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打过日本人的,都应该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今天,就给大家介绍这么一位抗日名将,他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是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后来在辽沈战役中,被我军于长春俘虏,主席对此人十分的有兴趣,之后还专门请他来家里吃饭,他就是郑洞国。
郑洞国是湖南石门人,因为家里还算是中产阶级,因而他从小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五四运动时,正在石门县城求学的郑洞国深受感染,他一心想要参军救国,1921年,郑洞国考入湖南陆军讲武堂,不过因为当时军阀连年混战的原因,学堂也被迫停办了,1923年,他考入了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
在这里,郑洞国结识了自己的老乡王尔琢,一年后,他从王尔琢处听闻广州有个黄埔军校招生,他就兴致勃勃的来到广州,可是到了这里,军校却是已经过了报考日期了,就在他急的团团转的时候,老乡黄鳌来了,他说自己唯恐考不上,因而就报了两次名,谁知第一次考上了,黄鳌说,自己可以把这个名额给郑洞国,他十分高兴。
让人尴尬的是,两人入学后,被分配到一个队,老师点名时,竟然发现两个黄鳌,郑洞国报名顶替一事便捅到了校方,郑洞国主动找到领导,谈了自己的志向,老师对他很理解,就允许他恢复真名,还允许他继续求学,从黄埔毕业后,郑洞国被编入教导一团,任连党代表。
此后他参加了东征,北伐,中原大战等,1933年,郑洞国时任国民政府第2师4旅旅长,他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他由此也成为了国民党将领中,最早参与对日抗战的将领之一,七七事变时,郑洞国升任少将师长,他率部参加了保定会战,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等等,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中国远征军成立后,郑洞国又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
在东南亚地区,郑洞国指挥军队在缅甸战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仅如此,他率领的队伍还受到了盟军的称赞,开罗会议后,蒋介石专门到印度检阅了郑洞国的部队,很是满意。1945年9月,郑洞国作为第3方面军副司令长官,参与了日本的投降仪式。
解放战争初,国民党东北战场负责人杜聿明因病在北京,郑洞国随后被调到东北,成为其东北最高司令长官,1948年,国共在东北的形势扭转,那个时候,连郑洞国都不怀疑解放军会攻下整个东北,9月发动的辽沈战役中,郑洞国被部下挟持起义,长春由此获得解放。
此后,郑洞国任水利部参事,1954年,郑洞国收到毛主席的请柬,主席请他到家里吃饭,郑洞国赶到后,主席笑着说“郑洞国,郑洞国,你的名字可是真响亮”就在郑洞国准备抽烟时,主席亲自给他点上火,这一幕让郑洞国感慨颇深。
后来,主席亲自提名郑洞国任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务,晚年的郑洞国一直致力于两岸统一,他临终前最大的遗愿也是很遗憾的没看到祖国的统一,1991年,郑洞国去世,他死后,大陆以及台湾两地都为他举行了追悼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