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之后,经过军委批准,成立了西路军。西路军成立后,在陈昌浩等人的领导下,渡过了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作战。不过,因为后勤供给以及对敌情预估不足等种种问题,西路军遭遇失败,余部分成三个支队突围。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西路军分散突围阶段的三个负责人之一,他的名字叫毕占云,曾担任红五军参谋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毕占云担任了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并被授予中将军衔。那么,毕占云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毕占云出生于1903年,四川省广安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成年之后,为了谋生,毕占云进入四川军阀的队伍,成为一名军人。1927年,毕占云改投湘军。1928年,毕占云在跟随国民党部队进攻井冈山时,意识到红军才是真正为群众战斗的队伍,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加入了红军,成为工农革命队伍中的一员。
加入红军之后,毕占云担任了红四军特务营营长等职务,同年,他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在这之后,毕占云参加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反“围剿”以及中央根据地的开辟与建设。另外,在中央根据地的历次反“围剿”中,毕占云都不畏生死,与敌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也在战争中学习了战争,逐渐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一名优秀将领,担任了红二十二军六十六师师长、军参谋长,红一军团一师参谋长等职务。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毕占云跟随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踏上了长征之路。长征初期格外艰难,毕占云也经历了湘江战役、遵义战役等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为红军跳出国民党包围圈贡献了一份力量。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会师,两大方面军会师之后,为了加强红四方面军的建设,中央把红一方面军的一批干部调到红四方面军,这其中就包括毕占云。到红四方面军后,毕占云担任了总部二科科长等职务。在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南下过程中,毕占云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并与一批有识之士最终促成了红四方面军重新北上,红军三大主力也在甘肃会师,长征结束。
长征结束后,毕占云进入了西路军,担任了红五军参谋长等职务,在陈昌浩的率领下渡过黄河,进入河西走廊作战。只是西路军作战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几乎全军覆没,1937年3月14日,石窝山会议之后,西路军分成三路突围,三个带队突围的负责人分别是李先念、毕占云与王树声。
当时李先念率领红三十军剩余的五个营组成左路支队,最终走出了茫茫的祁连山。王树声率领红九军余部组成右路支队,只有极少数人突围成功。而毕占云则率领红五军余部就地坚持游击战争,也只有极少数人突围成功。
西路军战败后,毕占云历经千难万险,于1937年夏天重返延安。返回延安后,他在我党的领导下投身后续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当中,并为国家的独立以及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建立新中国的功臣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毕占云担任了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以及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务,并在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7年,毕占云在郑州因病去世,享年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