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生性多疑,性格阴晴不定,晚年的洪武大案和胡惟庸案更是株连几万人,加上做事手段狠辣,很多大臣都畏惧他。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家中八兄弟,朱元璋排行老四,故又叫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意为“诛”灭元朝的“璋”(璋,指古代的一种玉器)。祖上世代务农,家境贫寒。1348年,家乡濠州接连发生旱灾,蝗灾,随后爆发了瘟疫,很多百姓流离失所最后被活活饿死,朱元璋的双亲和大哥也先后离世,处理完丧事后,朱家姐妹为了生计不得不四下分散,各自谋生,朱元璋离开家到了黄觉寺当和尚,每天挑水劈柴干苦力,即使这样没过多久也因为饥荒离开寺庙,四处漂泊,也正因为这些,铸造了他坚毅的性格,后来机缘巧合加入了黄巾军。拜在郭子兴门下。
郭子兴很欣赏朱元璋吃苦耐劳的性格,还将养女马大脚许配给了他,就是后来的马皇后。朱元璋前半生可谓颠沛流离,颇具传奇,后来虽然做了皇帝,但晚年因多疑及狠辣的手段,陪伴他的人少之又少,有些凄凉。
有一年过年的时候,朱元璋心中怀念旧人,心中苦闷不堪,于是撇下随从,换上便装独自到大街散心。路过一个衙门口听到有人在边喝酒边吹小曲,心中顿时好奇不已,谁大过年的没有回家,进入衙内原来一小官差正坐在院子里喝酒,官差见有人进来随性扭头便问有什么事,朱元璋当然也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随即便说只是四处走走,官差有些醉意,便起身拉着朱元璋坐下一起喝酒。朱元璋更觉得有意思,便问官差为什么不回家过年,官差晃了晃脑袋说“衙门里的弟兄门都回去了,但是这里总得有人守,等他们回来了我再回去跟家人团聚”。朱元璋听了心里感动,一个小小的官差居然有这样的国家大义,之后两人越聊越欢,官差因为不知道朱元璋的身份也毫不拘谨,诉说了许多工作中的烦恼,也谈起了自己的儿子,说到兴上时还拉起朱元璋拍起了手,直喝到深夜,官差才把朱元璋送出衙门口。
朱元璋回宫之后想起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觉得这个官差有情有义,以国家为先,是个可造之才,便传旨将官差找来,官差不知皇帝找他何事,战战兢兢,直到见到朱元璋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那天陪他喝酒人竟是皇帝,官差心中以为冒犯天威,皇帝要处罚他。谁知朱元璋不但没有处罚还直接封了个知府给他,让他回乡做官,既能为国效力又能陪伴家人,官差欣喜若狂,急忙叩首谢恩。
其实这件事看来,朱元璋并没有那么不近人情,可能久坐至尊高位的他心中也很向往平凡人家的家长里短,所以才会突然施恩,成人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