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论武功,赵匡胤比他差远了
创始人
2025-08-06 20:03:51
0

文 / 子玉

五代十国的乱世是在赵匡胤、赵光义兄弟手中终结的,但他们都没有解决燕云十六州的问题。

而周世宗柴荣当年的北伐却在整个辽国引起了一场强烈的地震,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果不是柴荣早亡,燕云十六州的问题可能就会在后周王朝手里得以解决。

先看赵匡胤兄弟在燕云十六州问题上的表现——

太平兴国四年(979)、雍熙三年(986),宋太宗赵光义接连发动两次北伐,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高粱河之战中,赵光义更是坐着一辆驴车狼狈逃命还受了严重的箭伤。赵光义后来也是长期受箭伤的折磨,直至驾崩。

而赵匡胤在登上帝位之后则根本就没想过用武力解决幽云问题,他甚至还想过用花钱的方式将其给赎回来。

而周世宗当年对契丹的军事行动简直就是霹雳之势——

显德六年(959)3月29日,周世宗亲率大军正式开启了他北伐契丹收复幽云的军事行动,并在五月一日时就已经拿下了宁州、莫州、瀛洲关南三州十七县。

当时,契丹人的反应是:

上自皇帝耶律璟,下至群臣都一时惶恐不已,耶律璟甚至是自我安慰:“三关本来就是汉人的领土,就当我们没有拥有过。”;后周军刚抵达幽州地界,契丹以及大部分汉人就在第一时间脚底抹油开溜了;镇守幽州的契丹大将萧思温更是急得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也就是说,虽然此时周军还没有与契丹主力展开激烈的碰撞,但根据契丹当时的应对态度,时人以及后人都认为:

如果不是周世宗突然生病,他是非常有可能解决幽云十六州问题的。

是的,当周军做好了强攻幽州城的一切准备时,周世宗却突然发病,只能撤兵回到汴梁,不久就驾崩了。

这样一比较,周世宗的段位能甩赵匡胤兄弟好几条街。而周世宗制胜的关键就是:战略制胜。

周世宗之所以突然做出收复幽云的决定,就是因为,此时的辽国皇帝正是那位历史上著名的“睡王”辽穆宗耶律璟。在辽国实力整体还处于强盛的现实情况下周军要想收复幽云就只能抢抓这位“睡王”在位的战略窗口期。

是的,耶律璟的爱好就是喝酒、睡觉、各种玩,辽国庙堂根本就没有心思干什么大事。没有比这更好的时机了,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周世宗的判断。如果将来辽国换上一位圣明皇帝,那周军要想收复幽云难度可就大多了。

所以,周世宗说干就干。

而且,与赵光义后来不同的是,周世宗并没有理会太原的北汉,而是集中优势兵力去打契丹,所以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赵光义呢,他是先拿下了北汉,然后挟灭北汉之威去收复幽云。当时的宋军已经是兵疲将乏,加上辽国此时的皇帝又是所谓的明君辽景宗耶律贤,结果可想而知。

两次北伐失败之后宋朝再也没想过主动收复幽云的事,直至宋朝灭亡都采取的是守势。

这里多说一句,宋太祖赵匡胤当政期间也曾经与那位“睡王”皇帝“同行”了九年时间,但赵匡胤可一直都没提过军事收复幽云的事。

而且,与赵匡胤兄弟不同的是,柴荣的战略是先选择硬的骨头啃,剩下的弱者自然也就好解决了。

于是,显德五年(958),在得到南唐的十四州之地后周世宗主动给对南唐的军事行动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将目光瞄向了北方。

是的,他要的就是南唐的臣服,不对自己接下来的北伐之举造成干扰。

对于北方的两大强敌北汉和契丹,周世宗也是无视北汉直接与更强大的契丹开干的节奏。

对,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先啃最硬的骨头,大鱼如果都被吞下了,那些小鱼小虾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而赵匡胤兄弟呢,他们是先南后北的战略,结果,宋军在拿下北汉之后已经疲惫到了极点,从战斗力上来说根本就啃不动契丹这块硬骨头。

面对的都是同样的局面,而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决定解题人的水平。很明显,周世宗更高一筹。

在这次北伐契丹的军事行动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在打瓦桥关的过程中,周世宗由于心太急,他和五百名亲兵很快就将主力甩在了身后。很不幸,他们被一队契丹骑兵包围。

但是,自始至终,这帮契丹兵都没敢主动上前去吃掉这支周军。因为,他们已经看出来了,周军带队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柴荣大帝。

出于恐惧心理,契丹骑兵没有一个人敢主动上前。

可见,柴荣的威名本身就是一件杀伤力极强的“武器”。

也是,高平之战时,柴荣就一仗打出了自己的威名,天下皆知——

柴荣刚即位的时候,北汉的刘崇就趁着郭威刚死的窗口期率领三万北汉军主动进攻后周,而契丹当时也派出了北院宣徽使耶律敌禄(即杨衮)率领六万契丹铁骑配合刘崇。

危难之际,柴荣选择御驾亲征。在高平,周军还没有与北汉军正式开打就发生了右路军樊爱能、何徽逃跑,右路军大部分士兵投降刘崇的事。

如果换做一般人带队,周军肯定是必败无疑。

但柴荣却在第一时间拔出宝剑率领亲兵主动就冲入了北汉军的汪洋大海。周军的血性一下子就被点燃,石守信、张永德、赵匡胤等将士跟随自己的皇帝以惊人的勇气打赢了这一仗,扭转乾坤。

高平之战,柴荣不仅成功解决了即位以来的最大危机,还同时让天下人记住了他的名字:

周王朝的皇帝柴荣是个猛人。

在攻打南唐的寿州时,柴荣也是冲锋在前,根本就没把南唐名将刘仁瞻放在眼里。面对刘仁瞻射向自己的箭,柴荣不仅没有退却,还主动靠前,故意挑衅刘仁瞻这位神射手。

就连《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对柴荣的勇气都是禁不住点赞:

“周世宗治军,号令严明,根本就没人敢主动进犯。

攻城时,周世宗也是亲自冲锋,当箭矢落在左右时大家都害怕得不行,唯独他是颜色如常。”

这在历史上的整个帝王群体中估计都是少有。

所以,综合评价:周世宗不管是在战略、战术,还是个人勇气方面其实都在宋太祖赵匡胤之上。

只是,历史实在太吝啬,只给了柴荣五年的时间,不然,根本就不会有赵匡胤啥事,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宋朝。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你只记住了赵匡胤,他才是黄袍加身的原创

/

点击下方名片(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