活,之后便跟随着自己的叔父一起生活,参加了农民运动,开始宣传革命。当时他年纪小,就背着小小的书包到处走,书包里面全部都是笔,还有一些纸,上面都是写着标语,走到一个地方,就将这些标语贴到了贫苦人家的屋檐下面。
因为学过习,还写的一首好字,之后就参加了赤色儿童团,就在这年冬天,他去政府所组织的小学读书,还成为了当时学校所建造的劳动童子团的队长。
就在1928年4月,他从乡下调到了区,继续做儿童大队长的工作,之后便经人介绍成为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而且留在了邵贡光山县委工作不久之后便成为了总团长,在这里他学了很多。随后又经历了很多事情,他在刚刚满15岁的时候,就被省委宣传部部长派去红军部队独立第13团担任少共团委书记,从这以后他戎马一生才算是真正开始。
二、十五岁开始戎马一生
到了军队以后,他学习的东西更多了,而且他也知道军队一定要有战斗集体的意识。而在军队当中,共青团属于我党的助手以及后备军,是团结广大青年与党关系的一个纽带。在1932年冬天的时候成立了红27军,他所在的独立十三团也改为的第2团是为了配合主力军进行反围剿,减轻敌人给我党根据地施加的压力。
在七里坪战役准备的时候,省委对军队进行了一次清理,而这次清理就是从七十三师开始的,全军上下挨个排查,而他所在的第2团直接全员集合,然后开始逮捕反革命分子,当时他就被当成怀疑对象给关起来了。在此之后红二十五军的军长吴焕先在检查工作的时候,就将他叫到了面前,问了年龄以及家庭状况,还有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当时吴焕先军长直接对工作人员说,他年纪本身就很小,出生不是很好,很早就已经参加革命了,赶紧把人放了,从牢里面出来吴焕先就看上了他,便直接将他调到了军司令部当秘书,那时他只有16岁。
当时的军部机关并没有那么复杂,他所做的工作也比较简单,只是发个通知当一次通信员等等,因为当时并没有电台,所以不能够了解到外面的情况,他在军部时就给自己立了规矩,一定要谨慎勤奋多思。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前,我军要抽调很多的干部进入红军大学去学习,做好提前的准备,在1937年3月份他便离开了军团部,进入学习状态,主要学习的就是军事和政治,他也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的,就是因为这次培训为他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抗日战争开始之后,在1937年8月25日,他便接到了中央军委发布的命令,此时他已经从延安赶到了三元附近,所在的部队便是改编的五师,之后总部让他马上赶回三三四旅,继续担任作战科代科长。
就在1937年9月24日的时候,全员都进入战斗状态,准备平型关战斗。这场战斗当中一共歼灭了日军的精锐部队1000余人,并缴获了机枪或步枪,为我抗日根据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结语
他这一路走来,参加了很多场战争,为我党伟大的革命事业做出了非常多的贡献。并且在改革开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那时他依然和我党中央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时刻的关心着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也一直惦念着父老乡亲的生活疾苦。戎马一生,从10岁一直到一生的终结依然坚持着为国为民。
参考文献:
《张池明回忆录》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通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