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二战中的日本,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军国主义。正是军国主义的肆虐,给中国、亚洲,乃至世界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其余毒甚至弥漫至今。那么什么是“军国主义”呢?
日本方面的解释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政策、组织为战争而准备,重视以军备力量对外发展,用战争来高扬国威的思维方式”。中国对军国主义的定义为:“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一切为了侵略扩张的黩武思想和行动”。
虽然表述不同,但是意思上没有大区别。军国主义不是少数人的独裁,而是整个国家全体参与并以战争为手段的行为。全体参与才是军国主义能够最终形成的关键。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的美国东印度舰队的4艘军舰抵达日本东京湾。面对来自西方的坚船利炮,日本和当时的满清一样,选择了屈服并打开了国门,列强也借机蜂拥而入。
没有谁天生地就愿意屈居他人之下,和当时的满清一样,日本人也开始革新自强。为了摆脱列强的欺辱以及自身的生存,长期分裂、诸侯林立的日本第一次响起了同一个声音“为了日本”。
正是这种强烈的、统一的国家意识,保证了明治维新能够快速且大致和平地完成(战争的规模比以往的权力更迭小了太多)。建立了现代政府组织的日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寻找贸易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地。
日本首先看中的是朝鲜,朝鲜虽然不是日本的对手,但是朝鲜背后有满清,满清再怎么破落也是货真价实的亚洲第一强国,而且很快日本人就认识到了真实的差距。
1886年,大清的北洋水师四艘军舰访问长崎,发生了“长崎清国水兵事件”。具体谁是谁非已不重要,重要的是日本人看到的是比1853年更大的船、更粗的炮!
再次面对坚船利炮,日本人也只能再次屈服,向大清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吃了亏的日本当然想报仇,但是没有大军舰你凭什么报仇?军舰不是吹出来的,需要真金白银去造的。当时的日本不是一般的穷,是非常的穷,根本就买不起“定远”、“镇远”这样的巨舰。
怎么办,再次喊起“为了日本”。明治天皇发布《建舰诏勅》,于是乎日本上至天皇、下至田间农夫人人勒紧裤腰带,剔肉以助海军。疯狂到什么程度,拿一个小事儿来说明。
日本受东方文化的影响,也和我们有着相似的廉耻观。看不起妓女,妓女的钱那更是肮脏不堪,明面上接受妓女资助那都可以剖腹了。但是经过“为了日本”的漂洗,政府收妓女捐的钱在大家看来就合情合理了。
最终日本建立足以匹敌北洋水师的舰队,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并逼迫满清签订了《清日马关条约》。巨大的成功,让大量的普通日本人开始相信只要他们一个声音一个信念,他们将战无不胜。
油画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不过当时日本的高层并不像底层民众那般狂热、丧失理智。他们很快就给底层民众迎头浇了一桶冷水。
甲午战争后因为利益争夺,日本和俄国在远东的矛盾日益加深。在“为了日本”的感召下,东京帝国大学的七名博士联合发表了《意见书》,责难政府对俄软弱,主张全民团结对俄宣战,战胜俄国。
七博士的言论迅速带动了全国舆论,日本各界纷纷要求对俄强硬,这对日俄最终走向战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04年,日俄战争正式爆发。
与甲午战争一样,日本民间再次高呼“为了日本”支援战争,但是日俄战争的结果却和甲午战争完全不一样。
虽然最终日本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但是俄国拒绝战争赔偿,只同意将远东的一些权益转让给日本(南满铁路和旅顺的租借权转让给日本,并且割让库页岛南部),日本如果不接受,俄国将选择继续战争。
因为当时日本国力并不强,已无力将战争持续下去,日本政府就同意了俄国的条件,在英美的调解下签订了《朴茨茅斯和约》,消息传回日本,举国哗然。
日本人没有因为战争的胜利而喜悦,反而有了深深的屈辱感。在他们看来他们“为了日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当时日本战场上的伤亡远大于俄军,日本国内为支援战争也导致很多人饿死、病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但这一切就这么轻易地被上层的“日奸”给出卖了,于是乎全日本的新闻媒体都加入了“爱国大合唱”。以七博士为首的日本知识界纷纷站起来讨伐“卖国日奸”。
很快攻击的对象就不只是“日奸”,还有西方人。因为他们认为是西方列强操纵了这场战争,利用战争来消耗、打压正在崛起的日本。
日本人愤怒的情绪在1905年9月5日(合约正式签订生效)再也压抑不住,他们走上街口示威反对与俄媾和,进而开始砸烧美国使馆、西方教堂。当警察前来镇压时,日本人更加愤怒了– 我们爱国居然还要被镇压!
暴力规模迅速扩大,人们开始攻击国民新闻社、内务大臣府邸、基督教会、警察署和市内电车,烧毁十分之七的警察岗亭和派出所。9月7日和12日,神户、横滨的爱国人士也有学有样的,把神户和横滨打砸了一遍。这就是日本有名的“日比谷烧打事件”。
当年集会的日比谷公园
虽然暴力行为被日本政府很快武力镇压下去,但是“爱国大合唱”并没有停止,思想的武装仍然在继续。那个有名的名词又被喊了出来-- “大和魂”。日本人对这个词痴迷到什么程度,看看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描述:
日本人像肺病患者似地咳嗽着,大喊道:大和魂!报贩喊道:大和魂!小偷喊道:大和魂!大和魂一跃渡过了海洋,在英国作着大和魂的演说,在德国上演着大和魂的戏剧。东乡大将有大和魂,鱼店的阿银也有大和魂。骗子、拐子、杀人犯,也都有大和魂!到底大和魂是什么东西呢?回答道:就是大和魂呗。回答完就走过去了,走过了几丈路之后,可以听到哼了一声。大和魂是三角的呢?大和魂是四角的呢?大和魂像字面所示,就是一种魂。唯其是魂,所以永远是飘飘渺渺的。没有一个人嘴里不说它,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见到过,没有一个人耳朵里不听见它,却没有一个人亲自遇见过。大和魂大概是天狗一类的东西吧。
最终东京日比谷烧打事件的犯人们是被判了罪,但是社会舆论对他们的看法是:他们犯了什么罪?犯的不就是“爱国罪”么?在这种氛围下第二年桂太郎内阁就倒了台,军国主义开始蚕食和控制日本。
这个时候需要解释一下什么是“大和魂”,此时的“大和魂”被重新包装和定义了,简单地说它是一种观念和逻辑。意思就是在“为了日本”这个目标下,一切行为都是合理且必须的,任何阻挠都是错误的。
换句话说行为对错的判断标准就是符不符合“大和魂”,是能不能让日本获利。因为朝鲜不想让日本占领获利,所以朝鲜有错有罪;因为中国不愿意向日本屈服,所以中国有错有罪;因为亚洲不愿意向日本贡献资源,所以亚洲有错有罪……
在这种思潮下,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发现只有自己才掌握着真理,外部世界要么是和日本作对的敌人,要么是理解不了真理的愚昧之徒。怎么办?
敌人自然要消灭,愚昧的野蛮人必须得征服。所以日本需要的是暴力,需要的是军国主义。暴力从自身开始,日本的政府上层进入了快速更迭期。而更迭的主要方式就是政治暗杀引发的政府倒阁和改组。
实际上说政治暗杀并不准确,那些制造事端的军部少壮们从不认为自己是在做卑鄙的杀手。他们认为自己是在进行崇高的事业而不是阴谋,是在为日本的发展扫清障碍。
每次刺杀前消息都传得满天飞,基本上人人都知道谁近期要杀谁。行刺者们也不玩虚的都是大摇大摆地去杀人,杀完也不逃跑。社会舆论对他们也是报于同情和嘉奖,所谓的审判往往也都是流于形式,轻判了事。
说明:只有二二六事变是个例外,天皇觉得自己的肱骨大臣被杀了。导致明治天皇明确要求严惩凶手,所以最后才不得不处决了几个主谋。
就这样日本政府里为数不多的反军部势力(西园寺公望、犬养毅等)都被暗杀或清除出了政府,政府彻底地转变成了军国主义的政府。
解决完内部的敌人,实现了全日本一个声音,那么就必须得对付外面的敌人了,而方式就是战争。
二战期间为支援前线战争,日本在国内拼命地搜刮资源,挣扎于生死线上的日本平民们惨不惨?非常惨!
太平洋战争中,困守于太平洋上一个个孤岛的日军,为了活下去多得是吃战友尸体的,他们惨不惨?非常惨!
东京轰炸后的照片 这就是字面意义上的地毯式轰炸
李梅用燃烧弹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时,城市燃烧的高温将河流都加热沸腾,将在河中躲藏的日本人活活煮死,他们惨不惨?非常惨!
“小男孩”和“胖子”瞬间就将几十万人判了死刑,把两个城市夷为平地,看看照片里那些如同焦炭、皮肤一片片剥落的人,惨不惨?非常惨!
我们作为旁人,如果愿意,可以施舍怜悯之心,予以同情。但是他们没有要求怜悯和同情的权力。因为他们只能后悔,凌驾如他们头上的灾难,以及全亚洲遭受的苦难,都是因他们的选择而来,所以他们必须承担因此而来的责任及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