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西班牙曾想用两万人征服明朝的计划,如果实施的话,是否能够成功
创始人
2025-08-02 21:02:17
0

看到西班牙的想法,我不由得想起了两句话。第一句是:是狼总要吃人。第二句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网上的资料写的是,在1586年,也就是明神宗万历十四年,西班牙驻菲律宾马尼拉的头目们曾经在马尼拉协商,并联合给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上折子,希望派遣2.5万军队攻灭大明王朝。真是狂妄的可以。而驻菲律宾的殖民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看到了《马可波罗》游记,认为中国遍地黄金,想把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公开的说法是传播天主教,变大明人为其“优等臣民”,没有成行主要原因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与英国发生交火,西班牙大败,从此一蹶不振,就此没落。

而当时的西班牙真可谓是“世界第一强国”。西班牙还没有被英国取代,他的无敌舰队纵横四大洋。狂妄和野心膨胀是让西班牙殖民者狂妄自大的主要原因,他们随时都做好入侵大明的准备,而就西班牙本土而言,整个国家自上而下,有着空前的信心和。也可以叫做自我膨胀。在公元1574年,殖民者雷克尔上书国王说:如果陛下乐意调度,只要不到60名优良的西班牙士兵,就能够征服和镇压他们。为何西班牙敢于这么说,这是他们基于“事实”推论,毕竟他们用不到300人先后征服了墨西哥。当然也有冷静和了解大明的,即便如此,西班牙驻菲总督桑德要求的也不过是5000人。

西班牙国王还对此进行了筹划,腓力二世让印度总督送来500名奴隶,并派1名军官到日本,通过日本的神父招募军队。远征中国最好有葡萄牙人参加协统作战进攻大明,以菲律宾群岛为军事基地,西班牙远征军寻找了四条进攻中国的路线,并认为最佳航线应取道麦哲伦海峡。为了避嫌和大明的抵抗,以传教名义入侵,采取谨慎和温和的方式,对对待大明普通百姓不能采取南美洲那样方式,不要犯太多罪行。

西班牙为何要入侵中国,很简单为了掠夺财富,获取东方财富。但万历十四年的大明是他万历时期最强大的时候。西班牙与中国交战肯定会碰壁,不仅赚不到财富,而且损失大量财富,大明和西方贸易基本上和由西班牙垄断的,西班牙从南美掠夺来的白银和黄金纷纷地运到了大明,换回了数不尽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而两国一旦开战。海外贸易必然终止,但这一切对大明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西班牙是绝对无法承受的,一旦损失超过一个临界点。西班牙本土也无法承受这个损失。但如果西班牙和大明“大明”友好相处,他就可以独家“垄断”明朝的海外贸易,赚取“差价”。远比战争划算多了。

至于说军事实力,当时的大明海军舰队逊色于西班牙,16世纪80年代,近距离观察过明朝海上武装的西班牙人,对大明水师的的评价非常之低,从中可以看出明朝水师装备水平与西班牙海军装备水平的差距。但问题是,西班牙不会把主力舰队开到马尼拉,本土要不要了,西班牙国王就不怕英国舰队?再一点就是,西班牙入侵大明还得是以陆战为主。如果说是陆战,两个西班牙也为未必是大明的对手吧。西班牙靠啥,靠西班牙军神贡萨洛·德·科尔多瓦“大方阵”。二千多年前写出《孙子兵法》的中国人,也许不认识“大方阵”为何种作战方式,但说要怕还真的未必。

总之,在大明万历十四年期间,如果西班牙入侵中国,肯定是以失败告终,当然大明的损失也不会小,但说不好会促使明朝提前进入资本主义。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美经济学家:特朗普正与全球经济... 【文/观察者网 柳白】中新网消息称,美国政府不断挥舞“关税大棒”,一系列举动不仅在全球范围内制造巨大...
宋朝时,犯人为何都怕刺配沙门岛... 全文共1543字 | 阅读需8分钟 我国古代有很多酷刑,如车裂、腰斩、凌迟等,听着就毛骨悚然,而宋朝...
原创 他... 在历史上,有很多人被后世熟知,但也有一些人虽然留下了姓名,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毕竟中国的历史太悠久,所...
原创 秦... 中华历史足足有五千年那么长,留下的史书无数,这么长的历史不是每个人都能研究明白的,而最有趣的则是那些...
原创 明... 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应该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那些兄弟哪个能力比他强?结果老爸朱元...
踏寻红色地名 赓续红色血脉 今年3月,江苏省民政厅携手省委党史工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全省两批200个红色地名。...
原创 淡... 说顺治帝短短一生,却也经历“情之困惑”。 不知是生不逢时,还是好姑娘都在那个时间段藏了起来。总之,从...
原创 1... 苏联解体到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每当人们提到苏联时,都会对其命运感到唏嘘不已。苏联自从成立之后,...
何以中国·缘起良渚丨传承:良渚...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近年来,良渚文化...
原创 为... 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中,大多贤相都是一国之擎柱,为王朝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比如汉之萧何,三国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