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是战国末期的秦国君主,在他统治期间,秦国得以横扫六国一统天下。而在统一天下后,秦始皇仍然不满足。先后发动了北击匈奴与南征百越的军事战役,再次拓展了秦朝的疆域。两项军事行动中,北击匈奴使用三十万军队不难理解,因为匈奴比较强大。
不亚于一个中型诸侯国,然而南征百越动用五十万军队,这就有些让人难以理解了。就百越与匈奴的实力对比来看,很明显匈奴强于百越。而攻打匈奴动用三十万军队,攻打百越却动用五十万军队,这有些说不过去。且当时的百越,虽然没有明确的人口记录。
但从秦朝也就一千多万人口来推算,百越的人口绝对不会超过百万。即使算它一百万人口,征服一百万人口的百越,需要动用五十万军队?即使百越是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但考虑到老弱妇孺,百越真正能用于作战的军队,恐怕也就只有五十万。
人数上是与秦朝相当,但是战斗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秦朝的军队经历了战国末年统一战争,作战经验丰富,且有文化科技上的优势。所以五十万百越军队,也没有能力与五十万秦军抗衡。既然如此,为什么秦朝还要动用五十万军队南征百越呢?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是秦朝军队从北方前往南方,一定会水土不服。加上岭南多瘴,非战斗减员可能远超过战斗减员。所以为了保证还可以作战的军队有一定数量,多派一些军队是最好的保险措施。如果说征服百越不需要这么多军队,所以少派一些。
但这些军队因为疾病丧失战斗力,让军队人数不如预期。秦朝也就只能增派军队,既然如此,还不如最开始就多动员一些军队,来得更加有效率。其次秦朝南征百越,目的也不仅仅是军事上打败百越,还需要经营百越。因此五十万军队征服百越后。
其中一定会有一部分军人复员为平民,来经营百越。所以这五十万军队中,可能还有一定的数量是为了经营百越而动员的遗民,不一定所有人都是战斗人员。最后一点原因,我认为秦朝这五十万军队,名义上是征服百越,实际上还有巩固南方统治的寓意。
因为楚国是秦国统一战争中抵抗最激烈的国家,即使是楚国被消灭了,秦国在楚地的统治也不是很稳固。这种情况下,秦朝军队通过楚地去南征百越,有没有可能遇到反抗,其实秦朝是不把准的。如果派的军队太少,有没有可能会被楚人从背后捅刀。
激发楚地的暴乱呢?因此多动员一些军队,既是为了经营百越,也是为了在进军百越的过程中,可以威慑住楚地遗民,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对秦军做一些小动作,也展示了秦国军事力量的强大。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