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德看见陈赓大声问:你躲着我,咋心里有鬼,陈:老总,我学习忙
创始人
2025-08-06 16:05:29
0

朱德看见陈赓大声问:你躲着我,咋心里有鬼,陈:老总,我学习忙

1943年的延安,一场看似平常的对话却引发了一连串令人捧腹的小插曲。那天,在中央党校的讲堂上,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刚刚结束了一场形势报告。学员们纷纷上前向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致意,唯独有一个人似乎在刻意回避。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以机智聪明著称的陈赓。当朱德发现陈赓想悄悄溜走时,不禁高声喊道:"陈赓,你小子躲着我,咋心里有鬼嘛,咋不打招呼呢?"陈赓闻言,脸上顿时泛起红晕,慌乱中只得回答:"老总,我学习忙啊!"说完,便匆匆离去。这番对话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有趣的故事?为何堂堂陈赓将军会在朱德面前如此慌张?一切还要从几天前的那棵苹果树说起...

苹果树下的小聪明

1943年的延安,正值抗日战争如火如荼之际。陈赓从前线回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虽然身在校园,但他那颗为革命事业奋斗的心从未停歇。这天下午,陈赓约上好友陈锡联,决定去拜访他们敬重的朱德老总。

两人来到朱德的窑洞前,还未进门,就被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苹果树吸引了目光。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陈赓看得眼馋,心里暗想:"这苹果长得可真好,不知道味道如何?"

陈锡联见状,笑着打趣道:"老陈,你那眼神,恐怕连朱老总都比不上这些苹果吸引人啊!"陈赓闻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笑道:"哪有的事,我这不是想着怎么夸夸朱老总的果树种得好嘛!"

就在两人说笑间,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从窑洞里走了出来。看到两位年轻将领,康克清热情地招呼道:"是陈赓、陈锡联同志啊!快请进,老总刚刚午休起来。"

陈赓和陈锡联跟随康克清进了窑洞。朱德正坐在桌前,桌上摆着几个红彤彤的苹果。朱德见到两位故友来访,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说道:"来得正好,尝尝我院子里的苹果。"

陈赓和陈锡联也不客气,拿起苹果就吃了起来。苹果确实甜美多汁,陈赓一口气吃了两个,一边吃一边夸赞:"老总,您这苹果可真甜,比我在前线吃的强多了!"

朱德听了,笑呵呵地说:"这有什么,苹果好吃是因为土地好。咱们延安的黄土地,种什么都香。"

三人聊起了前线的情况,讨论着当前的抗日形势。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陈赓和陈锡联起身告辞,朱德亲自送他们出门。

走到院子里时,陈赓的目光又被那棵苹果树吸引了。他灵机一动,对朱德说:"老总,您家苹果树结果太多了,您看,都掉到地上了。"

朱德顺着陈赓的手指看去,果然见地上散落着几个苹果。他笑着说:"既然都掉地上了,你们就把它们都捡起来吧,带回去吃,否则都烂掉了。"

陈赓闻言大喜,连忙和陈锡联一起弯腰捡苹果。两人的衣兜很快就装得鼓鼓的,足有二十多个苹果。

临走时,陈赓满怀感激地说:"谢谢老总!我们一定把这些苹果分给同学们尝尝。"

朱德笑着摆摆手:"去吧去吧,好好学习,为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看着两位年轻将领远去的背影,朱德若有所思地望着那棵苹果树。他心里清楚,今天下午并没有刮风下雨,苹果怎么会无缘无故掉那么多呢?想到这里,朱德不禁莞尔一笑,喃喃自语道:"这个陈赓,还是那么鬼灵精怪。"

回到学校后,陈赓和陈锡联将苹果分给了同学们。大家一边品尝着难得的美味,一边感叹朱老总的平易近人和关怀之情。陈赓心里暗自得意,觉得自己的小聪明为大家带来了一份甜蜜的惊喜。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看似天衣无缝的"苹果计划",很快就会被揭穿,并引发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后续事件...

朱德问陈锡联:今天在我家院子里怎么捡了这么多苹果?陈:地上有很多苹果嘛

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朱德正在院子里打太极拳,忽然看到陈锡联匆匆而来。朱德停下动作,笑着招呼道:"小陈,这么早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陈锡联略显局促地回答:"老总,我是来请教一些问题的。"

朱德点点头,说道:"好啊,进屋聊吧。"

两人走进窑洞,朱德让陈锡联坐下,自己则给他倒了杯热茶。朱德笑着说:"说吧,有什么问题要请教?"

陈锡联正要开口,忽然注意到桌上放着几个红彤彤的苹果,顿时想起前几天的"苹果事件",不禁有些心虚。朱德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忽然问道:"对了,小陈,上次你和陈赓来我家,怎么在院子里捡了那么多苹果啊?"

陈锡联一时语塞,支吾道:"那个...老总,不是地上有很多苹果嘛..."

朱德笑而不语,只是静静地看着陈锡联。陈锡联被这目光看得更加不自在,终于忍不住说道:"老总,其实...其实那天地上并没有那么多苹果。是陈赓看树上的苹果太诱人,就想了个办法..."

朱德听完,哈哈大笑起来:"我就知道是这样!那个陈赓,还是那么机灵鬼。"

陈锡联见朱德并未生气,也松了一口气,笑着说:"老总,您别怪陈赓。他是想让更多同志尝尝您家的好苹果。"

朱德摆摆手,说道:"我怎么会怪他呢?只是觉得你们这些年轻人,有时候太过聪明了。"

说到这里,朱德忽然正色道:"小陈,你知道为什么我要种这么多苹果树吗?"

陈锡联一愣,摇摇头说:"不知道,请老总指教。"

朱德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院子里的苹果树说道:"我种这些苹果树,不仅是为了自己吃。更重要的是,我想让更多的同志们尝到甜头。革命是艰苦的,但我们也要让同志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陈锡联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老总,您的心胸真是宽广。"

朱德转过身,微笑着说:"所以啊,你们下次想吃苹果,不用偷偷摘。直接来找我要就是了。我种这些苹果,就是为了和大家分享。"

陈锡联听罢,内心既感动又惭愧。他站起身,郑重地说:"老总,我代表陈赓和其他同志们向您道歉。我们不该用这种方式..."

朱德打断他的话,笑着说:"好了,不用道歉。我反而要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同志们之间的友爱。"

就在这时,窑洞外传来一阵脚步声。朱德和陈锡联循声望去,只见陈赓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

陈赓一进门就喊道:"老总,我来认错了!那天的苹果是我..."

话还没说完,他就看到了坐在那里的陈锡联,顿时愣住了。朱德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好啊,你们俩还挺有默契的。一个来请教问题,一个来认错,都是为了苹果的事。"

陈赓这才明白过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道:"老总,我...我是听说陈锡联来找您,怕他说漏嘴,所以..."

朱德笑着摇摇头,说:"你们啊,还是太年轻。做错事就要勇于承认,这才是一个革命者应有的品质。"

陈赓和陈锡联听了,齐声说道:"是,老总教训得对。"

朱德看着两个年轻人,眼中充满了慈爱。他走到苹果树下,摘下几个熟透的苹果,递给陈赓和陈锡联,说道:"来,尝尝今年的新苹果。以后想吃,就直接来找我。记住,我们是同志,是战友,不需要用小聪明来掩饰自己的需求。"

陈赓和陈锡联接过苹果,心中充满感激。他们明白,朱德不仅给了他们苹果,更给了他们一堂生动的革命品德课。

这件"苹果事件"很快在延安传开,成为了一个广为流传的小故事。它不仅展现了朱德的宽厚品格,也体现了革命队伍中同志之间的真挚情谊。而对于陈赓和陈锡联来说,这无疑是一次难忘的教育,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

朱德特地召集陈赓等几人到自己家院里,让大家亲自尝一尝苹果

"苹果事件"过后不久的一个午后,延安的天空湛蓝如洗,秋风送爽。朱德的院子里,几位年轻的革命同志正聚在一起,他们是陈赓、陈锡联、李井泉和肖华。朱德特地召集他们来到自己家,目的很简单——让大家亲自尝一尝那些引发波澜的苹果。

朱德站在苹果树下,笑容可掬地说:"同志们,今天请你们来,是想让大家一起品尝这些苹果。这些苹果可不一般,它们可是'闹出了不少事'呢。"

陈赓听了,不禁红了脸,低声说:"老总,您就别取笑我们了。"

朱德哈哈大笑,说道:"取笑?不不不,我是要感谢你们。正是因为你们的'小聪明',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李井泉好奇地问:"什么问题?"

朱德环顾四周,缓缓说道:"我种这些苹果树,本意是想与大家分享。但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没有主动邀请同志们来品尝。这让你们产生了误会,以为这些苹果是我自己独享的。"

肖华听罢,连忙说:"老总,我们哪敢这么想。您一向待我们如亲人。"

朱德摆摆手,说:"话是这么说,但我们做事要实在。光说不够,还要付诸行动。所以今天,我特意邀请你们来,就是要让大家亲自摘苹果、吃苹果。"

说着,朱德拿起一个竹竿,示意大家:"来吧,我们一起摘苹果。"

陈赓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犹豫。朱德见状,笑着说:"怎么,还怕摘坏了我的苹果树?放心,这树结实着呢,经得起你们折腾。"

听了这话,大家才放下心来,纷纷拿起竹竿,开始摘苹果。

陈锡联小心翼翼地用竹竿碰了碰一个红彤彤的苹果,苹果应声而落。他赶紧捡起来,仔细端详,惊叹道:"老总,这苹果可真漂亮。"

朱德笑着说:"漂亮是漂亮,但要尝尝才知道味道如何。"

陈锡联闻言,二话不说就咬了一口。苹果汁水四溢,甜美的滋味在口中蔓延。他忍不住赞叹:"太好吃了!"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开始品尝。院子里顿时响起了此起彼伏的赞美声。

李井泉一边吃一边说:"老总,您这苹果种得可真好。比市面上买的甜多了。"

朱德笑着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用的是有机肥料。你们别看这苹果树,它可是吃了不少'粪'呢。"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肖华说:"老总,您这话说的,把苹果都说俗气了。"

朱德不以为意,反而认真地说:"俗气有什么不好?我们革命,就是要接地气。种地、种树,这都是最接地气的事。我们要把革命精神根植于这片土地,就像这苹果树一样,扎根于黄土地,结出甜美的果实。"

陈赓听得入神,不禁感叹道:"老总,您这番话,比苹果还要甜。"

朱德笑着说:"甜不甜的,你们自己品味。我就是想告诉你们,革命工作和种苹果树一样,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今天你们摘的每一个苹果,都凝聚了无数的汗水和心血。"

正说着,康克清从窑洞里走了出来,手里端着一个大盘子。她笑着说:"你们光顾着吃苹果,都忘了喝水了吧?来,尝尝我刚泡的菊花茶。"

大家连忙道谢,接过茶杯。清香的菊花茶和甜美的苹果相得益彰,让这个秋日的午后变得格外美好。

朱德看着眼前的场景,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同志们,我希望你们记住今天的情景。我们革命队伍就该是这样,同甘共苦,有福同享。以后你们想吃苹果,随时来摘。但是记住,摘了要分享,不许独吞。"

大家听罢,都笑着应和。陈赓更是拍着胸脯保证:"老总放心,我们一定谨记您的教诲。以后苹果的事,绝不会再有什么'小聪明'了。"

朱德哈哈大笑,说:"好,我相信你们。来,我们再摘些苹果,带回去和其他同志们分享。"

于是,大家又忙活起来,摘了满满一筐苹果。临走时,朱德还特意嘱咐他们:"记得告诉其他同志,我这院子里的苹果树,是属于大家的。想吃随时来,但要记得适可而止,不要贪多哦。"

陈赓等人听了,都郑重地点头答应。他们明白,朱德不仅给了他们甜美的苹果,更给了他们一堂生动的革命课。这次"苹果会",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情怀,什么是同志之间的真挚友谊。

朱德让陈赓等人带回部分苹果分给其他同志,并嘱咐他们以后想吃随时来

秋日的阳光洒在延安的土地上,朱德家院子里的苹果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陈赓、陈锡联、李井泉和肖华正准备告别朱德,他们的怀里和手中都抱着满满的苹果。这些红彤彤的果实不仅承载着甜美的滋味,更寄托着朱德对革命同志们的深厚情谊。

朱德站在院子门口,笑眯眯地看着这群年轻的同志们。他说道:"同志们,这些苹果你们带回去,记得要分给其他同志。咱们革命队伍里,就要讲究有福同享。"

陈赓点头应道:"老总放心,我们一定会把苹果分给其他同志的。您的这番心意,我们一定会传达到。"

朱德欣慰地笑了笑,继续说道:"还有啊,以后你们想吃苹果,随时可以来。不过要记住,来的时候最好多带几个同志,热闹热闹。"

李井泉听了,忍不住问道:"老总,您不怕我们把您的苹果都吃光了吗?"

朱德哈哈大笑起来,说:"吃光了再种呗!再说了,你们吃不了那么多。这苹果树结果多着呢,够大家吃的。"

肖华若有所思地说:"老总,您这苹果树,种得可真有意思。"

朱德眼睛一亮,问道:"哦?怎么个有意思法?说来听听。"

肖华略显腼腆地说:"我觉得,这苹果树就像是我们的革命事业。它需要精心培育,需要时间成长,最后才能结出甜美的果实。而这果实,是要与大家一起分享的。"

朱德听罢,连连点头:"说得好!你们几个小伙子,悟性不错嘛。"

陈锡联也插话道:"老总,我觉得您让我们带苹果回去分享,其实是在教育我们要有集体主义精神,对吧?"

朱德笑着说:"不错,你们能想到这一层,我很高兴。革命工作,就是要讲究集体主义。我们每个人都是革命这棵大树上的一片叶子,只有团结一致,才能让这棵树茁壮成长。"

陈赓听了,忽然想起了什么,说道:"老总,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您总是强调要我们多来摘苹果。"

朱德饶有兴趣地问:"哦?你说说看。"

陈赓认真地说:"您是想让我们经常来看看您,跟您聊聊天,汇报工作。苹果只是个由头,您真正想的是和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对吗?"

朱德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说道:"不错,你小子悟到了。我们革命队伍里,上下级之间就要多交流。你们来摘苹果,我们聊聊天,说说工作,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几个年轻人听了,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朱德见状,又补充道:"还有啊,你们以后来摘苹果,可以多带些基层同志来。我想听听他们的想法,了解了解基层的情况。"

李井泉立刻表态:"老总放心,我们一定会照您说的做。"

朱德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指了指他们怀里的苹果,说:"好了,你们快回去吧。别让这些苹果在太阳底下晒坏了。记住,分苹果的时候,要先照顾那些平时工作特别辛苦的同志。"

陈赓等人齐声答应:"是,我们记住了。"

临别前,朱德又叮嘱道:"对了,你们回去后,告诉其他同志,我这院子里的苹果树,是大家的。想吃随时来,但要记得适可而止,不要贪多。咱们是来学习革命精神的,不是来当吃货的。"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纷纷表示一定会把老总的话传达到。

看着几个年轻人离去的背影,朱德站在院子里若有所思。他知道,这些苹果承载的不仅仅是甜美的滋味,更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他相信,通过这样的交流和分享,革命队伍的凝聚力会越来越强,革命事业必将如这苹果树一般,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就在这时,康克清从屋里走出来,看到朱德站在院子里出神,便问道:"他们走了?"

朱德点点头,说:"走了。带着满满的苹果和满满的收获。"

康克清笑着说:"你呀,就喜欢借物说教。不过,这种教育方式确实很有效。"

朱德也笑了,说:"革命工作,就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这些年轻人,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未来。我们要用心培养他们,就像培育这些苹果树一样。"

康克清赞同地点点头,说:"你说得对。来,我们也去摘几个苹果吧。晚上蒸一蒸,当做甜点。"

朱德欣然同意,夫妻俩携手走向苹果树。在这个金秋的午后,朱德家的院子里,不仅飘荡着苹果的芳香,更弥漫着浓浓的革命情怀。

这个"小聪明"事件让朱德认识到革命队伍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良倾向,他决定对此进行批评教育

朱德站在窑洞前的小院里,望着那些郁郁葱葱的苹果树,陷入了沉思。"苹果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它所揭示的问题却让他无法轻易释怀。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实际上折射出了革命队伍中存在的某些不良倾向,朱德决定必须对此进行认真的批评和教育。

第二天一早,朱德召集了军区的主要领导干部开会。当大家都落座后,朱德开门见山地说道:"同志们,今天叫大家来,是想谈谈最近发生的'苹果事件'。这件事虽小,但反映出的问题却不小。"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听着。

朱德继续说道:"有些同志为了吃到我院子里的苹果,想出了各种'小聪明'。比如有人借口送公文,有人说是来汇报工作,还有人干脆翻墙偷摘。这些行为,看似无伤大雅,实则暴露出我们队伍中存在的一些不良倾向。"

他环视四周,看到有些同志低下了头,有些则面露惭愧之色。

"首先,"朱德语气严肃地说,"这反映出一些同志缺乏正直诚实的品质。革命工作需要的是光明磊落,而不是耍小聪明。如果连这点小事都要弄虚作假,那在大是大非面前,还能保持多少革命操守?"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每个人都在认真思考朱德的话。

朱德接着说:"其次,这种行为反映出一些同志的集体观念淡薄。那些苹果本来就是大家的,为什么要偷偷摘?这说明有些人还存在着'独占'思想,没有真正树立起'革命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再者,这件事也暴露出我们的纪律松弛。有些同志为了一己私欲,不惜违反规定,甚至翻墙入院。如果在战场上也这样我行我素,后果将不堪设想。"

朱德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最后,"朱德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这个事件也反映出我们领导干部与基层同志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如果平时多与同志们交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说到这里,朱德停下来,扫视了一圈在座的同志们,然后说道:"我们要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个'吃苹果'的问题,而是关乎我们革命队伍的作风建设。我们要引以为戒,从这件小事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革命品格。"

接着,朱德提出了几点具体的整改措施: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强化纪律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论大事小事都要按规矩办事。"

"第三,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集体'的观念。"

"第四,改进领导作风,加强与基层同志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第五,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朱德的这番话,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会议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反思,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改正自己的错误。

从那天起,延安军区的作风建设有了明显改善。同志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工作效率也有了显著提高。而朱德家院子里的苹果树,也成了一个生动的教材,时刻提醒着大家要牢记革命宗旨,保持优良作风。

随着时间的推移,"苹果事件"渐渐被人们淡忘,但它所带来的教训和启示,却深深地植根于延安军区的每一个角落。朱德的苹果树依旧年年结果,而革命队伍的精神之树,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愈发枝繁叶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南山抱元... 淮北市杜集区矿山集街道南山抱元茶农文旅融合项目 中标结果公示 项目名称 淮北...
7岁男孩补课期间不幸从14楼坠... 到8月6日,虽然事情已经过去11天,但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的曾先生和王女士一家人依然处于极度悲痛之中。...
图书馆少儿阅读区情侣躺地搂抱亲... 8月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一对情侣在长沙岳麓图书馆少儿阅读区亲密躺地搂抱超10分钟,引得不少...
男子向飞机上女友求婚答应后飞机... 当地时间8月2日,土耳其阿达纳省一男子策划了一场浪漫的空中求婚。但在飞机上的女方激动回应“我愿意”后...
最新消息:28℃!暴雨即将抵达... 今天(8月6日)6时48分 武汉市气象台发布 高温橙色预警 预计今天白天 武汉大部分街道(乡镇) 最...
原创 1... 最近,菲律宾和印度在南海进行的首次联合航行,通过大规模的军舰部署让人感受到一种紧张的气氛。尽管两国媒...
原创 为... 各位看官大家好,今天咱们继续聊历史人物那些事,在多数人的记忆中,朱元璋或许是一个冷酷无情、凶狠残暴的...
原创 皖... 国共内战,命运迷局 1941年1月,在安徽南部的群山之间,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悄然展开。国民党调集...
原创 天... 天宝年,朝局翻滚背后容易忽视的军权消长 实际上,在眼花缭乱的政治人物背后,唐朝几大劲旅的变迁与消长直...
原创 解... 东汉初期,民不聊生,各地频发起义战争,在这个中原无人统领大局的时期,刘秀以武力进攻的同时也采取政治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