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朱棣造反能成功,朱高煦用同样的套路却一败涂地呢?
创始人
2025-08-06 18:02:33
0

大明第三位皇帝朱棣,是历史上唯一靠着造反登上皇帝宝座的, 能力和运气不是一般的好。

远一点西汉的七王之乱,动静闹得很大,最后被朝廷花了几个月给团灭了。造反的王爷大多身首异处,推恩令顺利实施,权力被中央收回。

大明朱允炆手中一副好牌,硬是打得稀巴烂,他掌握着绝对的军队,钱粮,将领、谋士,却被处在劣势的朱棣绝地反攻,三年拉下来宝座。

几十年后,朱棣的二儿子又想用整个套路将大侄子朱瞻基拉下马,可是时过境迁,他却是一败涂地。

朱棣发动靖难

1399年8月,燕王朱棣,打出“清君侧”,旗号,在北平起兵。

朱棣的三个儿子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了,长子朱高炽在北平坚守后方,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则是跟着朱棣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三年后朱棣打到南京,登基后大臣们开始劝他立太子,这是国本。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定下的规矩,立嫡立长,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成为太子理所应当。

老二朱高煦不服气,他是嫡子,他觉得自己在靖难中,立下的功劳最大。而且他的父亲还说过,你哥身体不好,将来还得靠你接班。

江山坐定后,朱棣不提这个话了,让老二心中恼火,但也无可奈何。

朱高煦一直赖在南京不肯去就藩,不断惹事,永乐十五年(1417年),朱高煦因多次违法乱纪,让朱棣勃然大怒。

太子求情,朱棣才从轻发落,让朱高煦即可前往乐安州(今山东惠民)就藩。朱高煦即使到了封地,心中还是想着造反,这变成了他的执念,可惜朱高煦书读得太少,对形势的判断不准确。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太子朱高炽继承皇位,朱高煦在封地也没有闲着,小动作不断,但皇帝念着手足之情,并没有对付自己的弟弟。

谁也没有想到,胖皇帝朱高炽登基只有几个月,就病倒了。

朱高煦叛变

这和建文元年的情形是一样的,年轻的皇帝刚刚登基,久经沙场的叔叔们对侄子不服气,决心要将他拉下马。

皇帝朱高炽病重时,太子朱瞻基并不在身边,他正秘密赶回京城继位。路上朱高煦埋下了暗桩,想直接结果了太子,但阴谋没有得逞,太子朱瞻基安然回到北京登基。

朱高煦两兄弟还是不甘心,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终于忍耐不住,公开跳出来指责皇帝用人不当,立刻在当地发兵,要去京城清君侧,他是照搬了父亲当年的那一套程序。

但朱高煦没有想到大侄子朱瞻基是一个狠人,不是软弱可欺的朱允炆。

年轻的皇帝朱瞻基和朱允炆不同,自小在朱棣的身边长大,能文能武,是上过战场,见过大场面的。

朱高煦在乐安正式起兵造反,打算重新复制当年的“靖难之役”。7天后,皇帝朱瞻基亲征,半个月后,皇帝带着部队直接杀到朱高煦老窝。

侄子只是将叔叔囚禁在京城,并没有将他们杀掉,朱瞻基这是顾忌皇室面子。

但朱高煦不领情,还不安分,在侄子来看望他时,直接将朱瞻基绊倒,惹怒了皇帝。

面对死不悔改的叔叔,朱瞻基直接派人将力大无比的二叔,扣在几百斤的大钟下,外面点火将他烤了,朱高煦的五个儿子全部被斩杀,这一支彻底被灭了。

分析原因

明明是一样的情景,为什么朱高煦造反得到的结果会这么惨?

一、性格

朱瞻基本人比朱允炆更高一筹,性格果断,他上过战场,经过血与火的考验。听闻二叔真的造反了,亲自带兵去剿灭了他,不拖拖拉拉,快速解决问题。

朱允炆做事瞻前顾后,看重名声,他不想担杀死叔叔的骂名,嘱咐将领不能杀朱棣,这下让朱棣活得更好。朱允炆的妇人之仁,让他丧失了大好的时机,被反杀。

二、队友

朱高煦造反的盟友是他的弟弟,但是老三朱高燧,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还是向侄子投降,留下了一家老小的命。

朱允炆当时削藩,让所有的藩王都和他为敌,朱棣则是团结了一批兄弟一起干,让他一路打到南京。

三、藩王境遇

朱棣上台后对藩王权力进行了控制,藩王手中没有了军权,只有少数的护卫,这些人是无法与朱瞻基手中的正规部队抗衡的。

当年朱棣造反,手中的燕军常年征战,非常有战斗经验;反观朱高煦手中的私兵,都是临时征召,没有经验。

四、地理位置。

朱棣在北平起兵,靠近边关,兵败可以出关联手蒙古人。朱高煦却是在山东起兵,这里处在大明两京,北京和南京的中间,驻扎了大量的正规部队,朝廷直接下令迅速就会有大量正规军将他合围。

朱高煦,虽然是久经战场,但是他起兵最多是意气用事,用兵原本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可他都没有,怎么会赢?

#朱瞻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