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丝织霓裳大赏亮相湖北省博物馆
创始人
2025-08-03 20:32:23
0

极目新闻首席记者 戎钰

摄影记者 肖颢

将历史时针调回到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彼时生活在欧亚大陆中部地区的人们,是如何用丝绸织物装扮自己,在最细微的生活日常中表达着自己对美好的追求?

无须费力想象,因为从11月22日起,由湖北省博物馆、俄罗斯民族博物馆主办的“传统之茧:欧亚大陆民族文化中的丝绸——俄罗斯民族博物馆藏文物展”,将借助“远道而来”的283件(组)丝织精品,在湖北省博物馆南馆四楼展厅为观众解答这个疑惑。

当日上午,伴随着此次丝绸大展在省博正式开幕,极目新闻记者跟随观众一起步入展厅,瞬时被浓郁的异域风情包裹。俄罗斯丝绸服饰、中亚手工丝织品、伊朗丝毯、高加索地区传统服饰、斯卢茨克腰带……展览精选俄罗斯民族博物馆收藏的283件(组)丝织精品,展示了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丝绸织物在欧亚大陆中部地区各民族中的生产和使用情况。

从小而美的一块手帕、一个枕套、一个钱袋、一条蕾丝花边,到极尽华贵的年轻少女的节日服装、绣有五爪龙和祥云的男式长袍、纹样充满设计巧思的新娘嫁衣,这些以机织丝制品与手工丝制品为代表的丝绸艺术精品,穿越时空长廊,展示了欧亚大陆各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丝绸文化,也为观众呈现了当时欧亚大陆上相互交流的多元民族文化。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本次展览是“中俄文化年”活动中的重要文化交流项目。湖北省博物馆策展人魏冕在展览现场介绍,本次展览是俄罗斯民族博物馆关于欧亚大陆中部地区丝绸文化的展览首次出境参展,“这是这个展览首次走出他们的国门,来到丝绸的故乡中国进行展览,这份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徜徉在静谧展厅里,魏冕着重为看展观众介绍了一款布里亚特人男式长袍,这款长袍上绣有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五爪金龙和祥云,格外吸睛。据悉,不管是纹样还是形制,这件服饰与中国清代传统龙袍的相似度都非常高,而俄罗斯专家目前也在做相关学术探讨,研究这件服饰究竟是从中国流向南西伯利亚地区的,还是生活在南西伯利亚的原住民布里亚特人进口了中国的原材料、学习了中国的技巧、借用了中国的工艺制作而成的。“但无论如何,我们在看到这件展品的那一瞬间,是感到很亲切的。”魏冕说。

在展厅最醒目的入口处,一套“年轻女性的节日服装”成为很多女性参观者的“减速带”,吸引大家纷纷驻足细看。饰有花纹的红色锦缎缝制的“萨拉凡”连衣裙搭配短款上衣套装,再以各种精巧配饰丰富穿搭层次,整体展示效果宛如外国古装连续剧里的女主造型。据悉,这是最受当地女性欢迎的节日庆典服饰,每个细节都赏心悦目,“高定感”满满。一位观众一边拍照一边感慨,“这完全可以找设计师一比一复原,比国际秀场上的‘高定’更高级。”

据介绍,“传统之茧:欧亚大陆民族文化中的丝绸——俄罗斯民族博物馆藏文物展”展期为今年11月22日至2025年2月16日,对服饰文化情有独钟或是想换一个角度走近欧亚大陆民族文化的观众,千万不要错过这场霓裳大赏。

(来源:极目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经济学家:特朗普正与全球经济... 【文/观察者网 柳白】中新网消息称,美国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一系列举动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
宋朝时,犯人为何都怕刺配沙门岛... 全文共1543字 | 阅读需8分钟 我国古代有很多酷刑,如车裂、腰斩、凌迟等,听着就毛骨悚然,而宋朝...
原创 他...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被后世熟知,但也有一些人虽然留下了姓名,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毕竟中国的历史太悠久,所...
原创 秦... 中华历史足足有五千年那么长,留下的史书无数,这么长的历史不是每个人都能研究明白的,而最有趣的则是那些...
原创 明... 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应该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那些兄弟哪个能力比他强?结果老爸朱元...
踏寻红色地名 赓续红色血脉 今年3月,江苏省民政厅携手省委党史工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全省两批200个红色地名。...
原创 淡... 说顺治帝短短一生,却也经历“情之困惑”。 不知是生不逢时,还是好姑娘都在那个时间段藏了起来。总之,从...
原创 1... 苏联解体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每当人们提到苏联时,都会对其命运感到唏嘘不已。苏联自从成立之后,...
何以中国·缘起良渚丨传承:良渚...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近年来,良渚文化...
原创 为...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大多贤相都是一国之擎柱,为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汉之萧何,三国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