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聊一聊晚清的教育改革
创始人
2025-08-05 07:02:19
0

01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进了北京,慈禧狼狈西逃西安。

奇耻大辱之下,改革再次被推到了桌面上。这一次,不仅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这些洋务派提出改革,连一些顽固派也趋向于改革。

事实上,无论同意或者反对,改革都已是大势所趋。

而教育改革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02

慈禧把教育改革的任务交给了张百熙。

这个张百熙长期主管教育,曾在广东主管学政,在京任职之后又负责京师大学堂。

张百熙在戊戌变法中与康有为、梁启超走得比较近,积极支持二人“废科举、办学堂”的思想。所以在变法失败后,他遭到了慈禧的敲打。现在需要改革了,自然又把他推到前台。

张百熙以吏部尚书的身份兼任管学大臣,开始了改革。改革主要是借鉴欧美、尤其是日本教育实践经验,以及戊戌变法期间的教育改革经验。

张百熙推出了京师大学堂、考选入学、高等学堂、中学堂、小学堂、蒙学堂等各级学堂共六个章程进呈慈禧。

清政府以《钦定学堂章程》之名颁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的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与今日相比,小学多达10年。

壬寅学制对小学教育是非常重视的,要求蒙学堂四年和寻常小学堂,是每个学子必须接受的教育,类似于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

同时,壬寅学制对“史学”和“舆地”两门课程十分重视,在小学期间就已经开始学习,并占用大量课时。

在高等教育方面,因为教育改革急需人才,所以师范馆的成立被推上了日程。而又设立仕学馆,也就是速成班,有点类似现在的专科,只需要就学三年就可以毕业。

高等教育的改革自然是在京师大学堂进行的。京师大学堂因为义和团运动的冲击和八国联军侵华,所以停课两年,在张百熙的支持下,现又恢复开课。

在大学分科课程上,分为七科:政治科、文学科、格致科、农业科、工艺科、商务科、医术科,其中政治科下设政治学和法律学。

03

张百熙的“壬寅学制”并没有得到最终的实施,其中原因还是因为反对的声浪太大。

有一个例子,学生毕业之后,都有相对应的教育等级。比如今日叫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等等。张百熙为了平息反对派的意见,依旧采取举人、进士等称呼。这样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反对派的支持。

张百熙的教育改革并没有得到实行,但改革还得继续。

这个重任又落到了张之洞身上。

但张百熙做出的贡献仍然称得上不可磨灭,他委派留学生,很多成为后来国家的栋梁,他网罗、培养的很多教育人才,比如李家驹、蔡元培等,日后成为当时中国教育的中坚力量。

04

第二次改革交由张之洞负责,后又为其增添张百熙、荣庆为助手。

新的改革方案在1904年出炉,也就是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更加注重初等教育,并将幼儿教育纳入其中,当然,以当时社会经济条件,蒙学院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小学学制更长,初等小学属于义务教育,毕业已经是15岁的年龄。而小学的课程也不轻松,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课程。

中学堂的课程就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日语、英语或德语、法语、俄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我们今日师范是免学费的,这个传统来自于癸卯学制。不仅规定师范免费,还把师范分为初级师范和高级师范,以更好适应各级教育需求。

05

改革令一下,各方立即如火如荼的开展。

各省和府及州县都兴办学堂,府设中学堂,县设小学堂。到了1904年全国学堂总数为4222所,学生92169人;1909年学堂总数猛增为52346所,学生达156.027万人。

这些新式的学堂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了大量的西学课程,这不但促进了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还促使了学生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教育改革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巨大的。当时在北京见证改革的一位美国人惊讶的发现,在庞庄附近的一个村子,人们为了让孩子们学习读书写字,把庙里的神像扔到一个大坑里,将庙宇充做校舍。北京附近的一位耆宿积攒了一笔钱准备修缮庙宇,结果因“鼓励迷”遭到当地官员斥责。天津警政的长官曾颁发禁令,禁止老百姓在中元节献祭,他要求人们将用于献祭的钱存为教育基金。

到了1905年9月,清政府发布谕令,宣布从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在中国沿袭实行达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参考文件:

[1]陈景磐.中国近代教育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陈元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马泽民.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启动—清末教育改革研究(1901一1911).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不如其父。也有人认为他在羸弱...
原创 李... 据《资治通鉴》记录,唐太宗李世民在去世前,当时的天象、民间传说均预测到将有女皇乱政,而且太史令李淳风...
挑战李元霸的14个武将,一人一... 在古典演义评书中,隋唐第一好汉 西府赵王李元霸 战绩堪称第一。 无论单挑还是群殴,李元霸都是纵横无敌...
原创 明... 截至弘治五年(1492年),就藩山西的庆成王再次刷新了明朝皇族的生育纪录,他的子女足足达到了94人之...
原创 本... 本多政材是最早入侵华北地区的日军将领之一,时任关东军混成第2旅团长,曾被编入东条英机的“察哈尔派遣兵...
50后逛淮海路,00后逛武康路... 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上海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上海...
原创 光... 前言 自古以来 父子和君臣都是两个优先级非常高的人际关系 ,毕竟这两种关系搞不好的话就会留下“不忠不...
原创 从... 在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很常见,但铁血无敌一样的以少胜多却几乎没有,大家玩得都是以快打慢。 战争史...
力量钻石:8月4日融资买入15... 证券之星消息,8月4日,力量钻石(301071)融资买入1531.16万元,融资偿还1406.65万...
原创 留... 蒋校长一生中曾两次赴日留学,累计在日本呆了三年之久,且主要发生在学习语言更有优势的青年时期,他的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