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仗剑走天涯”觅一把“宝剑”?汉代古人有“国标”
创始人
2025-08-06 17:32:39
0

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的中国国宝级文物汉简《相利善弊剑册》,出土于内蒙古额济纳旗甲渠候官遗址。共6简,每简长22.3厘米,宽1.2厘米,木质,每简一行。六简容字210个,主要是辨识宝剑的标准和方法,提出鉴定善剑四条标准、鉴定弊剑六条标准以及辨识善剑弊剑纹饰的四条标准,这对研究汉代的金属冶炼和兵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简牍博物馆陈列展览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韩华近日接受、记者专访时介绍说,《汉书·艺文志》中有一本名为《相宝剑刀》的工具书,分二十卷记录了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如何判断和铸造好的兵器,但在后世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相关记载也不见于各类史籍和传世古书之中。

12月6日,正在甘肃简牍博物馆展陈的国宝级文物《相利善弊剑册》。杨艳敏 摄

“《相利善弊剑册》之所以能成为国宝级文物,是因为它还原了《相宝剑刀》记载的部分内容,不仅填补了中国传世典籍记录的空白,还对《汉书》所载内容起到了关键佐证的作用。”韩华表示,铸剑本身就是冶炼的一部分,因汉代出现盐铁专卖制度,当时的铸造冶炼已是非常成型的一个行业。

据《相利善弊剑册》所载内容显示,鉴定宝剑,要“起拔之,视之身中”,判断剑身的“白黑坚”及“文”。悉数满足“身中无推处”“有黑两桁不绝”“‘白坚’至逢三分所而绝”“身中生如黍粟状”四条标准,则是利而善的宝剑。

尽管《相利善弊剑册》各部分关于善剑、弊剑、善剑文、弊剑文的鉴别方法相互印证,相互补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但根据专家近年持续研究推断,其出土的6枚木简或许并非2000多年前的“完整状态”,关于对一把宝剑如何打磨、淬火方式和纹饰铸造等工艺技法并无提及。

事实上,《相利善弊剑册》不仅是汉代鉴定宝剑的“国标”工具书,还是汉代中央政权推广的官方规范文书——隶书中的写作“范本”。

图为国宝级文物《相利善弊剑册》。(资料图)甘肃简牍博物馆供图

韩华解释说,在汉景帝之前,隶书存在的一段时间是由小篆向隶书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它既有篆书的圆匀线条,也有隶书起始阶段的一些小范围的波折运笔。而《相利善弊剑册》是真正完成“隶变”以后,被汉代官方向全国推行的标准化文字“八分隶书”,不仅在字形上简化了篆书,也极大提高了书写速度。

拥有“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人家”“书于简帛”四个常设展陈的甘肃简牍博物馆,是中国汉简藏量最大的专题博物馆,亦是丝路旅游线上的热门打卡地。

“前来参与研学的学生群体想了解和体验书法,我们优先推荐的就是对《相利善弊剑册》进行临摹学习。”韩华表示,《相利善弊剑册》对孩子练习隶书会起到非常好的打基础作用,从蚕头燕尾等书法的形态来讲,可以说是最完美、最标准的隶书之一。(完)

【编辑:李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