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指新皇帝的父亲,太上皇的出现通常有三种情况,一种是当皇帝没意思,一种是皇帝被迫退位,第三种情况是皇帝即想退位又想掌握实权的。
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十五位太上皇,他们都是谁?
最幸福的太上皇刘太公
刘太公,沛郡丰邑中阳里(今江苏)是汉太祖刘邦的父亲,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太上皇。
公元前205年,汉军被项羽击败,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及其妻子吕雉,被项羽俘虏。
公元前203年,项羽想要用刘太公的性命逼迫刘邦投降,刘邦却说我父亲便是你父亲,你想杀就杀吧。
结果惹来项羽大怒,随即就想杀掉刘太公,幸得项伯劝阻才放了刘太公,之后楚军逐渐失利,索性放了刘太公和吕雉。
刘邦称帝之后,就将刘太公接去了长安,还册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公元前197年,刘太公去世。
被毒杀的太上皇拓跋弘
拓跋弘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拓跋弘是北魏文成帝的长子,其母为李贵人,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他一出生就被交给冯皇后(文明皇太后)抚养。
公元456年,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
文成帝死后,拓跋弘被立为皇帝,尊冯皇后为皇太后,但是,在献文帝即位之初,一切朝政大权都被大将军乙弗浑掌管,随意诛杀大臣。
天安元年,乙弗浑谋反伏诛。
献文帝终于得以亲政,在即位后期献文帝和皇太后之间的矛盾逐渐积累,在皇兴五年,拓跋弘想要将皇位禅让给叔父子推遭到冯太后的反对,随后拓跋弘退位称太上皇帝。
承明元年,太上皇拓跋弘暴崩在永安殿中,年仅二十三岁。
淫乱的太上皇高湛
长广王高湛,是北齐神武帝高欢第九子,其母为神武娄太后娄昭君,高湛是北齐的第四位皇帝,是北齐唯一登基后又退位的皇帝,实际上高湛在做皇帝之前就非常好色,还惦记上了自己的嫂嫂。
高洋在世的时候,高湛不敢有任何想法,天保十年十月,高洋病逝,临终前要高演和高湛尽心辅佐皇太子。
两人表面上答应的很好,等高洋死后,两人立马露出了另一副嘴脸,高洋的长子高殷即位不到两个月就被娄太后下诏废为庶人。
皇建元年,常山王高演继承帝位,是为孝昭帝,孝昭帝在位一年便去世了,年二十七岁,之后是皇帝轮流做,今年是高湛。
皇建二年,高湛被推上皇位,改皇建为大宁元年,封王妃胡氏为皇后,在高湛成为皇帝后逐渐暴露本性。
他强迫嫂嫂(文宣皇后)李祖娥行苟且之事,后杀其子高绍德。
大宁四年,武成帝高湛传位于皇太子高纬,退位为太上皇。
天统四年,太上皇高湛驾崩,时年三十二岁,庙号世祖。
生育最多的太上皇李渊
唐高祖李渊是唐朝的开国皇帝,陇西狄道人,其母为独孤信第四女元贞太后,在隋朝末年起兵,后建立唐朝,改元武德,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爆发,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杀。
李渊被迫立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随后退位为太上皇,贞观九年,李渊病逝,享年70岁。
两次为帝的太上皇李旦
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之子,排名第八,始封殷王,领冀州大都督,后封豫王,又封冀王,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洛州牧,徙封相王,后复封豫王,武则天封掉唐中宗,立为皇帝,武则天登基建立武周,李旦为皇嗣。
中宗返回洛阳后,复为皇太子,封李旦为相王,神龙政变后,太子李显复位,封李旦为安国相王。
景云元年,韦皇后杀中宗,立李重茂为皇太子,之后韦皇后自立为皇太后,立李重茂为皇帝,改元唐隆。
唐隆元年,以李旦为太尉。
庚子,李隆基率兵入宫,杀韦皇后、安乐公主、韦巨源、马秦客及驸马都尉武延秀等人。
甲辰,李旦即皇帝位。
丁未,封平王李隆基为皇太子。
先天元年,公元712年七月,唐睿宗李旦禅位给李隆基,为太上皇。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太上皇李旦驾崩,年五十五岁。
被幽禁的太上皇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先封淄博郡王,后徙封楚王,又封平王,唐隆元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击败韦皇后,杀安乐公主。
李旦成为皇帝后,册封李隆基为皇太子。
公元712年,李旦禅位给李隆基。
随后,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的矛盾爆发,公元713年,太平公主谋反,兵败被赐死,随着太平公主的身死,唐朝迎来了一段盛世。
但是,随着李隆基的年龄增长,逐渐变得昏聩,甚至宠爱杨国忠和杨玉环,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自范阳起兵谋反的消息,击碎了李隆基的盛世梦。
随后,李隆基携带太子李亨等众多大臣逃往成都,可在中途太子李亨和李隆基分道扬镳,北上灵武。
不久,李亨在灵武称帝的消息传到了李隆基,李隆基非常愕然,而且还下了一道诏书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再听到李亨消息的时候,李亨已经收复长安和洛阳,并邀请李隆基返回。
李隆基回宫后心有不甘,但一切都已成定局。
宝应元年,李隆基病逝,享年78岁。
亡国太上皇赵佶
宋徽宗赵佶,是宋神宗之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瘦金体”的开创者,北宋画家王希孟的老师。
赵佶生于1082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病逝后。
向太后不顾宰相张惇的反对,执意立赵佶为皇帝,一开始赵佶还像个贤明的皇帝,但是,在蔡京的谗言下,宋徽宗开始不理朝政,终日沉迷酒色之中。
在北宋灭亡的十五年前,公元1112年,宋徽宗创作出了《瑞鹤图》,瑞鹤图是描写了新年之际,东京汴梁上空有一群飞鹤在舞动。
而这张《瑞鹤图》也讽刺了宋徽宗,公元1125年,金国灭亡灭亡辽国,对中原地区的北宋形成威胁,此时的宋徽宗如梦方醒,处理了权臣蔡京之后,将皇位匆忙传给了太子赵钦(宋钦宗)他则当起了甩手掌柜,成为了太上皇。
实际上,金人一开始对宋军的实力并不了解,一直到灭辽之战,金人意识到,宋军的实力非常拉胯,于是,1127年金国包围北宋都城汴梁。
宋徽宗开城门投降金国,北宋灭亡。
中兴的太上皇赵构
赵构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宋朝第十位皇帝,其母为韦贤妃,因为赵构杀害民族英雄岳飞,被迫向金人求和,所以他在历史上的风评不是一般的差。
赵构当了三十二年的皇帝,原本赵构可以继续当皇帝,但,赵构却在绍兴三十二年六月选择了退位,于是群臣给赵构上尊号为
“光尧寿圣太上皇帝。”
因此,宋高宗赵构也是中国历史上徽号+尊号的太上皇帝。
同时,赵构也是中国历史上六位中兴之主之一。
《宋史高宗本纪》称“后羿篡立,少康复夏,厉王死,宣王复周,汉传十一世新莽窃汉,光武帝复汉,晋传四世,元帝中兴建邺,唐传六世,肃宗即位灵武,宋传九世而徽钦二帝被俘虏,高宗缵图南京(商丘),此六君者史皆称为中兴。”
淳熙十四年,太上皇赵构崩于德寿宫,享年八十一岁。
被迫禅位的太上皇赵昚(shen)
赵昚字元永,宋朝第十一位皇帝,他是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赵匡胤少子赵德芳的后代,以建炎元年十月生于秀州青杉闸的官舍,宋高宗自知无后,于是和昭慈圣献皇后(哲宗孟皇后)商议,随后,又找朝中大臣商议。
参知政事张守对高宗说:“艺祖诸子并没有失德之处,当立艺祖的后代。”
宋高宗回复:“这个不难,朕在伯字辈当中选择即可。”绍兴二年,宋高宗赵构选中了赵瑗抚养于禁中,绍兴五年,宋高宗采纳赵鼎建议,在宫中建了一座资善堂命人培养赵瑗。
绍兴十二年,宋高宗册封为普安郡王,绍兴三十年立为皇子,更名赵玮,随后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立赵玮为皇太子,改名为赵昚。
宋高宗退位称太上皇,赵昚登基后下诏平反岳飞冤案,十月,宋孝宗授官职于岳飞孙子六人,十一月,金人攻打水洛城,
宋孝宗在位期间,发动“隆兴北伐”试图收复失地,但是惨遭失败,再次与金国议和。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宋孝宗禅位给赵惇,群臣上尊号为
“至尊寿皇圣帝”。
要说宋孝宗为何禅位,这一切只因为一个女人,这个女人还是他儿子的老婆,这个女人就是宋光宗皇后李凤娘。
这个李凤娘把南宋皇宫搞得是鸡飞狗跳,无论是宋高宗赵构还是宋孝宗赵昚都对她非常厌恶,所以宋孝宗也是早早退位,不想看到她。
公元1194年,宋孝宗因郁郁成疾而死,享年六十八岁。
怕老婆的太上皇帝赵惇
宋光宗赵惇是宋孝宗第三子,宋朝第十二位皇帝,绍兴十七年生于藩邸,孝宗登基后封为恭王,庄文太子去世后,宋孝宗欲立赵惇为皇太子。
乾道七年,册封恭王赵惇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宋孝宗禅位给皇太子,称太上皇,皇太子赵惇登基,
史称“宋光宗”。
宋光宗登基后册封太子妃李凤娘为皇后。
要说宋光宗最怕的人不是宋高宗和宋孝宗,而是老婆李凤娘,仅仅是李凤娘就把赵家三代皇帝给拿捏住了。
李凤娘是河南安阳人,出生时曽有一黑凤凰落在家中树枝上,其父李道给她取名为凤娘,后来这个事情被道士皇甫坦得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赵构,说:“此女当母仪天下”赵构一听非常高兴。
把李凤娘赐给了恭王赵惇,封荣国夫人,乾道四年生下嘉王,后立为皇太子妃,随着时间的推移,宋高宗和宋孝宗才知道这李凤娘是个极为善妒的泼妇,对赵惇管的极严,所以每次宋高宗和宋孝宗都会训诫。
但是,李凤娘是不会听的,她还插手朝政,要求宋孝宗将来立她儿子为太子,宋孝宗警告李凤娘不要干预朝政,不然废了她,还经常离间宋孝宗和宋光宗父子关系。
所以,久而久之宋光宗和宋孝宗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宋孝宗退位后,宋光宗甚至不去朝拜宋孝宗,这一切都拜李凤娘所赐。
李凤娘就借此机会刺激宋光宗,导致宋光宗差点成为精神病人,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宋孝宗病逝时,李凤娘和宋光宗竟然躲起来,这种行为彻底激怒了群臣,于是,赵汝愚在得到太皇太后吴氏的授意后,下诏让宋光宗内禅给嘉王赵扩,宋光宗成了太上皇帝,而李凤娘成了太上皇后。
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太上皇赵惇病逝,同年,太上皇后李凤娘一同病逝。
“留学归来”的太上皇朱祁镇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第六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孙皇后,生于宣德三年(1427年)出生后不久,孙皇贵妃被册封为皇后,朱祁镇成为皇太子,宣德十年,朱瞻基病逝,九岁的朱祁镇成为皇帝。
朱祁镇的祖母张太皇太后坐镇幕后,但是。在正统七年太皇太后病逝,没了太皇太后的指点,朱祁镇逐渐放飞自我,还让宦官王振掌握权力,宦官势力就此抬头。
正统十四年,位于内蒙古草原上的也先侵略明朝边境,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俗称北狩),朱祁镇率40万大军远征也先,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明朝不仅损失了40万大军,还导致张辅等武将遇难。
唯有李贤逃出生天。
在明英宗被也先俘虏后,明朝的于谦在得到了孙太后同意后,决定迎珹王朱祁钰暂时代管皇位,只等朱祁镇回来,但,谁也没想到,朱祁镇在也先那里呆了一年以后再回来变成了太上皇。
朱祁钰霸占了皇位不肯将皇位让出来,对于朱祁钰的做法,于谦和孙太后等一干人等无能为力。
被囚禁在南宫别苑的太上皇朱祁镇和妻子钱皇后互相安慰,这一囚禁就是八年,朱祁镇也成了最特殊的太上皇。
掌握实权的太上皇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第六位皇帝,雍正皇帝第四子,其母为孝圣宪皇后熹贵妃,号十全武功老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出生后不久,便被抱给悫惠皇贵妃佟佳氏和和妃瓜尔佳氏一同抚养。
雍正十三年(1735),雍正皇帝驾崩,宝亲王弘历继承帝位,改年号为
“乾隆”。
乾隆一生功绩着著,平定准格尔,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平定大小和卓之乱,平定大小金川,命纪晓岚编纂等人《四库全书》,在位后期逐渐宠幸贪官和珅。
乾隆曾许下一生在位时间不超过祖父康熙的诺言,所以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将皇位禅让给新皇帝永琰(十五阿哥),虽然乾隆退位了,但是一切军政大事新皇帝必须向太上皇报告,太上皇批准了新皇帝才能有所动作。
乾隆在当了四年太上皇以后,于1799年病逝,乾隆刚去世,嘉庆帝就迫不及待收拾了贪官和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