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42年李先念急需干将,找聂帅要郑维山,聂帅:这事没得商量
创始人
2025-08-06 17:02:39
0

1942年,李先念同志在中原开辟了一块根据地,迅速发展出一支万人队伍,但有一件事令他犯了愁。

原来,他建立的这支豫鄂游击队,后面改编为了新四军第5师,部队壮大,急需得力干将来管理。

他想到了以前的老部下郑维山,四处打听才知道维山同志在聂帅手下工作。

他去找聂帅商量要人,没想到聂帅一口回绝:“这事没得商量。”

在众多开国将领中,郑将军被人称为“夜老虎”,聂帅尤为重视他,还曾三度留他不许走。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郑将军又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军政兼备的优秀将领呢?

锻造人才

新四军第5师成立后,李先念同志担任师长,兼任政委。

那时该师下辖4个旅,他想把这个师给带好,那么这4个旅的指挥员一定要好。

他一下就想到以前作战勇猛的郑维山将军,恨不得多来几个像郑将军这样的军事人才。

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道自己的老部下在聂帅那里当教导团团长。

思来想去,他决定找聂帅要人,看对方给不给。

1942年秋天,他去往晋东南,到八路军总部开会。

那时距离总部建立“前指”还有好几个月,经过“皖南事变”后,新四军重新组建并焕发生机。

会上,他见到了聂帅,开门见山地问:“听说维山同志在你那里?”

“是啊,他现在在教导团担任团长,兼任政委。”聂帅爽快回应道。

他一听,立刻回道:“他是个能打仗的人啊,你怎么把他放到教导团了?”

聂帅立刻解释说,那个教导团平时他就当主力团在用。

需要像郑维山这样的将领,抓紧时间训练学员,打仗时也是他们执行重要的作战任务。

聂帅这边刚说完,他便接上去,准备询问聂帅能不能给人。

没想到,聂帅似乎早就预料到了,他还没把话说完,聂帅就摆摆手说:“想要维山同志到你那边去吧?不行,这件事我们没得商量。”

李先念同志找来要人,这一件事情让聂帅感到人才难得。

自总部回来以后,他签了命令,要郑将军担任第4分区的副司令一职。

前面李先念同志说得没错,作为一名作战勇猛的悍将,怎么能一直在教导团里做事呢?

但聂帅并非要“压”郑将军,相反,他是在锻炼自己的这位爱将,逐步了解自己的部下。

那么,聂帅又是通过什么机会了解到郑将军的呢?

1933年12月,那时郑将军才18岁,年轻有为的他,已经是红四方面军的9军27师政委了。

在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中,他是那时最年轻的师政委,哪有恶仗、难仗,他就到哪里奋斗。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磨砺自己,也让领导同志看到了他身上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只不过,1936年西路军西征失败一事,给了他不小的打击。

他独自乞讨,历经千险返回延安,而后到抗大学习,他的老首长李先念同志也在那里进修。

2年后,他从抗大毕业,但因为之前西路军等一系列的问题,他并未能到抗日前线打仗。

中央分配他到晋察冀军区,在军政干校担任军事教员。

一个红军师政委,尤其还曾是师主力的将领,去干校教学员,如果是旁人,心高气傲一些,心中多少有些苦闷。

而他并没有什么怨言,相反,他的压力并不小。

那时的晋察冀军区,很难找到几个能独当一面的指挥员。

尤其是在红军时期,正儿八经担任师级以上主官,有较为丰富战斗经验的同志,少之又少。

像从中央红军出来的杨成武、邓华等同志,他们都被分配到了其他军分区担任主官,无暇抽身来指导指挥员们。

他的到来,无疑为这些指挥员们提供了帮助。

在干校教书的那一段时间,他教课生动形象,而且通俗易懂,学员们都爱听他讲课。

不管讲什么内容,他总会亲自示范,还会不厌其烦地为大家传授要领。

因此有不少同志,还有前线过来办事的干部,都慕名前来听课。

而这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进而聂帅也注意到了这位军事教员。

那么,聂帅又是如何把这位猛将收入麾下的呢?

经受考验

1938年后,郑维山将军就在晋察冀的军事干校里教学。

他的教学很快引起了孙毅校长的注意,他给郑将军配了警卫员和马,还推荐他当副校长,两个人相处融洽。

有一次,师生在行军途中遭遇日伪军,孙校长看着敌方人多势众,问将军该如何应对。

他说,让孙校长往前走,牵住敌人的鼻子,而他自己则绕到后面出击。

日伪没想到,在行军路上他们遭到这样的袭击,打得他们匆匆离开,而军校干部没有一个人伤亡。

时候,孙校长同聂帅讲了郑将军的表现,说他是个可塑之才,这就在聂帅心中有了印象。

但他并未立马启用郑将军,而是调他去教导团上检验了一番。

1939年3月,当地教导团成立后,郑将军就被调任去做该团的政委。

团长实际上是军区副参谋长,由于他事务繁忙,很少去教导团,所以整个团都是由将军一人一手拉扯起来的。

而在两人共事期间,唐副参谋长特地跟聂帅又提到了将军。

说他能力强,以前带一个师打仗,敌人都害怕他,带一个教导团是不在话下的。

如他所说,郑将军8个月就训练出了一批基础指战员,还选了一批战斗干部。

有一次贺老总经过晋察冀军区,稍稍考察了一番,也对将军的工作赞不绝口。

大家对郑将军的评价,让聂帅逐渐重视起这位部下,任命其担任教导团团长、政委两职。

任职当天,他还对郑将军说,之前受委屈了,他要郑重道个歉,并鼓励将军从今往后,放手大胆干。

这一番话让郑将军十分感动,他那时激动得来不及说一句话。

此前,因为西征军,他不被其他领导同志信任,便越发珍惜他人的信任。

聂帅这样鼓励和支持他,让他感触颇深,下定决心好好工作,要做出一番事业来。

后来,曾经的孙校长回忆起这一段时光,他说聂司令认定的人,一定会重用。

郑将军展现了自己的实力,聂帅是爱才之人,哪怕就是像李先念同志这样的老首长来要人,他也不愿轻易放走。

老首长来要人之后,聂帅更是任将军为4军区的副司令员,还担任晋察冀行唐前线的总指挥。

这个地方是守住当地后方机构的关键门户,可见聂帅对他的信任。

在将军的回忆中,当他得知自己要担任行唐前线总指挥时,他知道这是个无比沉重的任务。

完成得很艰辛,但他经受住了聂帅的考验,没有辜负首长对自己的信任。

1943年聂帅再向中央申请,任命将军为4分区司令员。

抗日战争中,他根据局势,提出了“夜间游击队”的打法。

用这个方法,八路军夜间打掉了不少日伪军,而将军也获得了“夜老虎”的称号。

而后到了延安,聂帅还曾第二次留下郑将军,这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1944年秋天,抗日局势有了新变化,晋察冀根据地重新划了4个军区,郑将军被派去冀中,担任副司令员一职。

不过他提出要先去延安学习一段时间,这个要求得到了批准。

第二年4月份,他带着新婚妻子一起前往延安,路途遥远,十分辛苦。

等他们抵达延安时,国内局势发生了大变化,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与此同时,他不知道的是,聂帅给到了新的安排。

到了延安以后,他就将妻子和自己的介绍信一并上交中央。

结果,负责人只收了他妻子的,开了去插班学习的介绍信,而他则没有安排,工作人员也没给他说明原因。

就在他纳闷之时,聂帅出现在他眼前,他还没搞清状况,首长就笑道:“快收拾行李,跟我回去!”

他问回哪儿,将军说回前线去,他就跟在首长后面没说话。

实际上这次截胡,就是军区的政治部主任说了他的情况,聂帅因此了解到了他的情况,就一下把他给留住了。

在这之后,他便去张家口,担任该市的卫戍司令参谋长。

只不过,与在教导团的情况类似,卫戍司令部的司令和刘秀峰都很忙,没法管军队。

于是,这副重担就落到了将军的肩膀上,不久聂帅力排众议,坚持任命将军为卫戍司令部司令员。

那么,在这个位置上,他又做出了哪些成就呢?

三留干将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家口的情况比较混乱,有国军,还有精简缩编下来的军人,再加上国共关系不稳定,当地的治安有些困难。

但在聂帅的指导,还有郑维山将军的努力之下,张家口迅速秩序井然起来。

不仅如此,1946年3月1日,就在全国局势风云变化之时,将军还接待了谈判的“三人小组”。

周总理一行人的张家口之行非常愉快,虽然迎送他们只用了两个多小时,但实际上的准备却从一个月前就开始了。

仪仗、军乐队是新鲜训练出来的,从机场到会场、机关、参观点,这一路,他更是亲力亲为,亲自把控。

解放战争打响后,埋伏在当地的国军开始活动,展开了争夺张家口的战斗。

当时的《新华日报》认为张家口可以撑3个月,但他不以为然,认为要边打边撤,拖住傅作义,防止其偷袭大部队。

不久,晋察冀军区的机关单位,逐步撤出当地,郑将军率部与国军激战三天三夜,顺利完成了作战计划。

军区内的机关和几万名干部、群众,都顺利离开了张家口。

后来,再说起这件事,聂帅无不感叹,那次郑将军是立了大功。

没有他的努力,或许后面“以打促谈”的计划实行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张家口撤离后,将军又接到了电令,要他跟着刘邓大军南下,即刻报道。

接到电话后他自然很高兴,很快就向军区的同志们作了交代,还要办调离手续。

结果两位同志跟他说,叫他先别走,朱老总找他有事情要谈。

他立马反应过来,朱老总是过来劝他不要走的。

原来,郑将军接到调令时,聂帅正在前线指挥,眼看这爱将要被调走,他心中十分不舍。

就在他愁眉苦脸自己,罗瑞卿将军过来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说给了罗将军。

罗将军建议他申请恢复野战军,让郑将军留下来,担任要职。

聂帅的报告送到中央去后,也让领导同志有些为难,最后还是朱老总出面说服了郑将军。

一开始,将军还是更愿意南下,朱老总也不强求他,要他仔细考虑一番。

不过,在走之前,他还要向自己的老首长聂帅汇报。

听完他的汇报,聂帅知道他的犟脾气又上来了,别无他法,只好再麻烦朱老总做工作。

朱老总也很忙,但他仍抽出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找他谈话。

没有厌烦的情绪,总是温和地,仔细听着青年人的想法,就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态度松动了,不再坚持南下。

这就是聂帅第三次留人,他对郑维山将军的欣赏可见一斑,将军也在他的领导下,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这件事情不久后,中央发来命令,任命郑将军担任晋察冀野战3纵司令。

那次,朱老总又找他谈话,跟他说留在华北一样也可有所作为。

几天后,聂帅从前线回来,立刻讲了郑将军,跟他说劝人留下来是他的主意。

他真心希望郑将军能留下来,继续工作学习。

郑将军说,他在晋察冀工作快10年了,对当地的父老乡亲、战友都是有感情的,舍不得轻易放开。

他对聂帅三次挽留十分感动,感谢聂帅的赏识,他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经过这最后一次劝说,郑将军正式投入到解放战争中,他担任晋察冀野战军3纵司令,带着部队在华北战场四处征战,立下赫赫战功。

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聂帅对郑维山将军的悉心栽培,使他逐渐成长,成就了一位开国中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