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博物院《大辽契丹主题展》
巡礼上篇
周振华分享
内蒙古博物院的前身是内蒙古博物馆,始建于1957年,2008年改称内蒙古博物院。现在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本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突出草原文化特色、充分发挥考古发掘成果与文物藏品优势的原则,设定了11个陈列展览,构成了内蒙古博物院展览陈列的基本架构。其中设定了“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交融汇聚”、“解放之路”等基本陈列,着重反映蒙古高原从远古时期到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升华这样一个历史进程。
辽代文物一直是内蒙古博物院和全区各馆馆藏文物的重点。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内蒙古自治区的文物考古事业蓬勃发展,陈国公主墓、宝山辽墓、耶律羽之墓、吐尔基山辽墓、多伦小王力沟辽代贵妃墓相继被发现,出土了大量精美的辽代文物。如何将这些文物展示出来,还原一个真实的契丹王朝,《大辽契丹——辽代历史文化陈列》应运而生。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