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生有四喜。洞房花烛夜,占据其一。
然而,1488年,17岁的王守仁婚礼当天,作为新郎官的他,竟然失踪了!
为了找到王守仁,家人乱做了一团。
最终,婚礼的第二天凌晨,王守仁的岳父才在后山的一处道观找到了他。
而王守仁看到岳父那张脸,才恍然大悟,自己昨天是要当新郎官的。
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01寻山访道
话说,王守仁幼年时,家里便给她定了一门娃娃亲。
女方的父亲,和王守仁的父亲不仅是老乡,还是知己好友。
1488年,王守仁17岁,到了该成婚的年纪了。
于是,他就按照当时的礼仪,前往江西,到女方家下聘完婚。
在这里必须提一句,王守仁从小非常勤奋好学,而且很有天分,立志要做圣人,所以没事儿就喜欢和山上的老僧、道士聊天。
到了江西岳父家后,王守仁闲着没事儿就去后山溜达。
而结婚当天,看着满院子人都在忙忙碌碌、布置婚礼,王守仁想着,反正时间还多的是,他便照旧去爬山了。
你看,圣人就是圣人,什么儿女情长、洞房花烛对他来说,不过只是人生点缀。
就在那天,王守仁发现了山上的一个道观——铁柱宫。
也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位影响了他一生的老道。
02无为道人
王守仁走进道观的时候,就看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士正盘着腿,静坐于塌上。
老道虽然看上去年纪不小,但面容很有神采,周身还散发着一种安宁、祥和的力量。
王守仁立刻被打动了。
而老道听见有人进来,也睁开了眼睛,看向了王守仁。
王守仁赶紧拱手拜问:“敢问道长哪里人?”
老道回答道:“我本是蜀人,之所以来这里,是拜访道侣。”
老道说话声音不大,但咬字清晰,气息非常沉稳,王守仁一听便知,这是位高人。
于是二人攀谈起来。
在谈话间,王守仁得知,老道今年九十六岁,被人称作无为道人。
而二人没说几句话,老道就看出王守仁有久治不愈的病,便教给王守仁一套道家的导引术,用以强身健体。
什么是导引术呢?简单说就是中国古老的养生、健体的方法。
后来,王守仁确实用这套方法开始强身健体,才能熬过后来很多年的辛苦。
话说,王守仁就在道观里和老道士谈天说地起来。
二人虽然年纪相差80岁,但是彼此都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就这样,王守仁就把结婚的事儿忘得一干二净。
03一个预言
就在王守仁在道观与老道高谈阔论,谈的十分尽兴的时候,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岳父已经急的头顶冒烟了。
为了找到王守仁,他们甚至动用了衙役,搜遍了城内的每个角落。
终于,在结婚之日的次日清晨,王守仁的岳父在山上的道观找到了他。
也直到这时候,王守仁才恍然大悟,自己本该做新郎官的。
他只好起身,与老道道别。
而老道却对他说:“小友珍重,二十年后,你我会再见于海上。”
对于老道的这句话,王守仁并未太放在心上。
此时,他只是一个17岁的少年,谁知道20年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然而,20年之后,老道的预言竟然成真了。
因为性格耿直,王守仁后来虽然当了官,但仕途颇为不顺,得罪了大太监刘瑾。
1507年,他被贬到贵州龙场,去掌管驿站。
在去贵州的途中,心眼极小的刘瑾派出刺客,要杀王守仁。但被王守仁逃掉了。
为了安全,他干脆乘船先到了福州。
下船后,他找到了一座寺庙,准备投宿一夜,也就是在这里,他再次与20年前的那位无为道人重逢了。
20年弹指一挥间,王守仁已经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
他经历了很多腥风血雨,心中充满愤懑,对前路一片迷茫。
于是,他坐在无为道人跟前,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遭遇,并希望得到高人的指点。
无为道人此时已经116岁,但依旧精神矍铄。
他为王守仁卜了一卦,之后,鼓励他不要放弃。
老道一番点拨,让王守仁重获了生活的信心。
一年后,在龙场的王守仁终于顿悟,创建了“阳明心学”。
如今,王守仁早已作古,但“阳明心学”却历久旎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甚至名扬海外。
日本明治时代的“军神”东乡平八郎,更是说道:“一生低首拜阳明”。
王守仁的思想,是一把炬火,足以光照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