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空军司令策划破坏开国大典,蒋介石下达了四字命令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万众瞩目的开国大典即将拉开帷幕。然而,就在这一天,一场针对新中国的阴谋正在暗中酝酿。国民党空军司令周至柔密谋一次惊天动地的空袭行动,试图给这场盛典泼上一盆冷水。蒋介石对此态度暧昧,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上演。
【历史的转折点】
谁能想到,在新中国即将诞生的节骨眼上,还有人想来个“最后一搏”?
这事得从1949年说起。那会儿,共产党已经在三大战役中打得国民党满地找牙。蒋介石眼看大势已去,却还不死心。他手里还捏着一张王牌——空军。
说起来也怪,当时解放军的空中力量跟鸡肋差不多。别说打仗了,连开国大典用的飞机都不够,只能让几架飞机飞来飞去充数。可国民党空军虽然也挨了揍,但好歹还剩下一批飞机和飞行员。
蒋介石琢磨着:既然地上打不过,那就来个“空中突袭”如何?趁着开国大典这么重要的日子来一波,岂不是能给新政权来个开门黑?这主意一出,蒋介石就坐不住了。他火速联系了自己的得力干将、空军司令周至柔,要他拿出一份空袭北京的计划来。
周至柔接到命令后,脑子转得比飞机螺旋桨还快。他先分析了一下形势:从南方直接飞到北京?门都没有!路上要经过太多解放区,肯定会被发现。那就只能绕道了。他的计划是:先飞到南朝鲜,在那里加个油,然后从海上飞到舟山群岛,最后直扑北京。这样既能避开解放区,又能解决航程问题。
看上去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问题多得像牛毛。首先,得弄清楚开国大典的具体时间。为此蒋介石派了不少特务潜入北京打探消息。其次,还得找南朝鲜借机场,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就在蒋介石和周至柔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新中国的领导人们早就察觉到了风声。。。
【阴谋败露】
蒋介石和周至柔觉得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殊不知早就漏了馅。你猜怎么着?他们派去北京打探消息的特务,被中共的情报人员给逮了个正着!
这下可好,整个计划都暴露了。聂荣臻元帅得知这个消息后,立马提高了警惕。他心想:“这帮人居然还不死心,看来得好好防备一下。”
聂荣臻马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把开国大典的时间从上午10点改到了下午3点。这个变动可是最高机密,连筹备工作的人都不知道,直到开始前5个小时才公布。
在北京周围布置了一大堆高射炮。他下了死命令:“谁要是让敌机钻进来,我非扒了他的皮不可!”
参加阅兵的飞机也全都带上了实弹。聂荣臻说:“你们可不只是来走秀的,要是发现敌机,立马就给我打下来!”
这一系列动作可把蒋介石和周至柔给打蒙了。蒋介石听说特务被抓后,心里就犯嘀咕:“这下坏了,咱们的计划怕是要黄。”
周至柔倒是不知道这茬,还在那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眼看着10月1日越来越近,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个劲儿地催蒋介石下命令。
【计划流产】
10月1日这天,周至柔从早上就开始等蒋介石的命令。他心想:“按计划3小时就能飞到北京,再不出发可就来不及了。”
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蒋介石的命令。周至柔急得直跺脚,连续给蒋介石打了好几个电话。
最后,蒋介石终于开口了。你猜他说了啥?就四个字:“任务取消。”
周至柔一听,差点没晕过去。他心想:“什么情况?好不容易准备这么久,怎么说不干就不干了?”
其实啊,蒋介石也是左右为难。一方面,他知道计划已经暴露,贸然行动很可能会损失惨重。另一方面,南朝鲜那边突然变卦,不让用机场了。没有中转站,飞机哪儿有那么长的航程?
蒋介石虽然不甘心,但也只能认栽。他心想:“算了算了,反正也打不赢,何必再自取其辱呢?”
就这样,这场针对开国大典的阴谋胎死腹中。而在天安门广场上,毛主席正慷慨激昂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有人说,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照出的不仅是过去,还有现在和未来。这段尘封已久的往事,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艰难险阻,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或许,正是因为经历了这些考验,我们的国家才能在风雨中不断成长,最终屹立于世界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