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开讲#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提到红颜祸水,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如妹喜、妲己、褒姒等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的美女,但其实能够祸国殃民的不只有美女,有时候丑女同样可以为祸朝纲,甚至比美女尤有过之而无不及。晋代的贾南风就是其中的代表。
贾南风是历史上公认的一代“妖后”,巅峰时期的她权倾朝野,皇帝在她面前都成了摆设;而当她被推翻后,又是那样的落魄和悲惨,以至于最终被一杯毒酒了结了一生。她不仅葬送了自己,也埋葬了西晋的江山,她的出现。对于后来的历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贾南风的经历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她自己不断争取的结果?
入宫为妃,乌鸦变成金凤凰
据史料记载,贾南风生得奇丑无比,史书上说她“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短形青黑色,眉后有疵”。可想而知,那是一副怎样的丑态了,退一步说,即便是后世史书是后代人所作,对于前朝之人不免有抹黑的嫌疑,但毕竟无风不起浪,贾南风的真实长相肯定也好看不到哪去。
虽然颜值不够,可如果提到这个人对于晋朝的危害,那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也鲜有来者。
贾南风的父亲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因为拥立晋武帝司马炎即位有功,可而成为了皇帝身边的大红人。以至于到了后来,太子司马衷成年该选妃的时候,晋武帝首先想到的就是贾充家的闺女。
据说,贾充原本是想将小女儿送入宫中许配给太子为妃的,但后来不知怎么阴差阳错的最后入宫的却是姐姐贾南风,看到贾南风的这副丑态,晋武帝当然不会喜欢,但架不住众臣的劝告,加之太子司马衷又是历史上有名的白痴,对于丑美没有什么定义,晋武帝最后也只好就坡下驴,同意了这桩亲事。于是贾南风被册立为太子妃,从这一刻起便为她以后祸国殃民,危害朝纲埋下了伏笔。
这里要提一句,虽然此时司马衷已经被立为了太子,可由于他天资并不优越,甚至还有些傻,所以皇帝并不确定以后是否要让他来继承皇位,这成了皇帝心中的一块心病。但太子毕竟是太子,在皇帝选择继承人的时候,有着被优先考虑的优势,所以晋武帝便想通过测试来考验一下自己的这个傻儿子究竟能力怎么样,如果实在不行,就将他废掉,另选继承人。
这一想法怎么能瞒得过司马衷那不安分的妻子呢,贾南风在通过特殊渠道得知考试内容后,为了让自己的丈夫不被废掉,从而使自己以后的皇后地位得到保障,又在层层运作之下,将答案送到了司马衷的手中,将其包装为一个拥有治国才能的明君。
果不其然,当晋武帝看到自己从前的傻儿子现在居然能够对答如流,十分高兴,认为这是他刻苦努力的结果,于是便放心的将江山交给了他。
大权独揽、死于非命
公元二九零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太子司衷继位,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惠帝,贾南风顺理成章地被封为皇后。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一直传有“后宫不得干政的历史教训,可这事到了晋惠帝这,可谓是彻底被推翻。由于贾南风在帮助惠帝继位的道路上出力极大,惠帝即位后,对自己的妻子一直心怀感激。皇后贾南风作风强硬,加之晋惠帝又是个懦弱无能之人,所以几乎任何事都听从贾南风的意见,渐渐的,贾南风的野心变得更大,私欲也愈发的膨胀。
贾南风是个嫉妒心极强的人,他给惠帝生了四个女儿,没有儿子,这就导致他对于其他嫔妃,心生妒忌,只要听说哪个嫔妃怀有身孕,便会立即将其处死,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导致许多人都对她又怨又恨。
随着地位的不断提高,贾南风的政治野心也日益膨胀,她越发的干涉朝政,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此举引发了朝中大臣的诸多不满,但畏惧其权势,大臣们都是敢怒不敢言。贾南风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甚至动起了废掉太子的想法,他先是将妹妹的孩子弄到自己手中,谎称是自己生的儿子,随后又设计废掉了太子。
贾南风的残暴行径引起了西晋宗亲贵族的严重不满,早就安坏废掉贾南风的想法。而处死太子算是彻底触碰到了他们的底线。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设反间计,借贾南风之手处死了废太子司马遹,随后,又伪造诏书,以谋害太子的罪名诛杀贾南风。
最终,贾南风被逮捕,废为庶人,关押在金墉城。随后,司马伦又诛杀逮捕了一批贾南风的党羽,最终,贾南风的势力被彻底铲除,司马伦大权独揽,自封为相国,不久后,他又逼迫惠帝让位,自己做了皇帝。司马伦称帝后,派人到金墉城赐给贾南风一杯毒酒,最终,这位权倾朝野、权极一时的一代妖后贾南风,以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四十五岁。
八王之乱,贾南风祸乱朝纲的结果
贾南风的死拉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司马伦称帝王之后,手段之残忍较之前的贾南风犹有过之而无不及,加之司马伦本身也没什么治国才能,并不能服众,引发了诸多藩王的不满。
公元三零一年,由于不服司马伦的专权,爆发了三王之乱,最终,司马伦被捕,同样被关押在金墉城,也是被一杯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与前者贾南风之巧合,不能不让人感叹。
司马伦倒台后,齐王司马冏重新迎立司马衷复位,自己则总揽朝政,权倾一时。最终,自然而然也是被其他藩王所诛杀,步了贾南风和司马伦的后尘。自此之后,西晋的局面更加动荡,藩王与藩王之间越发不和,全国各地起义不断,地方势力不停挑战着中央政府的权威,这样的局面持续了近十六年之久。
八王之乱,实际参与者并不只有八王,所谓的霸王,只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藩王而已,贾南风之死引发的全国上下一片混乱,其实也是西晋分封体制存在矛盾的结果,爆发动乱是必然的,只不过若无贾南风这颗导火线,恐怕要晚几年。
五胡乱华,贾南风危害朝廷的裙带效应
贾南风祸乱朝纲最致命的结果就是间接引发了五胡乱华。随着贾南风的倒台,爆发了八王之乱,而八王之乱的爆发,又引发了后来五胡乱华局面的产生。
八王之乱时期,各地征伐不断,藩王同藩王之间彼此不断用兵,造成了大量人员和百姓死亡,严重削弱了西晋王朝的军事实力,同时导致北方边境上大量的防御力量空虚,塞外的诸多游牧民族见中原王朝动乱,无暇他顾,都蠢蠢欲动,欲借着西晋国力衰弱之际,脱离其统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匈奴、鲜卑、羯、羌、氐五大少数民族部落,他们在后来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由于中原动乱不安的局面,导致了诸多汉人为了活命大量出逃,投靠蛮夷。这就为为少数民族提供了人才,带去了知识和科技文化成果,使其文明得到了发展,同时,多数人与当地少数民族通婚,使少数民族的人口持续上升,为以后入侵中原,建立政权打下了基础。
与此同时,塞内的诸藩王中,有的在战争中因自身力量不足,于是大力扶持少数民族势力,启用胡人将领,使其为自己征战,这便更为少数民族插手中原政权的局面提供了机会,借着藩王的扶持,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实力便更加得到了壮大,慢慢地,逐渐改变了从前汉人压制胡人的局面,诸多少数民族逐渐能和中原汉人平起平坐。
实力强大后,野心自然会随之膨胀,建立政权的游牧民族并不满足,于是又借着中原动乱之机,纷纷用兵南下,攻占西晋的领土和城池,意图夺取中原,取晋朝而代之。少数民族南下之后,自相残杀的西晋宗亲们这才发现,昔日长期被压制打压的胡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纷纷组织反抗,可是为时已晚,多年的战乱严重消耗了晋朝的军事实力,加之人们受战乱之苦已长达十几年,纷纷渴望和平,士兵战意不高,无法组织有效抵抗,只能任由游牧民族屠戮。
公元三一六年,匈奴建立的前赵政权攻入了长安,晋愍帝司马邺投降,西晋灭亡,前赵成功取而代之。致此,西晋王朝国祚五十一年,历四帝,最终为匈奴所灭。
结语
贾南风的专权最终葬送了自己,也埋葬了西晋王朝的江山。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都是自贾南风掌权以来祸乱朝纲的结果,贾南风的一系列暴行激化了本就存有不合理的西晋宗亲与中央政府的矛盾,造成了后来的动荡局面。
八王之乱,本质是一场皇室宗亲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导致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地域逐渐外溢,最终引狼入室,招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下,最终事态失控,国力被消耗殆尽的西晋王朝,在北方游牧民族铁骑的冲击下,顷刻土崩瓦解,落得任人宰割的局面。
而随着少数民族不断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统治汉人,激化了本就已有的民族矛盾,使得后代的汉族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仇恨逐步加深。五胡乱华,也拉开了中华民族最黑暗的年代,北方由少数民族政权交替掌控,直至后来隋朝建立,汉族重新掌权,北方民族被赶回塞外,贾南风专政所引发的裙带效应才算彻底告一段落。