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写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已经流传了几百年,并且深受大家喜爱。《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人物不计其数,其中以诸葛亮、刘备、赵云、关羽、典韦、司马懿等著名人物深入人心,就连配角罗贯中也能写得非常鲜活。
不过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罗贯中也难以漏掉一些杰出而又不太显眼的人。比如民族英雄卫温。这里有个人是三国时期好太守,管理西域深受百姓爱戴,可是却被罗贯中遗忘,不过不应该被我们遗忘。下面来看此人详细的事迹。
在三国时期,曹操手下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吏叫做仓慈。他一开始只是管理政事的小官,后来升了官做了长安令。别看仓慈名声不大,可是管理事务非常有一套。仓慈不但把地方治理得非常好,而且清正廉明,当地的百姓都很爱戴这位“父母官”,其下属都非常畏惧这个上司。仓慈虽然用法严格,但是从不滥用死刑,只要不是死罪的人都只处以鞭刑以后让其改过自新。
不过仓慈真正表现出来他的西域好太守这个形象还是在成为敦煌太守的时候。敦煌大家都知道,位于我国现在的甘肃省,在古代又叫西域地区。这个地区由于受自然气候影响,因此干旱多风沙,而且西边多是少数民族,在古代非常不好管理。尤其是三国时期,敦煌属于曹操管辖地区,由于当时中原战乱不断,因此敦煌当地有势力的土豪们横蛮不法,同时又趁机兼并百姓土地,还勒索西域的少数民族,当时的太守都不敢管这些土豪。
当时的敦煌太守成了官员们的噩梦,曾经长达二十多年无人敢去上任。就在这种岌岌可危的紧急关头,公元231年,魏国决定派政绩一向不错的仓慈前去管理西域,仓慈正式上任为敦煌太守。仓慈经过几年的治理终于把敦煌混乱不堪的局面恢复正常,同时也让当地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
仓慈首先把那些违法乱纪严重的土豪抓了一批,按照法律严惩;同时又把一些劣迹较少的土豪劝说归顺了政府;另一方面安抚百姓,并把土豪兼并的土地大多以极低的价格还给了百姓;在农业生产方面,仓慈鼓励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尤其当时有些当地土豪竟然勒索和阻拦西域部落来朝廷进贡,甚至在平常买卖的时候故意压低西域人民的价格,欺负别人;仓慈知道这些以后,好意安抚了西域百姓,并且公平交易,还派人护送这些西域人回家。
经过仓慈的管理敦煌恢复了很多年都没有的太平景象,土豪们也开始遵纪守法,百姓们安居乐业,西域各族人民得到了公平对待。敦煌当地及西域各族人民都非常爱戴仓慈,仓慈死后所有人都痛哭流涕。尤其西域的各族人民知道仓慈死后,哭得非常伤心,有的还在吊唁仓慈的时候,用刀划破自己的脸以表达自己心中对于仓慈死去的悲伤之情。
仓慈就是这样一个三国时期好太守,管理西域深受百姓爱戴,可是却被罗贯中遗忘,但是不会被历史和我们遗忘。他管理西域为当时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人们尊重。大家对仓慈的事迹熟悉吗?欢迎留言关注,一起交流讨论。(资料来源于《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