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明王朝1566,清流上台后,嘉靖为什么连胡宗宪不敢用了?
创始人
2025-08-06 19:02:40
0

剧中有一个情节,大雪天嘉靖皇帝带着黄锦来到朝天观,说了一段话:

“严嵩父子不争气害得朕连胡宗宪这样的人才也不能用了,要是他还在,俞大猷和戚继光他们早就把福建和广东海面的倭寇剿了.......”

此时严党倒台,胡宗宪也退隐官场,但大明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扭转,嘉靖皇帝甚至觉得,过得还不如严嵩在的时候舒坦,他现在只有司礼监陈洪,挡在前面为他隔离百官。

严嵩倒台之后,清流上台,为什么公忠体国的胡宗宪,皇帝不用了呢?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大明的现状,胡宗宪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只是剧中的胡宗宪,不要对应历史。

胡宗宪是什么样的人

刘和平老师,将封建时代儒家子弟,为官最高标准,都赋予了胡宗宪这个角色。既有高超的手段、又有能力和智慧,同时心怀苍生。谋生、谋国都做到了极致。

胡宗宪在浙江这个波谲云诡的局面下,凭一己之力斡旋于各派势力,保全了自己,又完成了抗倭大业,还保护了海瑞、谭纶、高瀚文、齐大柱等忠臣良将。

毁堤淹田事发,他提前将马宁远拿下,然后将浙江关键人物郑必昌、何茂才、杨金水全部套入局中,让他们同意联名上书,延迟改稻为桑。

在驿站,他给新派来的杭州巡抚,高配置的职场小白,高翰文,上了一堂浙江官场政治启蒙课,将他拉入了,反对改稻为桑的阵营中。

他亲自赶到江苏借粮,与老油条赵贞吉来回拉锯,最后用军粮的理由,才借来了关乎浙江百姓生存的粮食。

连海瑞这样强硬的人,遇到了胡宗宪也变得谦恭起来。

胡宗宪有大格局,在浙江毁堤淹田这件事上,嘉靖召集了胡宗宪、严嵩、裕王御前奏对,胡宗宪承担下所有责任。

他已将责任人都砍了,并保证此事与裕王和严阁老无关,他将浙江问题归结为河道失修,让各方面势力保住面子。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胡宗宪为了朝局,上体恤皇帝,又兼顾老师严嵩,还有浙江的百姓。

为什么胡宗宪无法被重用?

胡宗宪是首辅严嵩的学生,恩师一手提拔他到浙江做封疆大吏,主持东南的抗倭,对大明朝是一个卓越功绩的人,嘉靖是要保他的。

他身上贴着严党的标签,他与严嵩有着比父子还深的感情,胡宗宪到严阁老府上,还没有吃饭,严阁老吩咐厨房,将家里剩下的饭菜,热一下给胡端来,可见他们关系密切,没有那么多客套。

胡宗宪本人道德标准很高,看不惯严党的做派,严党作为嘉靖的白手套,为他搞钱,从而中饱私囊。

胡宗宪是严党,但又不是严党的核心成员,他这样的选择,可以看作彻底不站队严党。

让胡宗宪公开倒严,他又做不到。

毕竟他是一个道德标准很高的人,“天地君亲师”,背叛自己的老师,改换门庭,会被世人瞧不起。

胡宗宪一直说一句话,“谁都有退路,我是没有退路的”。表达了他的无奈。

明代晚期的党争,将朝廷的官员都打上标签,皇帝看着一波又一波官员,来来回回争斗不休,他稳坐钓鱼台,看着官员内耗,自己乐得做裁判。

严党难道不想给自己留后路吗?

朝廷上下都知道裕王是未来的皇帝,可严党的位置和作用,决定了他们没有选择,必须一条道走到黑。

向裕王示好,嘉靖绝不会容忍他们,肯定提前将他们办了。

胡宗宪是严党的人,清流自然容不下。

一他会占用清流进入内阁的名额,二清流对他不放心,毕竟不是自己人。

不管胡宗宪是怎样的人,别人认为他是严嵩的人,就这一条,就堵死了他的上升之路。

剧中的另一个人赵贞吉,胡宗宪的朋友,他身上的标签是清流,他在倒严之后,揣度上意,赢得嘉靖好感,进入了内阁。

虽然在审问海瑞时,得罪了群臣,被大家孤立。但依然在内阁,毕竟他是首辅徐阶的学生,是清流,只要徐阁老在一天,他就不会倒。

清正廉洁的胡宗宪,在严党倒台后,嘉靖再怀念他,也不可能启用他。

在大明的泥潭中,胡宗宪比海瑞更和光同尘,比严党清廉,比清流更爱百姓。

可又有什么用呢?

皇帝弃用的原因

更加深层次,嘉靖不用胡宗宪的原因,是他道德标准太高,不会搞钱。

嘉靖清楚,对外打仗靠胡宗宪,对内搞钱他不行。

大明首辅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搞钱。

此时大明处在困境中,处处都需要钱。北方鞑靼犯边,东边倭寇作乱,神州灾荒连连,国库极度空虚。

有了钱,大明才能生存下去,否则后果就很难说,或许顷刻间土崩瓦解。

嘉靖皇帝是一个好面子、要名声的人,又贪图享受的人。

皇帝关心的是弄来钱,维持大明这家破机器运转下去。

怎么弄,他无所谓,不管是搜刮农民,还是抄官员家、还是海上国际贸易。

严嵩父子二十年不倒台,最重要原因,他们能搞钱,严嵩愿意做皇帝的白手套。

浙江毁堤淹田事件闹大了之后,浙江一批人头落地,但严嵩父子依然无事。

胡宗宪看得很清楚,东南抗倭还没有完成,浙江不能乱,还需要严党弄钱,倒严时机未到。

之后严党骨干鄢懋卿去南方巡盐,替皇帝搞来了一大笔钱,解决了朝廷困难。

嘉靖在渡过眼前难关之后,才腾出手来拿下严嵩,为皇位交接做准备。

清流徐阶成为首辅,他的学生赵贞吉也入了内阁。

为什么嘉靖弃用了一心爱国爱民的胡宗宪,而用了“不粘锅”赵贞吉?

因为在搞钱这件事上,赵的水平超过胡。

胡宗宪在百姓眼中爱民如子,是清官,是大好人;在同僚眼中,做事靠谱有底线;

而赵贞吉,是只唯上,不管下,为了自己往上爬,不顾一切,但这样的人正是嘉靖需要的人。

浙江改稻为桑,胡宗宪全面主持这项工作,但他良心未泯也好、爱民惜民也罢,弄失败了,没有给朝廷弄来钱。

换了一个赵贞吉,工作成果是眼见的。

胡宗宪前线剿倭的军费是赵贞吉支持,改稻为桑的烂摊子是赵贞吉继续推进的,赵贞吉搞来了朝廷急需的钱。

不管赵贞吉多么心狠手辣,多么草菅人命,多么贪污腐败。但在嘉靖眼中,他就是为解朝廷之忧,甘担骂名,敢下狠手,任劳任怨,真正公忠体国的人。

你是嘉靖,会选谁进内阁?

电视剧中的胡宗宪能够回到家乡安度晚年,已经是嘉靖手下留情,历史上胡宗宪命运就没有这么好了。

#嘉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木工旋风除尘器应该怎样进行保养 木工旋风除尘器是用于木器厂中的环保设备,在工作生产中所产生的粉尘被风管吸尘收集后,经调节碟阀、进风管...
原创 一... 泰昌元年,朱常洛刚刚登上皇位,不久之后,就宣布自己的身体出现了重大毛病。 人一旦病急就喜欢乱投医,这...
原创 三... 三国隐藏真相之马超想得有点多,间接毁了刘备美梦! 有些事吧,真就是不怕你不想,就怕你想太多,比如马...
原创 少... 新中国建立之初和抗美援朝期间,涌现了无数的优秀将领,他们在战争中浴血奋战,为建立祖国的和平基业打下了...
原创 清... 清朝亡了111年,如今还有人守皇陵,他们主要是以下几类人: 守陵人后代: 清朝时期,守陵人...
原创 孔... 《春秋》是我国周代鲁国的史书,也是中国最早使用编年体写的史书。它记载的是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
原创 一... 有人说他是“亚洲第一义侠”,有人说却他是恐怖分子。 后世对他的争议颇多,但这并不妨碍中国、朝鲜和韩国...
原创 1... 引言 在我国的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当中,有很多的人在很年轻时就被授予了功勋。张池明是在1955年的时候...
原创 宋... 如果有人问,孔子姓什么,很多人也许会一愣,难道孔子不姓孔吗? 事实上,孔子还真的不姓孔,孔子姓子,但...
原创 加...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加米涅夫是苏联内战时期的红军军事领导人,于1881年4月4日出生基辅的一个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