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她是国民党元老,临死前对周总理说的一句话,让总理瞬间泪流满面
创始人
2025-08-06 13:03:13
0

前言

1972年,在北京的某家医院里,所有人都眼含泪光。病床上的老人已经是弥留之际,直到看见周总理匆忙赶来,才颤颤巍巍的说出自己的遗愿,

让在一旁的总理泪流满面

这个老人究竟是谁?让总理如此的看重,在她的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呢?

画界大佬

这个让周总理泪洒当场的老人叫

何香凝

,是中国美术协会第二任主席。因早年跟随丈夫去往东京,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她前期的作品一直都有日本画风的影子。回国后,也一直利用空余的时间作画。她擅长于花鸟,偶尔画些山水,在她的笔下,所有的生灵风景都显得栩栩如生。

她对于作画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她的画作讲究的是画中的意境和画中所反馈出来的现实情况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的画作时常展现出

强烈的抗争之意

。也可以说,她的画作表现的意境就是中国当时社会现状的缩影和她本人这一生的心路历程。

在她死后,为了纪念她有人申请以她的名字建造一座美术馆,国家特地批准了这件事情。当时的国家领导人

江泽民同志为了表达对此馆的重视还亲笔写下了美术馆的名字

。这个美术馆里的所有画作以及其他形式的作品都来自何香凝一人之手,还一度成为了

中外学者研究近代美术史的重要学术基地。

除此之外,她的画作还被国家邮局所收录,

特地绘制并发行了特种邮票

。后来,国家为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防止珍贵文物的流失与贩卖,在国家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当中,

何香凝的作品也被划分到一律不许出现在镜头下面的文物作品。

在何香凝的葬礼上,

不仅是周总理,就连中共中央以及毛主席、朱德等重要领导人都前来吊唁。

在中山陵园举行了庄严肃穆的葬礼。为何一个美术界的主席会有如此大的面子,使得当时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都对此非常的重视呢?她的真实身份真的只是美术界泰斗如此简单吗?

国民党元老

其实,香凝除了是美术界的泰斗之外,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

国民党的元老级人物

。1903年,何香凝为支持丈夫去日本留学的想法,变卖了家中所有的东西当做路费,跟随丈夫去往东京学习先进的思想。

夫妻二人在留学期间,相识了

孙中山等革命青年

,为孙中山所倡导的革命思想深深吸引。她与丈夫不断地被新思想、新知识所熏陶,逐渐有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她与丈夫纷纷加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革命队伍当中。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

香凝夫妇与孙中山先生一起投入到了中华民国的建设之中

。后因袁世凯暴露本性,一心想着建立自己的帝国。众人看到袁的野心如此巨大,甚至还想着要复辟自己当皇帝后,香凝又积极参加了各种讨伐袁的运动和斗争。

因这次革命的失败,所以香凝夫妇以及孙先生再次回到日本,并在日本深刻反思与总结了失败的原因以及教训。孙认为是因为党内的人心过于涣散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他想要废除旧的国民党,另外组织一个新的政党来取代当时溃败不堪的旧国民党。

香凝夫妇对孙的建议进行了深刻的研究与分析后,

一致认为孙的决定是正确的

。因此,几人在日本便展开了重组党内力量的各种工作,

并与孙同期加入了新的中华革命党。

与孙一起重建了之后真正的民国,还有了自己所规划的法律条款。

1924年,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会议上确立了香凝妇女部部长的职位。

香凝深刻的认识到男女不管是在法律还是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于是,

她积极领导女性争取相应的权利

,她主张女子应跟男子有同样的地位,享有同样的教育权,经济和法律上确认男女平等的原则,

大大促进了女权的发展。

除了在政治上争取男女平等的权利外,香凝还把这件事落到了实事上。1924年年初,经过国民党中央妇女部的决议,

香凝在广州设立了3所女子学校,

招收了五百多名女学生女工人入校学习。还开设了夜校的课程,专门为那些白天没有时间学习的女工们。

在学校里,不仅传授给女工们先进的思想知识,还传授给女工们必要的生存技能,让她们也可以像男人一样出去工作养活自己,而不只是在家依附男人度日。

随着中国当时的社会形势越来越严峻,战争的不断发生致使百姓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香凝便随同宋庆龄一起建立了红十字会,

专门救助那些在战场上的伤员与贫困疾苦的百姓。为当时的战争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1925年,上海的工人为反帝斗争集体罢工,香凝为了支持这些工人,开设了救助站以满足罢工家庭的生活需要。还在救助站的旁边开了一家合作社,提供给那些工人工作,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这些举动获得了百姓们的认可和欢迎。

九一八事变后,何香凝知道了东北沦陷的消息后,气愤至极立刻赶回国内,在上海进行了一系列的抗议,她认为政府应该对日宣战,把失去的土地夺回来,还斥责蒋介石的各种专政独裁,支持群众的救亡运动等等。最重要的是,她为了筹集资金,

不惜卖了自己的画作来为抗日战争做资金的筹备。

第二年,

“一·二八”事变的突然爆发

,使得何香凝立刻紧急组织了救护队、难民收容所等,还奔赴到前线去慰问将士们,看到前线的物资严重不足时,便发起了募捐活动,争取为前线的将士们争得一线生机。

更是在国共合作期间,为促进国共合作做出了不小的努力。不仅如此,还组织国民党的民主力量,

反抗老蒋的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方针。

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号召,表明自己接受党的领导。

在1949年4月,何香凝带着儿女来到了北京,正式的融入了我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晚年何香凝因肺炎进入医院,在院期间医生们全力治疗拯救,但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

在她最后的弥留之际,周总理亲自来到医院慰问。

见到总理的她显得异常的激动,尽管病痛的折磨已经使她没有力气,但她还是强忍着疼痛说出了自己最后的遗言。那就是,

和自己的丈夫廖仲恺一起合葬

,因为这是夫妻二人一起约定好的事情。总理连连答应,听到这一肯定的回复,她欣慰的笑了。

“天足缘”

在何香凝最后的时光里,她时常想起自己的丈夫,跟孩子们说着自己与丈夫的相识相知。何香凝出生于广东的南海,父亲是一个茶叶商人,

所以自小的生活环境相当优越。

而何家也希望自己的掌上明珠能够成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

那个时候缠足裹脚还在盛行当中,可是从小天资聪慧的香凝早早便知道了那些

“天足”女兵们的英勇事迹,对于这些封建陋习,她表现出坚决的反对与抗衡。

每当母亲强行给她缠足她便会趁家人不注意悄悄的拿剪刀剪掉。何家夫妇实在是拿女儿没办法,也就由她去了。

可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当各大媒婆都知道

香凝有一双“天足”的时候

,便再也没去何家提过亲。这可把何家夫妇急坏了,女儿嫁不出去在当时不亚于是一种罪过。对此,香凝倒是并不在意,她还是整日的看书看报,学习知识。

碰巧的是,在香港皇仁书院就读的

华侨廖仲恺

,因学习了先进的思想,同样反对那些封建陋习,对于那些裹脚的女人他一个也看不上。为此还杨言要

娶一个没有裹脚的“天足”女人

,何家夫妇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激动,立刻派媒人去说和。不曾想,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便确立了关系。何家夫妇为两人准备了婚礼,就这样这对被誉为

“天足缘”的婚姻,也成了当时大家羡慕的良缘。

思想开拓的两人,在自己的小家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美满的生活。后来,

两人孕育了一双儿女,

生活过的幸福美满。在日本留学期间,两人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所建立起来的国民新政府,跟随先生做了许多革命事件。

不幸的是,

廖仲恺因遵循先生遗愿誓死与国民党右派抗战到底,遭到了右派的暗杀

,死在了国民政府的门口。妻子香凝悲痛万分,替丈夫收殓了尸体后,

承接丈夫的工作与国民党右派死磕到底。

还教育自己的一双儿女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这也就为香凝后期反蒋倡共做了巨大的铺垫。

回顾何香凝这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

不仅如此还是妇女运动的领袖

,为男女平等的原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为国家做出的一系列贡献,值得我们去铭记。这样的先锋人物应该是后人学习和敬畏的榜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上海千鉴汇珍艺术品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邓海军,注册资本700万人民币,...
原创 张... 张辽和张郃都是曹魏五子良将,也都是降将出身,张辽之前从吕布,在吕布败亡后,张辽率众降曹操,任中郎将,...
原创 总... 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中,开国总理当着各国记者的面发火,并且愤怒地陈述观点,有且仅有一次:在抗美援朝战争前...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 药师佛、阿弥陀佛与真武大帝铜造像 大同市博物馆巡礼之四 钧魂分享 钧魂:青铜专业委员会会员 爱好古陶...
原创 宋... 转眼间,冬天就到来了,全国各地想必都开始开始降温了, 尤其是北方一些城市,甚至已经开始供暖了。 对于...
原创 南... 南宋的“归正人制度”及宋金二次议和的“南人归南北人归北”造成了南北百年隔阂,也是明朝建立前南北不相融...
原创 唐... 元载,字公辅,生于今陕西凤翔县,是中国唐朝中期一位极具争议的政治人物。他的生涯堪称一部从底层奋斗至权...
原创 助... 2010年12月13日,是南京沦陷73周年的日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收到了一批抗日战争...
原创 德... 徐奋鹏在《古今治统》(可与《资治通鉴》相毗美的史学巨著)记载:“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
弼马温是个技术岗位,齐天大圣原... “末等。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